吝嗇的連一個饅頭都捨不得買的他竟然累計資助了100多個學生?

吝嗇的連一個饅頭都捨不得買的他竟然累計資助了100多個學生?

劉盛蘭,男,1922年出生,居住在山東煙臺招遠市蠶莊鎮柳杭村,這裡與招遠市其他金礦資源豐富的地方相比,這裡著實算不上一個很富裕的村莊。老人接近20年幾乎未嘗肉味,沒添過一件新衣,“吝嗇”的連一個饅頭都捨不得買,卻在貧苦交加的18年裡,慷慨地將靠拾荒的所有錢財捐給了全國各地的貧困學子。

“劉盛蘭親戚知道他住哪兒。”村中央一間不起眼的小賣部裡,在店老闆的指引下,劉盛蘭的侄外甥劉昭江帶著記者來到村頭一條小衚衕外,“老人就住這裡面。”推開大門,院子裡幾株辣椒長勢正旺,一棵榆樹下則堆滿了廢舊酒瓶。劉昭江推開房門,屋裡除了一張堆著破舊棉被的炕和幾個老箱子外,就剩下積滿灰塵的表彰綬帶、相框以及摔壞的獎盃,再無他物。

吝嗇的連一個饅頭都捨不得買的他竟然累計資助了100多個學生?

劉盛蘭是位普通村民,年輕時在外打工,後來在一家企業作保管員。73歲的時候,老伴去世,他成了孤寡老人。為了讓自己老了無力行動時,身邊會有一個照顧他的人,他開始了助學。這是老人的初衷。但後來,他助學的規模遠遠的超出了自己的想像。

吝嗇的連一個饅頭都捨不得買的他竟然累計資助了100多個學生?

每天清早,劉盛蘭起來弄點簡單的飯菜,就騎著自行車走村串巷去了,直到撿回一大堆破爛。他18年幾乎未嘗肉味,沒添過一件新衣,"吝嗇"的連一個饅頭都捨不得買,可捐資助學總計10萬多元,資助了100多個學生。劉盛蘭一直沒進養老院,這樣能拿到每年4000元的生活補貼。這些錢他全部捐給了貧困學生。

劉盛蘭唯一珍藏的是一個深藍色布袋,裡面裝滿了匯款單和回信。這麼多年過去了,老人也不記得匯出去多少錢、收了多少封信。2013年8月,因為腎病,劉盛蘭住進了醫院,但他仍然惦記著捐資助學,擔心匯款中斷和沒到位會斷了孩子們的希望。得知老人住院,很多受資助的孩子回來看望他,照顧他。

吝嗇的連一個饅頭都捨不得買的他竟然累計資助了100多個學生?

1998年,劉盛蘭在報紙上看到了一則救助報道,從那時起,73歲的他就將自己微薄的工資捐出去。而受捐助的學生,也逐漸從周邊幾個地市"擴張"到全國各地。最多的時候,他同時資助著50多名學生。

吝嗇的連一個饅頭都捨不得買的他竟然累計資助了100多個學生?

把所有積蓄都捐出去後,原本就非常節儉的劉盛蘭只能從集市上撿別人丟棄的白菜、土豆、茄子等蔬菜以供日常生活,這一撿就是將近18年。“那些東西其實都能吃;要是看到有被丟了的鞋子,我就撿來縫縫再穿。”

劉盛蘭對自己很“摳門”,但在給學生捐錢這方面,卻最大方。最多的時候,他同時資助著50多名學生。微薄的工資也讓他在資助學生時力不從心。“300塊錢的工資沒辦法分給50個人,我只好這個月寄給這個,下個月寄給那個,一個個的輪著給。”

雖然街坊四鄰和親戚們時常給他帶點吃的,但老人還是從不捨得多吃一口。唯一的改善,就是每天到村頭去買一兩個饅頭,偶爾喝碗豆漿。

前不久,煙臺一家公司的老總瞭解到劉盛蘭的情況後,直接派人給他送了六千塊錢,“推不掉,我收了,但在收條上按了手印,然後就全捐出去了。”

為多點錢捐助學生,劉盛蘭一直沒進養老院,因為不去養老院,他每年可以拿到1800元的生活補貼。“我是一個子兒都不剩了,全捐了,捐了好,捐了幫學生唸書。”劉盛蘭說他只能供四個孩子上學,“一對黑龍江的姐妹,一對廣西的兄弟。”有時候,劉盛蘭還會在村裡撿些酒瓶子,院子裡那棵榆樹下成堆的酒瓶子,都是他撿來的,“現在很少有人收了,價錢也便宜了,不過總歸能換點錢。”

老人家灶臺上的鍋,鍋裡面放著四個碗,一碗是中午吃剩下的麵條,一碗鹹菜,一碗已蒸過多次的茄子,還有兩個隔壁送的油餅。

劉盛蘭臥室的牆上,一個深藍色布袋裡,裝滿了匯款單和回信,這是他唯一看重的東西。他取下布袋將裡面的匯款單和信件都倒在炕上,又另從床頭下找出了一些。“我也不記得匯出去多少錢、收了多少封信。”

僅匯款單就有一百多張,每次匯款金額在200到500元間,最多的一次1000元。與之對應的是來自全國各地的受捐助者收到匯款後寄來的回信。“我真希望他們收到錢後給我回個信。”劉盛蘭希望知道自己匯出去的錢,對方已收到。“但也有不給回信的,我就覺得有點不踏實。”劉盛蘭拿起一張報紙,指著一則報道說:“這裡面寫著一個女孩需要錢才能繼續唸書,我就匯了300塊錢,但至今沒給我回信,我真的只想知道,那300塊錢到了沒有。”

2016年1月16日晨5時30分左右,劉盛蘭老人在招遠市人民醫院逝世,享年93歲。

在CCTV感動中國之“長城杯”感動煙臺2004年度人物評選活動中,劉盛蘭老人以高票當選“感動煙臺”年度人物。2011年8月15日,CCTV-1今日說法欄目對於老人的事蹟進行了報道。

2014年2月10日獲感動中國2013年度人物獎。

頒獎詞

殘年風燭,發出微弱的光,蒼老的手,在人間寫下大愛。病弱的身軀,高貴的心靈,他在九旬的高齡俯視生命。一疊疊匯款,是寄給我們的問卷,所有人都應該思考答案。

所謂“仁者愛人”,從老人的舉動中,能清楚地感受到他的慈愛之心、友善之心。“自己很困難的時候,就希望有人能幫幫忙,所以看到別人有困難就想盡力幫幫他們。”在他眼裡,人和人之間的狀態應該是互相尊重、互相關心、互相幫助、和睦友好的,因此,自己幫助他人並非什麼了不得的大事,而是一種自覺的、自然而然的行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