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檢察院檢察長:審慎行使偵查權!

速讀

著眼理性規範,審慎行使偵查權。整個刑事訴訟和刑事執行監督都要強調理性規範,以理服人。

同一案件的批捕、起訴,由同一名檢察官負責到底,決定捕與不捕的時候就要考慮到起訴問題,做到捕訴有機銜接。需要強調的是,對於不捕不訴案件的複議,不能機械理解“捕訴一體”要求,而是要落實法律規定,更換辦案人,由同一部門的另一辦案組和檢察官負責,且要由檢察長審批。

河南省檢察院新的內設機構設置充分體現了專業特色,10個檢察部各司其職,尤其是涉及刑事的幾個部門,分工更為精細,下一步市縣兩級院的改革也要適應這個大格局,做好不同罪名批捕起訴規律的研究,讓檢察官對一類案件的過去、現在和未來有整體認識、系統把握。

省检察院检察长:审慎行使侦查权!

在今年的全國檢察長會議上,張軍檢察長明確提出了“做優刑事檢察、做強民事檢察、做實行政檢察、做好公益訴訟檢察”的工作目標,這為檢察工作轉型發展進一步指明瞭方向。河南省檢察院圍繞貫徹落實好最高檢要求,結合工作實際,深入思考研究如何進一步深化、細化、具體化“做優、做強、做實、做好”的重大命題,經過充分研討,提出了抓好落實的四條總原則和六項具體要求。內容如下:

四條總原則是:一是實施“四輪驅動”,推動“四大檢察”全面協調充分發展。二是樹牢“七種履職理念”,做到全面平衡充分、積極主動穩妥、理性審慎謙抑、依法文明規範、專業精準高效、雙贏多贏共贏、自信自強自律履職。三是把好“質”與“量”的關係,在鞏固“擠水分”成果基礎上,穩步提升規模,確保辦案質效。四是加強業務分析研究,多辦、辦好有影響的經典案例、精品案件,並注意及時公開發布,引領社會風尚,引導價值取向。根據上述總原則,細化實化了以下六個方面具體工作要求:

一、按照“捕訴一體、專業精準、繁簡分流、確保效果”的要求,做優審查逮捕審查起訴工作。在整個檢察業務工作中,批捕起訴是規律性、規範性比較強的工作,有些成熟定型的制度機制應傳承好、堅持好。一要做到“捕訴一體”。同一案件的批捕、起訴,由同一名檢察官負責到底,決定捕與不捕的時候就要考慮到起訴問題,做到捕訴有機銜接。需要強調的是,對於不捕不訴案件的複議,不能機械理解“捕訴一體”要求,而是要落實法律規定,更換辦案人,由同一部門的另一辦案組和檢察官負責,且要由檢察長審批。二要做到專業精準。河南省檢察院新的內設機構設置充分體現了專業特色,10個檢察部各司其職,尤其是涉及刑事的幾個部門,分工更為精細,下一步市縣兩級院的改革也要適應這個大格局,做好不同罪名批捕起訴規律的研究,讓檢察官對一類案件的過去、現在和未來有整體認識、系統把握。三要做到繁簡分流。與法院密切配合,注重運用刑事案件速裁程序、簡易程序或者普通程序簡化審理,藉助“三遠一網”技術手段,實現繁簡分流、輕重分離、快慢分道。四要確保質量效果。既要依法審慎作出批捕起訴決定,又要認真落實省檢察院輕微刑事案件相對不起訴指導意見等制度規定,在嚴格程序、規範操作基礎上,依法充分適用不捕不訴。

二、按照“固強補弱、全面監督、理性規範、質效優先”的要求,做優刑事訴訟監督和刑事執行檢察工作。相對於批捕起訴,這兩項工作主動性較強,可以作為的空間更大,但真正做好做優這兩項工作並非易事,必須下更大功夫、做更大努力。一要著眼固強補弱,做到全面監督。真正樹立起“在辦案中監督、在監督中辦案”的理念,圍繞用好現有法律手段,創新完善刑事訴訟活動全覆蓋監督機制,比如,建立健全立案監督案件跟蹤監督機制、對適用強制措施和強制性偵查措施的監督機制等,完善刑事審判監督制度和社區矯正監督制度,積極探索重大監督事項案件化辦理機制,確保強項更強、短板補齊、全面開展。二要著眼質效優先,嚴格監督標準。立案監督、追捕、追訴、抗訴都是一種“糾錯程序”,標準必須更嚴,質量必須更高,監督案件必須準確。監督立案及追捕、追訴的要訴得出、判得了,提出糾正違法和再審檢察建議要依法規範,切實維護法律監督的嚴肅性、權威性。三要著眼理性規範,審慎行使偵查權。整個刑事訴訟和刑事執行監督都要強調理性規範,以理服人。

