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蘇聯一共生產了多少武器裝備?

裝甲擲彈兵\n


1941年6月22日斯大林最不想看到的戰爭開始了,由於斯大林前期不相信德國會如此早的開戰,加上斯大林想要禍水西引,不想刺激德國,致使戰爭前期準備不足,造成大量的損失。僅僅到7月8日,蘇聯就有89個步兵師,20個坦克師被殲。德軍先進的戰術,再加上德國先進的軍事裝備和優秀的士兵素質,到了11月,戰無不勝的德軍,就深入到蘇聯850公里到1200公里的腹地。到此,蘇軍共損失700萬人,其中300萬人被俘。



1941年6月時蘇軍總兵力差不多是5224066人,擁有步槍/馬槍735499支,衝鋒槍89517支,輕/重機槍235584挺,Dshk航空炮1878門,野戰炮48647門,迫擊炮53117門,高射炮8680門,坦克25932輛,載重卡車193218輛,其他汽車78972輛,牽引車42931輛,30000餘架飛機,還有49849只馬匹。

隨著戰爭的進行,蘇聯國防工業的發力,到1943年蘇軍已經取得在武器裝備方面對德國的優勢。此時紅軍已經擁有火炮及迫擊炮10萬餘門,坦克和自行火炮1萬餘輛,作戰飛機一萬餘架。到了1943年12月蘇軍擁有5個坦克集團軍,24個坦克集團軍,13個機械化師。空軍,航空部隊也進一步擴展。


到了1945年,蘇軍對德軍已經形成絕對優勢,作戰部隊就達到了恐怖的940萬人,火炮和迫擊炮14萬門,坦克和自行火炮1.5萬輛,作戰飛機2.2萬餘架。面對這樣的蘇軍,德軍再無招架之力。


軍武小咖


蘇德戰爭爆發前蘇聯的全部武器裝備大概是:2.2萬輛坦克、24.8萬挺機槍、3萬門45毫米反坦克炮、1700門57毫米反坦克炮、1.4萬門82毫米迫擊炮、1.5萬門76毫米炮、1萬門100-122毫米炮、6600門152毫米火炮。戰爭爆發後蘇聯生產了數量龐大的各種武器裝備,我們大體從輕武器、火炮、坦克和飛機等方面來統計下,為了直觀的感受下,我們引入德國的生產數據加以對比。



輕武器:蘇軍戰時獲得了1116萬支步槍和卡賓槍、553萬支衝鋒槍、96.5萬挺機槍,此外美國還援助了8504挺機槍、1支步槍(樣品)、7支卡賓槍和13.7萬支衝鋒槍。英國援助了103支衝鋒槍和3000挺機槍。德國戰時總計獲得了1100萬支步槍和卡賓槍、101萬支衝鋒槍、43萬支突擊步槍和70萬挺機槍。蘇軍的輕武器產量要比德軍多的多,尤其是衝鋒槍,高達5倍。


坦克:1941年到1945年6月,蘇聯一共生產了11萬輛坦克和自行火炮,其中8萬輛是中型和重型坦克,具體的型號如下:T-34/76型中型坦克3.5萬輛、T-34/85型中型坦克2.9萬輛,高達6萬輛的T-34系列坦克成為蘇軍坦克部隊的絕對主力型號。此外還有KV系列重型坦克4468輛、斯大林系列重型坦克3854輛,Su型系列自行火炮9652輛。加上戰前就有的坦克和西方援助,蘇聯一共擁有過13.3萬輛坦克和自行火炮,此外還得到了5.9萬輛裝甲車。德國戰前保有和戰爭期間生產的坦克和自行火炮的總數是45000輛,此外還有2.1萬輛半履帶裝甲車,蘇聯的坦克數量近乎是德國的3倍。


火炮和迫擊炮:蘇軍在戰時一共得到過52.6萬門火炮和迫擊炮,加上戰前的火炮,總計達到63.9萬門。不過其中有相當數量的50毫米輕型迫擊炮,這種迫擊炮威力太小,作用很有限,減去這種迫擊炮蘇軍的火炮總數是45.7萬門。德軍一共擁有過37萬門火炮和迫擊炮(不含輕型迫擊炮),雖然蘇軍號稱“大炮兵主義”,但是在火炮方面的優勢卻並不明顯,相反在重炮和重型反坦克炮方面還存在劣勢,蘇軍優勢最大的在於輕型野戰炮方面,即76毫米各型火炮,蘇軍生產近7萬門,而德軍只有不到5萬門。

