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計較對錯,不計較親疏,會不會路越走越窄?

正義的小強75251498


我個人覺得,如果單單說問題的對和錯是應該斤斤計較的,但在很多時候,我們沒法去衡量問題的對錯的結果會怎樣,只講道理,沒有親情,時間久了,真的成了孤家寡人了,沒有一個人願意和一個只講道理和原則的木頭人來往,也有好多問題是可以權衡的。在中國婆媳關係很難給個對錯,如果為了誰對誰錯,我敢肯定說,離婚比比皆是。

我一個遠房姑姑和男友相戀八年,男方為了等出國留學的姑姑,一直到35歲才和姑姑結婚,姑姑是學法律的,回國後在一家外企做法律顧問,男友也有自己的事業,在男友37歲那年有了愛情的結晶,高齡產婦的姑姑生下了一個男孩,因為兩人都很忙,就讓婆婆和終生未嫁的婆婆的姐姐過來幫忙看孩子,也承諾給婆婆的姐姐養老,一直到孩子五歲,家裡都其樂融融,也就在那年夏天,婆婆的腳崴了,只有婆婆的姐姐帶孩子去樓下玩耍,不小心孩子從滑梯跌落,摔掉了兩顆牙齒,而且孩子跌倒時又咬破了舌頭,讓舌頭缺失了一塊,說話有影響,本來家裡人都很難過,特別是婆婆的姐姐,老人一輩子沒有結婚,這個孩子老人幾乎是含在嘴裡,現在孩子出了這個事情,又是因為自己,老人想死的心都有,老人拿出一生的積蓄,又把老家的房子賣了,湊了二十萬給姑姑,姑姑卻一紙訴狀把婆婆的姐姐告上法庭,讓法律來給個公道,婆家人一下就炸了,婆婆一急腦梗,偏癱了,公公離家出走了,婆婆的姐姐因為要照顧偏癱的婆婆一直沒有離開,就在判決書下來的第二天夜晚,老人從十二樓跳下,結束了六十九歲的生命。本來事情其實可以家庭內部消化,對和錯沒有那樣分明,而用法律來解決親情的失誤,換來的肯定是分崩離析。姑姑沒有了婚姻,男方要走了孩子,並且在一個月的時間結束了公司,舉家出國了,在姑姑還沒有反應過來,就沒有了孩子的消息,現在都快六年了,我姑姑幾乎變了一個人,如果說她是出國留學的女博士,肯定沒有一個人相信,才46歲,已經是滿頭白髮,住在鄉下老宅,正是幹事業的年紀,變成了一個邋遢的老婦人。她的對和錯計較,改變了所有人的生活,也改變了她的命運


李昂瓊


恰恰相反


曹正彪


.顯然是正確的,只要不過分可以不計較,必競親情最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