從高大上到被遺忘,賽特購物中心6月關張!

曾經高高在上、普通人不敢進的賽特購物中心,以後想再逛可能真沒機會了。

從高大上到被遺忘,賽特購物中心6月關張!

從高大上到被遺忘,賽特購物中心6月關張!

記者剛剛獲悉,在長安街東側矗立27年的賽特購物中心近日進入了大甩賣狀態,計劃於6月閉店改造。雖然商場到處張貼著“瘋狂出清季”的廣告,但客流依舊十分稀少。在老牌百貨集體遇冷的大背景下,這家曾經奢侈品雲集的商城到底何去何從?截至發稿時為止,賽特方面表示還沒有進一步的信息可以透露。

從高大上到被遺忘,賽特購物中心6月關張!

從高大上到被遺忘,賽特購物中心6月關張!

在賽特購物中心一層,化妝品專櫃已經撤出,大廳裡變成了翡翠首飾大賣場。地下一層和地下二層為超市和家電售賣區,一層到五層主要銷售服裝,整個購物中心只有一家餐館和一個咖啡廳。中午時間,一些附近的上班族出現在商城中。“我們中午有一個小時休息時間,偶爾來賽特,最大感受是商城裡沒什麼顧客,很適合走路遛彎兒。”在附近工作的王女士和三名同事正在賽特閒逛,但並沒有消費意願。“東西太貴,而且成熟男裝女裝居多,不適合我們年輕人。”王女士說。

從高大上到被遺忘,賽特購物中心6月關張!

作為長安街的地標式建築,賽特購物中心也曾是高大上的代表。資料顯示,上世紀90年代初,伴隨改革開放的春風,國家科技部門與日本八佰伴攜手,成立了京城首家中外合作的新型商廈賽特購物中心。1992年12月20日,賽特購物中心開業,成為京城的商業盛事,賽特“開業大擠”一度成為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

在當時的京城商界,賽特曾創下很多個“第一”,比如自動滾梯最多、員工學歷最高,同時也是首家將奢侈品牌帶入北京商場高端精品百貨。賽特還率先將情人節、母親節、父親節、聖誕節等西方節日概念引入京城商業圈,吸引著不少國外貴賓紛紛到訪。1995年與日本八佰伴合作期滿後,賽特購物中心走上了自行管理的道路。

“名店名品”經營戰略改變了京城傳統的消費觀念,市民張女士還清晰記得,小時候經常和母親一起逛賽特,“當時覺得那裡很高大上,燈光很亮,還有電梯、陳設都很好,聚集的品牌比較高端,去買東西的都是有錢人。”但是隨著周邊商圈崛起,新的購物中心和商場漸漸取代了賽特的榮光,“自從家附近有了新光天地、國貿商城,就很少再去賽特。”張女士感受到,賽特已經淪為一個老態的百貨商場,賣一些不太時尚的品牌,但是價格依舊很貴,現在有消費能力的白領更願意去SKP、國貿商城等場所。

從高大上到被遺忘,賽特購物中心6月關張!

從高大上到被遺忘,賽特購物中心6月關張!

賽特方面表示,商場計劃6月關店進行升級改造,但並未透露具體是要改寫字樓還是綜合購物中心。

其實,不少京城老牌高端百貨都陷入了同樣的難題。在賽特購物中心對面,是另一家高端百貨的代表友誼商店。記者中午探訪發現,友誼商店一層和二層竟然沒有一位顧客,只有幾名店員正在閒聊。作為最早的涉外商店之一,友誼商店也曾經紅極一時,各類進口家電以及時髦貨都能買到,但現在一層只剩下兩個翡翠珠寶專櫃,二層為絲綢專賣店,三層到四層展示一些精品瓷器和字畫、地毯等。

位於東三環的燕莎友誼商城和賽特購物中心同歲,曾是附近高收入階層購物的首選商店。記者今天探訪發現,雖然各類品牌琳琅滿足密集排列,但顧客同樣寥寥無幾。隨著藍色港灣等附近新型商業綜合體的崛起,老牌百貨喪失了吸引力。“逛累了連個可以坐下來休息的咖啡廳都沒有,逛街聚會還是願意去業態更豐富的綜合購物中心。” 一名消費者說。

除了城區新購物中心崛起的衝擊,北京奧特萊斯圍城也成為分流高端商品消費群體的重要因素。眼下,房山、順義、昌平、延慶等地不斷湧現的大型奧特萊斯已成為吸引大批市民開車去購物的重要場所,併成為節假日消費增長的重要拉動力量。以賽特購物中心所屬的王府井集團為例,2018年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67.11 億元,同比增長 2.38%;淨利潤12.01億元,同比增長66.95%,收入增長主要來自於以奧特萊斯為代表的新興業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