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G催生共享經濟,5G催生跟蹤經濟

在今年的“兩會”上,物聯網(IoT)、5G、跟蹤經濟仍是繞不開的幾個熱詞。業內預估,5G牌照的正式發放可能就在未來一年時間裡。

對此,我想從一個互聯網創業者的角度談談個人看法:

關於5G的三個理解層次

4G催生共享經濟,5G催生跟蹤經濟
4G催生共享經濟,5G催生跟蹤經濟

2.產業層次

“大數據”會真正成為現實,多數“自稱擁有大數據能力的公司”會成為笑話。

不是“數據量很大”就叫“大數據”,關鍵是處理能力。

4G催生共享經濟,5G催生跟蹤經濟
4G催生共享經濟,5G催生跟蹤經濟

3.商業層次

今天的“新經濟”會很快進入被重塑、被改寫的行列。

支付寶在2004年就有了,可是很長時間(2G、3G帶寬不足),支付寶只能作為電商平臺的一個“功能部門”。

進入4G時代以後,支付寶進入“移動支付”的節奏,只有這麼快的傳輸速度,才會掀起手機搶紅包的熱情,才會更方便用移動支付買東西。

支付寶才得以升級成為螞蟻金服,向理財、小額貸款、信用評價等領域延伸,甚至成為全球最強互聯網金融旗艦。

4G催生共享經濟,5G催生跟蹤經濟

有了4G支持下的移動支付,過去商業上的很多“灰色地帶”開始透明化。比如,為什麼投資人很少關注餐飲業?為什麼餐飲公司上市會特別困難,貸款也阻力重重?

4G催生共享經濟,5G催生跟蹤經濟
4G催生共享經濟,5G催生跟蹤經濟

4G催生共享經濟,5G催生跟蹤經濟

目前看來,互聯網已經走過了三個時代:

第一代互聯網是PC互聯網

實現計算機與計算機的聯網,但是你一旦離開計算機,你就“下線”了。

第二代互聯網是移動互聯網

聯網的設備由過去的PC變成了智能手機,互聯網進入你的口袋裡,你可以時刻在線,而且移動互聯網綁定的都是真實的人,否則,你無法享受移動支付、網租車、網租房、線上訂餐、共享單車等服務。

第三代互聯網是萬物互聯(IoT)

加入了各種“帶有可跟蹤設備”的智能物件,包括可被監控範圍內的所有東西。這種“全時段跟蹤每一個細節”,導致了跟蹤經濟的誕生。

移動互聯網的最大特點是“時刻在線+實時定位”,你可以在網絡上準確綜合相近地點、不同個人的共同需求,產生共享經濟,網上租車的滴滴(優步)、網上租賃自己住房的愛彼迎(Airbnb)是其中的典範。

4G催生共享經濟,5G催生跟蹤經濟

共享經濟的商業邏輯聽起來還不錯,大家將各自的閒置資源拿來分享,提高資源利用率。尤其是當下的城市已不堪重負,閒置、浪費太多了,到處塞車。

4G催生共享經濟,5G催生跟蹤經濟
4G催生共享經濟,5G催生跟蹤經濟

有投資人最後反思:在任何一個系統中,單純改變一個變量通常得不到最初想要的結果。你除了要準確跟蹤不同人的生活習慣、不同設備的使用成效,更要有調節、控制能力,將人的需求和資源的運用實現精準匹配。這並非僅僅通過“共享”即可實現,只有寄希望於物聯網(IoT)時代的儘快到來,將“跟蹤經濟”發揚光大。

5G可能將營銷行業逼入懸崖

為什麼5G、物聯網(IoT)才能將“跟蹤經濟”發揚光大?我想從另一個側面,談談這當中的邏輯。

目前,世界衛生組織(WHO)收錄的人類疾病清單共有2.6萬多種疾病。世界上那麼多醫生如何針對這些疾病,保持一致的診斷、治療水平?

4G催生共享經濟,5G催生跟蹤經濟

具體辦法就是,用各種診治指南“跟蹤”醫生的行為。對醫生治病的每一個環節,怎麼檢查、怎麼治療、怎麼手術、怎麼用藥、劑量多少、聯合用什麼藥,都有相關指引。

闌尾炎這種小手術,就至少要用到4個指南,麻醉有《麻醉學操作指南》,手術有《闌尾炎診治指南》,術後要用到《抗菌藥物在圍手術期的預防應用指南》,感染嚴重還會用到《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南》。

各種診治指南,原本只是醫生治病的一種參考,最後反而成為“跟蹤”醫生行為的手段,醫生治病反而被診治指南引導。

就像你我本來只是用智能手機、智能手環、智能手錶以及各種智能設備,來提升生活品質,結果呢,你我的生活方式反而在不知不覺中,被這些智能設備引導。

我很擔心營銷行業,未來,真正引導消費者購買決定的,完全不是廣告,很大程度上是這些智能設備。

英國經濟學家阿爾弗雷德·馬歇爾(Alfred Marshall)曾將經濟學描述成為研究“日常生活中的人性”。

4G催生共享經濟,5G催生跟蹤經濟

而經濟學的終極目標,就是對人們如何處理日常生活事務進行細緻、實時和大規模的跟蹤觀察。

我舉一個例子:亞馬遜的智能音箱Echo,可以根據你的購物習慣提醒你一些消費品的使用現狀,並且直接幫你購買,你動動嘴答應一聲就行。

4G催生共享經濟,5G催生跟蹤經濟
4G催生共享經濟,5G催生跟蹤經濟

可是,你不可否認,Echo幫你(引導)做出購買(品牌選擇)決策也很合理。你想想看,一個淘寶網上就有超過1000萬種消費品牌,這樣多的選擇,是不是會給你帶來很大的負擔呢?

現今,有京東優選、網易嚴選等平臺,幫你做出購買選擇,就是在幫你減輕選擇的負擔。如果這個過程被智能設備(比如Echo)取代,那麼,營銷行業該怎麼辦?

5G觸發的智能革命,將“跟蹤經濟”發揚光大,會不會成為營銷行業的最大對手?

不論這一幕會不會發生?品牌商都應該採取行動了。

科技一定會衝擊人們很多形式上的東西,比如:

4G以前時代,用腿選擇品牌(逛街)

4G時代,用指尖選擇品牌(移動電商)

5G時代,用嘴選擇品牌(智能音箱Echo)

……

5G帶來了一個“用嘴選擇品牌”的時代,營銷行業臨近懸崖。

4G催生共享經濟,5G催生跟蹤經濟

可是,人們的情感、信任不會被科技改變。在此,我提供兩個建議:

4G催生共享經濟,5G催生跟蹤經濟

1.不論如何,人類的社交天性不會改變,社交網絡(尤其是KOL)寄託了消費者觀念、思想、情感的共振,這始終是影響人們品牌選擇的關鍵渠道。

2.產品本身就是一個最好的廣告位,比如飲料品牌,瓶子就是最好的廣告位;銀行品牌,APP和票據就是最好的廣告位。

無疑,5G時代的商業將會極其精準,精確到每一個人、每一筆交易、過程中的每一個細節。

4G催生共享經濟,5G催生跟蹤經濟

現今,可能你還無法預測未來的挑戰具體是什麼樣子?但是,對於營銷行業以至更多的行業來說,5G和隨之而來的智能革命、“跟蹤經濟”,都足以使你嚴陣以待。

很多小的改變,在已知的維度上,可能影響不大,但它總會繞到你身後,在一個你暫時看不見的地方,在一個你暫時沒反應過來的時刻,劃出那一道顛覆商業邏輯的痕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