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樹王”的新願景

誰能想到,桃花會在三九嚴寒之時與臘梅競相綻放;誰能想到,春寒料峭之際,桃樹上會碩果飄香。然而,“三九桃花紅,芳春果飄香”卻在內黃縣梁莊鎮段村農民晁順波手中成為現實。

4月8日,內黃縣林海生態園的大棚裡暖意融融。一棵棵桃樹葉子綠得發亮,冬棗大小的油桃壓得枝條微微“彎腰”。晁順波穿行在大棚裡,指導農戶整根、疏果、掐尖兒。

“這是中國農科院鄭州果樹研究所培育的最新品種‘中油金銘’,單果最大能長到七八兩,甜度高、耐運輸,售價比市場上的普通桃能貴一倍。”今年60歲的晁順波皮膚黝黑、兩鬢見白,腳上的運動鞋沾著黃土,一個地道的農民形象。去年,這個農民帶領果樹協會銷售鮮桃1000萬斤,收益3000多萬元,帶動600多戶農民增收。

1982年,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晁順波“大膽”承包了村裡的28畝果園。在一個技術研討會上,細心的晁順波發現了一種新型栽培模式——溫棚桃樹,當時每斤溫棚桃的價格高達16元,比露地桃效益高出10倍左右。

彷彿發現了“新大陸”,醉心於果樹種植的晁順波四處籌錢建大棚,準備擼起袖子大幹一場,可上來就遇到大棚“溫控”的技術難題。他跑到外地“取經”,卻被保守的種植戶“拒之門外”。

“別人不教,就自己學。”晁順波省吃儉用,訂閱大量果樹栽培技術相關報刊。看哪個專家發表文章多、有成果,他就拿著刊物前去拜訪。憑著那股子踏實和韌勁,硬是和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山東果樹研究所,西北農林科學院等多個科研院所形成合作。

有了科技“加持”,晁順波的“哥兒仨”牌“興農紅桃”在華北地區一炮而紅,還有俄羅斯客戶一來就要訂20萬元的貨。

看著晁順波種桃發了家,十里八鄉的農戶紛紛開始嘗試。沒等大夥兒找上門,晁順波主動組織村民到自己的果園參觀,自費編寫、印刷各種技術資料5萬餘份,義務舉辦技術培訓班1600多次,培訓果農5萬多人。村民種植中遇到問題,晁順波隨叫隨到,不少人把他的電話當成“致富熱線”。

“種給大家看,領著大家幹,帶著大家富。”晁順波牽頭組建內黃縣果蔬協會,投資200萬元建成了豫北地區規模最大的果樹精品示範園,先後引進蟠桃、油桃、黃桃、杏、葡萄等名特優新品種157個,帶動內黃縣果樹種植髮展到86000畝。協會同時建立電商銷售平臺、技術託管平臺、農資直銷平臺,幫助果農降成本、找銷路、增收益。

果農富了、果樹產業進入良性循環,晁順波個人也被評為省優秀鄉土人才、省優秀果樹專家,他申報的“內黃溫室大桃標準化示範區”,被國家標準委確立為國家溫室大桃綜合標準化示範區。許多人覺得這是“人生巔峰”,但晁順波還有新願景,他要將自己多年來的種植經驗、心得體會、研究成果全部貢獻出來,研發、制定國家級溫室大桃種植標準並向全國推廣,讓全國果農都能少走彎路、增收致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