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king經濟系列七:警惕Staking利潤說,說說Slash風險

Staking经济系列七:警惕Staking利润说,说说Slash风险

自從Staking Economy的說法被普遍接受之後,這一領域的關注熱度極其高漲,特別是PoS共識的持幣用戶開始認識到自己的權益,紛紛加入了Staking大軍,一時間,微信群裡面都在驚歎於xx的年利率(Livepeer 150%,Cosmos 20%...),瀰漫著滿滿的金錢味道。殊不知,利益的背後總是藏著另外一面:風險!!!

從Staking本意開始說。Stake本來是一種參與PoS公有鏈網絡安全的重要手段,持幣人通過Staking來獲得出塊選舉權,這種行為類似於PoW中礦機提供算力的行為。PoW中有了足夠的算力,網絡會變得更加健全,而PoS中,有了足夠多的Staking,網絡也會變得更加健全。所以說,PoS共識被設計出來時,Staking就是用來替代掉算力,來減少區塊鏈共識中"無意義"的能源消耗問題。

早在2011年,PoS共識被提出來之初,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嘗試利用Stake參與的代幣權重(Voting Power)代替PoW中的算力權重,來消滅能源消耗。

I'm wondering if as bitcoins become more widely distributed, whether a transition from a proof of work based system to a proof of stake one might happen. What I mean by proof of stake is that instead of your "vote" on the accepted transaction history being weighted by the share of computing resources you bring to the network, it's weighted by the number of bitcoins you can prove you own, using your private keys.

但是這也讓PoS共識面臨著另外一個問題:網絡如何吸引持幣人進行Staking?

PoS借鑑了BTC的激勵方式,每一個塊激勵挖礦者一定的收益,類似於BTC的coinbase,只有進行Staking的用戶能得到這些獎勵,當然,這些獎勵基於當前存在的代幣是一種通脹,在PoS共識中,我們把這種通脹稱為非稀釋性通脹,顧名思義,Staking的代幣會免於被稀釋。2014年後出的PoS共識當中,基本都以此來吸引Staking,以保護整個網絡的安全。

我們通常所說的Staking年收益率,其實就是這個非稀釋性通脹。

BTC礦工的挖礦風險在於,參與了但不一定能得到獎勵。而PoS由於機制設計的一些原因,挖礦的風險遠高於PoW,除了獎勵丟失之外,還有可能出現一種叫Slash的懲罰機制會出現,大部分礦工或者用戶都是從PoW挖礦的認知過來的,所以很多人不懂得什麼叫Slash,更不知道Slash的嚴重程度。

在Tezos社區,有一個tzscan的瀏覽器,專門記錄著被Slash過的礦工。這個記錄中顯示了具體被Slash的抵押金以及丟失的獎勵,從以下表中可以看到,有高達24256個XTZ被系統扣除(Slash)的記錄,加上丟失的756個獎勵,計算下來,這個驗證人在一個1分鐘的塊裡,總共丟失了17萬人民幣。而像TezosHODL這樣的礦工,更有連續觸發系統Slash的情況出現,丟失獎勵不說,更痛苦的是自己的抵押金被扣除了。

Staking经济系列七:警惕Staking利润说,说说Slash风险

所以Slash的嚴重程度可想而知,那麼誰在承擔這個風險呢?其實,在不同鏈的設計中,承擔人是不一樣的,但彙總來說,是Staking的人在承擔著整個風險。Staking的持幣人會獲得收益,承擔相應的風險也是應該的。

典型的例子是Cosmos,在Cosmos中進行Staking,持幣人享受著高達7~20%的年利益,但同時,持幣人也在共同承擔著被Slash的風險,一旦Staking過程中出現了系統不運行的行為,那麼你的Staking代幣會被扣除一定的數量。

現行的PoS共識機制中,為了激勵擴大Staking量,很多系統設置了類似於“專家”的角色,這些專家幫助持幣人進行Staking,行使Staking權利,因為Staking是一門技術活,門檻很高,一般的用戶難以參與其中,而委託權益的途徑,能有效的擴大Staking量,以更好的保證安全。持幣人如果選擇了委託人,相當於你將你承擔的風險轉接到了委託人身上。委託人的專業程度和認知程度,確保了你Staking代幣的安全問題。

委託的過程中,雖說你擁有實際的Staking權力,但卻沒有及時的操作權。這裡的“及時”引出來了PoS Staking中的第二重要風險:鎖定時間。

目前的PoS Staking機制裡面,鎖定Staking代幣是一種很常見的手段,目的是為了防止一種PoS中一種著名的攻擊,叫長程攻擊(Longrange Attack),持幣用戶不需要關係這種攻擊的原理,方式,但需要關心因為此攻擊所帶來的鎖定時間風險。實際上,你可以隨時向系統發起贖回你的Staking代幣,但是每個系統不能及時返回你的代幣,當你不能及時操作你的資產的時候,你會喪失掉很多機會成本。比如,自身急用,高價出售,資產置換等等,這些機會成本有時候甚至比起你的Staking年利益還要大。

每個項目的鎖定週期都不一樣,也沒有理論的證明鎖定週期的長短和長程攻擊成功率的具體關係,只知道鎖定週期越長,網絡更加安全。現有的PoS項目中,大多兼顧了用戶體驗和攻擊可能性,鎖定週期大概是15~21天左右,長者4個月,甚者半年,更有些系統設計出了收益率和鎖定週期相關性的系統,提出鎖定週期越長,年利益越高而這種動態策略。這種策略也合理,和我們在銀行的定期存款類似,定期越長,收穫越多。

Slash和鎖定週期是Staking的兩個重要風險,而委託權利讓風險的複雜度上升。持幣人和委託人,市場和系統,兩種關係需要考慮好相互作用和風險,才能懂得如何用Staking獲得足夠多的利潤。

而回到我們的開始,Staking的設計初衷是為了保護網絡安全,而激勵體系也是為了擴大系統的安全性為主,持幣人進行Staking,與其說是為了獲得那點通脹年利率,不如說是為了更加狀態整個生態系統。看到群裡老傳的一句話:你買了這個幣,你卻不去cx它,的確是你的過錯。這句話話糙理不糙,放在PoS共識中,我覺得可以稍微修改一下:你買了這個PoS幣,你卻不去Staking,的確是你的過錯。

購買PoS幣種,進行Staking來保護網絡完全,更加健壯的網絡系統會給世界提供一個穩定的基礎架構,吸引更多的生態開發者使用,開發,完善,這會直接作用的系統token,使其升值,這裡的升值可比那點Staking年利率價值大的多的多。

所以說,真正厲害的持幣人應該是充分了解Staking意義,知道Staking風險,最後才是通過Staking獲得通脹利益,別總聽媒體動不動就說這年利率高,那年利率低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