飛機:蘇軍在戰前擁有3.2萬架各型飛機,戰時又得到了13.8萬架各型新飛機,其中轟炸機1.9萬架、戰鬥機6.2萬架、強擊機1.9萬架以及其他非作戰飛機2.2萬架。德國空軍在戰爭期間一共得到了10萬架飛機,不過德國空軍一般只拿總規模的40%-70%對付蘇聯,多數的情況下,德軍在東線只保持2000架一線飛機,儘管如此,擁有數量優勢的蘇聯空軍一直沒能奪取東線的制空權,直到1944年盟軍開闢第二戰場迫使德軍將大量作戰飛機和高射炮調回本土後,蘇聯空軍才在東線上空佔據了明顯的優勢。值得一提的是,無論是德國空軍還是蘇聯空軍,他們都擔負的是戰術支援任務,並沒有大規模攻擊大後方戰略目標的能力。


戰略論


蘇聯在蘇德戰爭爆發前裝備如下

陸軍

4708門1927年式團屬76毫米加農炮

1927年式76毫米加農炮


1860門76毫米山炮-1121門1909年式

8680門師屬76毫米加農炮

8900門122毫米榴彈炮-5900門1910/1930年式、2000門1938年式


3868門152毫米榴彈炮

1909-30型152毫米榴彈炮


990門107毫米軍屬加農炮

1300門軍屬122毫米加農炮

3225門152毫米軍屬加農炮-2800門1937年式

БР-17型210毫米榴彈炮


37門152毫米重炮

849門203毫米榴彈炮

72門280毫米榴彈炮

36門305毫米榴彈炮

14100門1937年式45毫米反坦克炮

作戰中的1937年式45毫米反坦克炮


9946門高射炮-3821門1931年式76毫米、2600門1939年式85毫米、1382門1939年式37毫米等

1931年式76毫米高射炮

55726門迫擊炮-36300門50毫米、14500門82毫米等

坦克2.2萬餘輛-11206輛T-26、4675輛БТ-7、1225輛T-34、636輛KB等


海軍

3艘戰列艦、7艘巡洋艦、54艘驅逐艦、18艘護衛艦、53艘掃雷艦、20艘淺水重炮艦、208艘潛艇等

空軍

飛機2萬餘架


紅軍總兵力5434729人,裝備火炮與迫擊炮110444門-邊境地區47167門(另高炮5393門),坦克和自行火炮25932輛-邊境地區5個軍區共有13981輛(新式1349輛),擁有飛機20810架(可使用17808架,新式1693架)-邊境地區擁有7009架(新式1360架),另遠程航空兵飛機1339架、海軍航空兵(波羅的海艦隊、黑海艦隊、北方艦隊及平斯克和多瑙河區艦隊)飛機1445架


戰爭中生產瞭如下裝備

陸軍方面

8400餘門團屬76毫米加農炮-5122門1943年式,其餘為1927年式

1860門76毫米山炮-1121門1909年式

5.76萬餘門師屬76毫米加農炮-4.9萬餘門1942年式、8700餘門1939年式

1.75萬餘門1938年式122毫米榴彈炮

1320餘門152毫米榴彈炮

МЛ-20型152毫米榴彈炮


103門107毫米軍屬加農炮

1640門軍屬122毫米加農炮

A-19型122毫米加農炮


4600餘門1937年式152毫米軍屬加農炮

326門203毫米榴彈炮

6.05萬餘門反坦克炮-3.7萬餘門1937年式45毫米、10800餘門1942年式45毫米、10011門57毫米等

3.64萬餘門高射炮-1.24萬餘門1939年式85毫米、1.9萬餘門1939年式37毫米、4800餘門1940年式25毫米等

35.18萬門迫擊炮-15萬門50毫米、15.7萬門82毫米、4.9萬餘門120毫米等

1943年1月在斯大林格勒作戰的120毫米迫擊炮

12200門火箭炮

坦克共生產73558輛-52157輛T-34、3854輛ИС-2等

自行火炮21694輛-12671輛蘇-76、4075輛ИСУ-122/152等

ИСУ-122自行火炮經過檢閱臺


海軍方面

2艘巡洋艦、16艘驅逐艦、1艘護衛艦、2艘淺水重炮艦、39艘掃雷艦、54艘潛艇、920艘各類快艇(330艘掃雷艇)和1375艘艇船

停泊的M型潛艇


空軍方面:

