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耗材三巨頭18年報搶先看,威高、樂普、微創誰的業績更勝一籌

中國耗材三巨頭18年報搶先看,威高、樂普、微創誰的業績更勝一籌

MEDTREND

醫趨勢說

2018年,隨著醫療器械需求進一步增加,相關國家政策進一步完善,醫療器械行業持續在政策紅利中保持快速發展態勢。

隨著國產耗材三巨頭——威高、樂普、微創2018年財報相繼出爐,其業績如何?醫趨勢帶你一探究竟。

2018年,

國產耗材三巨頭排名不變,威高第一、樂普第二、微創第三。而作為耗材型企業的一大亮點,三巨頭的毛利率都超過了60%。更重要的是,三家增長率均超過40%。

威高集團:以88億元的營收遙遙領先,通過併購增長率高達40%,繼續穩坐國產耗材霸主之位,國際市場影響力劇增。

樂普醫療:營收64億元,增長高達40%,2018年是樂普年度營收保持高增長的第6年,也是三巨頭中唯一一家不依賴併購就獲得高增長的企業。其自2014年以來佈局的以醫療器械、藥品、醫療服務和新型醫療業態四位一體的心血管疾病全生態產業鏈平臺模式顯然非常成功。

微創醫療:營收增長率最高,達50.7%;也是三巨頭中在研發投入最高的企業,且在國際市場的影響力已經高於國內市場。

中國耗材三巨頭18年報搶先看,威高、樂普、微創誰的業績更勝一籌

備註:上表中微創醫療數據按照實時匯率計算,1美元=6.7079元。財報中,微創醫療總營收669.490百萬美元,毛利470.016百萬美元,淨利潤18.381百萬美元,銷售成本199.474百萬美元,研發費用104.814百萬美元。


中國耗材三巨頭18年報搶先看,威高、樂普、微創誰的業績更勝一籌

威高集團

整體營收

2018年,威高集團是國內耗材企業中名副其實的巨無霸,總營收88億元,受54億收購美國愛琅醫療的影響,同比+40%。

毛利率受產品結構變化影響,由2017年的63.5%下降到61.2%。

業務營收分析

2018年初,威高集團對產品戰略進行了重新規劃,由以往的三大業務(一次性使用耗材、骨科、其他),劃分為五大經營分部——醫療器械、骨科、介入(愛琅)、藥品包裝、血液管理。其中,醫療器械包含臨床護理、創傷管理、醫學檢驗、麻醉及手術相關產品。

集團戰略由以往的多品種戰略上升為提供各專業領域系統化整體解決方案的全面服務策略。


中國耗材三巨頭18年報搶先看,威高、樂普、微創誰的業績更勝一籌

▲威高集團架構調整前後對比


中國耗材三巨頭18年報搶先看,威高、樂普、微創誰的業績更勝一籌

▲威高2018年業務營收數據


中國耗材三巨頭18年報搶先看,威高、樂普、微創誰的業績更勝一籌

▲威高2018年業務營收佔比

醫療器械:營收38.92億元,佔總營收的55%,同比+15%。醫療器械是業務調整後,威高最大的業務板塊。

  • 增長由所有細分業務進行推動。其中臨床護理營收38.92億元,佔總營收44%,對威高的總營收起著絕對的影響作用,威高在這一領域處於行業領先。
  • 除臨床護理同比增長相對較低之外(+8.7%),旗下麻醉及手術產品(+192.4%)、其他耗材(+54.9%)、創傷管理(+35.5%)、醫學檢驗(+26.7%)均獲得高增長。

*臨床護理業務包括輸液、注射、穿刺等血管輸液器械及非血管輸液器械、臨床特定用 途的一次性使用各種套裝

介入:營收14.44億元,佔總營收16%,同比+868.6%

,主要是由收購的美國愛琅醫療貢獻。介入分為腫瘤介入、血管介入、影像介入。介入產品營收主要由愛琅醫療貢獻,威高計劃將利用資源擴大愛琅產品在中國市場的銷售。

骨科:營收11.81億元,佔總營收13%,同比+35.6%,通過進一步鞏固在脊柱領域的市場地位、加大關節產品市場推廣,以及渠道下沉、搭建物流平臺等措施,較好的拉動銷售增長。

藥品包裝:營收9.56億元,佔總營收11%,同比+32.9%, 仍保持強勁增長勢頭。預充式注射器進一步擴大在生物製藥包裝領域的市場影響力,衝管注射器繼續保持高速增長。

血液管理:營收4.02億元,佔總營收5%,同比+14.1%。

總的來說,儘管收購帶給了威高更大的增長,但威高原本的業務的增長態勢也非常猛烈,這得益於威高將其營銷資源重點聚焦於核心醫療市場客戶的開發與維護。

區域分析

中國耗材三巨頭18年報搶先看,威高、樂普、微創誰的業績更勝一籌

▲威高區域營收數據

中國市場:仍是威高的第一大市場,同比+20%。但由於對美國愛琅的收購,中國市場營收佔比下滑至81%(2017年高達95%);其中

  • 華東與華中地區貢獻了34.29億元的營收,佔總營收的39%,不僅佔比最高,也是中國區增長最快的區域(+27.1%);
  • 華南和華北也保持了高增速,華南同比+19.3%,華北同比+16.4%。

海外市場:正如去年所預料的,威高在國際市場上的影響力正在擴增,19%的營收來自海外,漲勢猛烈,同比+393.0%。

  • 美國市場營收8.15億元,同比暴增3707.7%!愛琅醫械成為威高集團海外拓展及加入產品擴張的平臺。

研發分析

2018年,威高研發投入3.1億元(2017年2.7億元),在總營收中的佔比是三家中最低的,由4.4%下降至3.5%。

中國耗材三巨頭18年報搶先看,威高、樂普、微創誰的業績更勝一籌

▲2018年威高各部門員工人數

不同於2017年出現的人員削減,截至2018年底,威高的員工數同比+22%,各部門人員人數均在增長,研發人員佔比略有下降(由13%下降至12%)。

未來發展

2019年,威高計劃:

