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上班族和中國不一樣的7個地方

日本上班族進了公司等於有了鐵飯碗,除非公司倒閉。因為戰後日本為了維持公司的穩定發展,採用“終身僱用制度”,這也被認為是公司的社會責任。

日本上班族和中國不一樣的7個地方

日本公司晉升採用“年功序列制度”,主要由年資,服務年限和忠誠度來決定,以經驗資歷為先,能力反倒是其次。

日本上班族和中國不一樣的7個地方

日本大學生畢業前一年就開始找工作,參加大量企業說明會,然後遞履歷,參加面試,還有各類訓練課程,運氣好的話大學畢業前就已經找到工作。

日本上班族和中國不一樣的7個地方

日本大學生喜歡去大公司,因為工作穩定福利好,真正的“鐵飯碗”。工資收入嘛,一般來講20幾歲就是20幾萬日元,30歲30萬日元,如此類推。能夠熬到部長級,年紀雖然不輕了,月收入也有五六十萬日元,已經很不錯了。大學畢業起薪點也就20萬日元左右,專門學校以下的17萬日元上下。

日本上班族和中國不一樣的7個地方

由於日本企業僱請員工要負擔保險,年金等很多額外成本,使得企業經營困難,為了減省成本,許多企業開始大量聘請兼職和臨時工(フリタイム&バイト),這樣可以少交很多費用,特別有益中小企和服務業。

日本上班族和中國不一樣的7個地方

日本上班族想要買房,就算到40歲也未必能夠實現。買了也是負擔很重,而且樓價只跌不升。當然,日本由於多年通縮,供樓利率很低,但是日本社會多是丈夫為養家主力,等有了小孩,供樓更加吃力!萬一沒了收入,房子也會被銀行抵押掉。所以,很多日本年輕人都不買房子也買不起,更多的選擇不結婚,婚後也不要孩子。

日本上班族和中國不一樣的7個地方

日本企業文化等級森嚴,前輩後輩次序分明,就算是能力再強也未必有發揮機會,等到真的掌握權力,收入增加,年齡也就快到了。公司每年的工資加幅,晉升都有嚴格規定。工作上稍有差錯,那就可能前功盡棄,工作壓力是很大的,多數人的心態是“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日本上班族和中國不一樣的7個地方

在日本,一些家庭會把不要的東西放著送人,因為大型垃圾處理需要收取高昂的垃圾處理費。免費送出可以省一筆費用。其實歐美等國家也是如此,比如他們流行在freecycle上送給需要的人,是一個免費贈送或者求贈送閒置的網站,昨天和國內朋友聊起,聽說中國也有分類似的網站(應用)了,名叫松鼠送書,其實這種模式是舉手之勞變廢為寶的環保行為。

日本上班族和中國不一樣的7個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