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童年情結和地方小吃

老家地方有一座老橋,不僅地名在城市內耳熟能詳,也是城內最重要的橋樑。是宋朝一位知縣所建。在地方史上,老橋歷史悠久,影響深遠:唐代大詩人李白路經古城此橋時,曾寫下“雲陽上徵去,兩岸饒商賈”的有感詩句。清康熙末知縣謝亦驥亦有“水閣雕欄對石欄,一輪明月掛中霄,當年未鑿香河水,運艘連帆趁夜潮”的讚美詩句。

家鄉的童年情結和地方小吃

六十歲上下的老人都目睹過賢橋大氣的單孔石拱橋的尊容,麻石的橋面坡度舒緩,寬暢厚實,扶倚在橋邊半人高的欄石上眺望,萬善塔巍然聳立在古城東南方,賢橋周圍青磚黛瓦的民居林立,街市繁華,門庭若市,行人川流不息,沿河鱗次櫛比的吊腳樓,烘托出典型的江南枕河人家的格調,清澈的內城河水蜿蜒流淌,不時有船隻穿行,更讓人置身於江南水鄉,小橋流水人家的境地。

賢橋的兩邊緩坡到橋面,每天的清晨和下午都是很多時令蔬菜瓜果,魚蝦禽蛋交易的熱鬧場所,每逢集市橋面上更是擠滿了裝滿農產品的筐筐籃籃,叫賣的吆喝聲、喧鬧聲此起彼伏,熱鬧非凡,洋溢著一派買賣興隆的喜人景象。很多小吃藝人現場展示小吃做法與小吃技術,製作出各種地方小吃、傳統小吃,都受到當地人的歡迎,後來很多知名小吃、品牌小吃,都在這裡擺起了攤位。

老家緊挨在老橋西北腳下,可以說老橋陪我度過了難忘而又富有情趣的童年時光,也讓我品嚐到了眾多特色小吃和風味小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