三、按照“聚焦重點、創新載體、綜合保護、擴大影響”的要求,做優未成年人檢察工作。實現未檢工作“小舞臺唱大戲、唱好戲”,是提升檢察形象和司法公信的有效途徑。今年要做好四方面工作。一要聚焦重點,在依法辦案履行好職責基礎上,進一步把法治進校園“百千萬工程”抓實做細。二要創新載體,借鑑較為成熟的“冬雲工作室”等經驗做法,由省院統籌布點、統一宣傳推介,立足現有檢察力量,穩紮穩打、量力而行,著力打造一批未檢工作知名品牌。三要以全面綜合司法保護為導向,健全完善“捕、訴、監、防”一體化辦案工作機制,探索建立罪錯未成年人臨界教育、家庭教育、分級處遇和保護處分制度,推行未成年被害人“一站式”詢問、救助機制,建立健全相關信息庫和相關查詢制度。對於未成年人刑事執行檢察、民事行政檢察業務統一集中辦理問題,要紮實做好試點工作。四要擴大社會影響,未檢工作不僅僅在於每年批捕起訴了多少案件,更在於最大程度地教育挽救和保護未成年人,辦出一批有影響、效果好的案件,推出幾項品牌性工作。要結合辦案加強正面宣傳,做到嚴格審核把關。

四、按照“夯實基礎、深化監督、用好外腦、提升質效”的要求,做強民事檢察。要在四個方面作出努力,推動民事檢察工作實現長足發展。一要夯實基礎。加強生效民事裁判監督是基礎性工作,要持續盯住不放、抓緊抓好。要突出抓好一審生效民事裁判監督,善於運用檢察建議等方式,程序加實體深入查找問題。二要深化監督。一方面,要加強對審判人員違法行為監督,民事檢察部門要在用好傳統監督手段的同時,注重拓展思路,與技術信息部門聯手,升級“智慧民行”系統,優化輔助辦案功能,著重開發智能監督軟件程序,藉助智能化手段發掘裁判背後深層次監督線索,實現由案到人的監督。另一方面,要拓展深化監督領域,要進一步加大監督力度,繼續總結虛假訴訟的特點規律,主動與有關部門協作配合,探索建立聯合防範、發現和制裁機制。三要用好外腦。抓緊聘請專家委員,充分發揮專家學者、律師、退休法官、有法律背景的代表委員等作用,藉助他們的實踐經驗、專業知識、法律和政治智慧,促進提升監督能力。要注重共建共享,基層檢察院遇到困難問題,省市院要積極予以支持幫助。四要提升質效。站位既要守護公平正義,又要維護司法權威,把監督與支持統一起來,積極主動又審慎謙抑地履行職責,達到最佳的效果。

五、按照“選準切口、加大力度、雙向監督、彰顯價值”的要求,做實行政檢察。在四大檢察業務中,行政檢察總體上仍處於“有沒有”的階段,是“弱項中的弱項”。因此,要把強化行政訴訟監督擺在更加突出位置,健全案件發現和審查機制,既主要解決“有沒有”的問題,下大氣力加強對訴訟程序、審判人員違法及執行活動的監督,深入開展非訴執行專項監督活動,著力監督解決行政訴訟立案難、審理難、執行難等突出問題,也要著力解決“好不好”的問題,選準切口,加大力度,抓住一些典型性、引領性案件。同時結合辦理的案件,認真分析行政機關履行職責中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地提出意見建議,促進依法行政。深入研究行政檢察的內涵與外延、職權配置與運行規律。行政檢察既要維護司法公正,又要監督和促進依法行政,這是雙重責任。抗訴與否,如何提出檢察建議,考量的是檢察機關維護司法公正和政府公信的能力水平。要多與審判機關、行政機關溝通,爭取良好的效果。

六、按照“把準定位、積極穩妥、突出效果、多贏共贏”的要求,做好公益訴訟檢察。一要牢牢把準一個定位。始終堅持“當好黨委政府的法治助手”這一定位不偏離,把開展公益訴訟特別是行政公益訴訟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放在以法治手段幫助黨委政府解決僅憑行政手段難以解決的公益難題上,樹牢公益協同保護和效果導向理念,積極穩妥開展工作。二要打造專業隊伍,提升專業能力。特別是隨著內設機構改革逐步到位,要更加註重專業化指導管理,進一步規範線索管理、堅持省市院分層審查;嚴把質量關口,擬起訴案件省院要逐案聽取彙報;凡屬重大、疑難、有影響案件,訴前建議均由省院審核;堅持檢察一體、上下聯動,內設業務部門及時移送線索,重大複雜線索省院掛牌督辦,重大案件異地辦理或上級院提辦;要充分發揮已經成立的公益訴訟研究院和鑑定中心作用,做好專業支撐和智庫保障。進一步完善技術信息、司法警察和公益訴訟部門協作配合機制,更好形成工作合力。三要切實辦準辦好案件。通過訴前程序實現維護公益目的是司法最佳狀態。堅持“督促之訴、協同之訴、補充之訴”原則,緊扣法定“五大領域”,用好訴前檢察建議和提起訴訟兩大辦案手段,真正辦出一批立得住、叫得響的典型案件。四要紮實做好相關具體工作。把已經探索建立和牽頭開展的制度機制持續落實好、完善好,如跨省區黃河流域司法保護協作機制等。尤其是,要進一步強化措施、加大力度,積極推進以鐵檢為依託的跨流域生態環境檢察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