飛機142073架

殲擊機59602架(15125架雅克-9、9974架拉-5、8649架雅克-1、6493架拉格-3、5683架拉-7、5661架雅克-7Б等)

雅克-9機群


強擊機37240架(34692架伊爾-2,其餘為伊爾-10)

1944年伊爾-2的生產


轟炸機17877架(10331架佩-2、4361架伊爾-4、1179架圖-2 等)

攻擊敵艦的佩-2機群


運輸機4597架(2362架裡-2、1367架斯-2等)

教練機與其他飛機22757架(13569架波-2、4864架烏特-2、1206架烏伊爾-2、1097架烏特伊-4等)


按照蘇聯統計,整個二戰1941年7月-1945年8月共生產步槍和卡賓槍1213.93萬支、輕機槍617.39萬挺、重機槍和其他機槍151.59萬挺、各種火炮48.22萬門、各種迫擊炮35.18萬門、坦克和自行火炮102800輛、作戰飛機11.21萬架、主要作戰艦艇70艘


榮華之武器堂


蘇聯不是二戰時期最強的工業國,卻是犧牲最為慘重的國家,但是生產的武器裝備數量卻是數一數二的。這主要得益於蘇聯進行的是反法西斯的正義戰爭,真正做到了全民總動員,讓人民儘量壓低生活水平以保障軍工,並且注重實用而不過分追求精巧,於是生產出了大量武器裝備。

1、坦克

蘇聯戰前的主戰坦克是仿製英國“維克斯”坦克生產的T—26坦克。戰爭開始後面對德軍優良的3號、4號坦克被打得落花流水,直到1942年底才大規模列裝T—34坦克,但是與德軍的虎式、豹式坦克相比也不能算最好的。但是由於構造簡單,蘇聯可以大量生產。整個戰爭期間,蘇聯生產T—34坦克.5.3萬輛,連同同等底盤的Su—100自行火炮在內,總數達11萬輛以上。而德軍針對打擊T—34坦克的虎式、豹式坦克總共只有7000多輛。

2、作戰飛機

蘇聯恐怕是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生產木質飛機用於升空作戰的國家。

和坦克一樣,蘇聯在戰前擁有3萬架作戰飛機,結果一開戰才4個月就損失了1萬多架。由於鋁礦產量不足,蘇聯無法向大多數國家一樣大量生產鋁製飛機。於是匪夷所思的用木材作為機身,生產作戰飛機。作為蘇德空戰主力的雅克—9戰鬥機,對地攻擊的伊爾強擊機都屬於木質飛機。不僅質量遜於德軍飛機,飛行壽命也遠低於德軍。雖然損失巨大,補充卻也方便。蘇聯前後生產飛機總數在10萬架左右,並於1943年徹底奪取制空權。

3、槍械

製造原則都一樣,注重實用。蘇軍最著名的槍械是波波沙衝鋒槍和莫辛納甘步槍,特點是生產方便、外形粗糙。衝鋒槍蘇聯生產了700萬支,步槍生產1000萬支。蘇軍補充兵員很快,但是很多士兵在入伍一兩天之內就可以學會使用,並且大量衝鋒槍的列裝使得蘇軍近戰能力增強。

4、火炮

對於二戰中的蘇軍來說,火炮實際上就是由一個炮筒、一個支架、一個底座組成。並且迫擊炮膛壓低,不需用鋼製炮彈,直接用生鐵炮彈就可以,大大降低了炮彈的生產成本。

蘇聯在戰爭中一共生產了100萬門各種口徑的火炮,僅迫擊炮就有80萬門,其中大部分是80—120毫米的重迫擊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