  • 投資約2.8億元購買新的生產線;
  • 投資約1.5億元,持續用於一次性耗材的設備更新與改造;
  • 投資4000萬美元,用於介入類產品的委外研發。

海外市場是威高集團中長期戰略佈局的重點。對於國內醫改政策的深入實施,威高認為“在短期內可能對業績造成波動,但長期將提高行業集中度,提高優秀品牌市場佔有率,有利於行業內領先企業的快速成長。”


中國耗材三巨頭18年報搶先看,威高、樂普、微創誰的業績更勝一籌

樂普醫療

整體營收

樂普醫療的戰略核心是為心血管患者提供全方位服務。

2018年,樂普繼續保持高增長態勢,營收63.6億元,同比+40.08%。其高增長已經連續保持了6年,且近三年來增長率逐年增加(2013-2016年的營收增長分別為+28.28%,+28.03%,+23.11% ,+25.26%,+30.85%)。

毛利率持續增長至為72.45%。三家中唯一一家毛利率增長的企業。

中國耗材三巨頭18年報搶先看,威高、樂普、微創誰的業績更勝一籌

▲樂普醫療2018年產品營收數據

業務營收分析

自2014年以來,樂普醫療通過一系列內生性及外延性發展,構建了以醫療器械、藥品、醫療服務和新型醫療業態(策略性業務)四位一體的心血管疾病全生態產業鏈平臺。

中國耗材三巨頭18年報搶先看,威高、樂普、微創誰的業績更勝一籌

▲樂普醫療業務架構圖

* 新型醫療業態,原本名稱為“策略性業務”


中國耗材三巨頭18年報搶先看,威高、樂普、微創誰的業績更勝一籌

▲2018年樂普醫療業務數據

醫療器械:2018年營收29.07億元,同比+5.31%,佔總營收46%。讓位於藥品業務,成為樂普第二大業務。其中,

  • 自產器械產品:包含支架系統、體外診斷、外科器械、其他自產器械。營收24.93億元,佔總營收39.21%,同比+18.47%,得益於所有細分業務高達10%以上的增長。支架系統營收14.13億元,是自產器械中佔比最大(佔總營收22%)、增長最高(+21%)的板塊。血管內無載體藥物支架系統(Nano)的營業收入穩定增長。
  • 器械產品代理配送:佔總營收6.53%,同比下滑0.64%,略微拉低了器械板塊的整體增長。

藥品:貢獻總營收的50%,同比增長高達82%。樂普藉助“醫療機構+藥店OTC+第三終端”的藥品營銷平臺形成心血管藥品集成競爭優勢。其中,樂普進入集採的心血管制劑氯吡格雷營收11.80億元,同比+73.49%。

區域分析

中國耗材三巨頭18年報搶先看,威高、樂普、微創誰的業績更勝一籌

▲2018年樂普醫療區域營收數據

中國市場:樂普第一大市場,貢獻的營收佔比與去年持平,恆定保持在91.31%,同比+42.82%。

國際市場:僅佔8.69%的營收,2018年成功止跌回升,同比+11.25%。但相較於另外兩家,國際上的影響力相對下滑。

研發分析


中國耗材三巨頭18年報搶先看,威高、樂普、微創誰的業績更勝一籌

▲2018年樂普醫療研發相關數據

2018年,樂普醫療的研發人員數量繼續大幅度增加,新增518名,同比+41%;

研發投資金額為3.8億元,同比增長+60.24%,主要用於加快AI及相關智慧醫療產品如能 AI 芯片 AI-DSA、AI-CT 等影像診斷設備等的研發、推進藥品研發、實施藥品質量一致性評價。在總營收的佔比上升至7.42%。

研發投入帶來回報:

  • 2018 年11月,樂普醫療人工智能心電分析診斷軟件系統AI-ECG 獲得美國 FDA批准註冊和歐盟 CE 認證;
  • 2019 年 2 月,樂普醫療可吸收支架NeoVas 獲得NMPA批准上市,成為國內首款獲准上市的生物可吸收支架。

這些將成為樂普2019年營收的增長動力。

未來發展

樂普醫療心血管產業平臺已初步建立,2019年,樂普主要精力將

  • 集中在產業平臺內部各板塊的整合提效上和加快內部研發創新上;
  • 全力實施 NeoVas 生物可吸收支架國內市場推廣;
  • 重視藥物推廣;
  • 加大醫療服務板塊建設;
  • 推進國際化發展進程。


中國耗材三巨頭18年報搶先看,威高、樂普、微創誰的業績更勝一籌

微創醫療

整體營收

2018年,微創醫療營收6.69億美元(44.9億元),同比+50.7%,是三巨頭中增速最高的企業。主要受LivaNova旗下心律管理業務收購完成以及心血管介入產品的強勁增長驅動。

毛利率略微下降,由2017年的71.7%下滑至2018年度的70.2%。

需要注意的是,雖然三家的淨利率都有下滑,但微創原本淨利率就不高,此次下滑至2.7%。與威高(17%)、樂普(20%)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


業務營收分析

2018年,由於完成了對於LivaNova旗下心律管理業務的收購,微創的業務框架中新增了心率管理業務;與此同時,微創在2017年終止了對於上海微創生命科技公司的控股權益,轉為聯營,因此,架構上,微創正在逐步退出糖尿病及內分泌醫療器械業務。

中國耗材三巨頭18年報搶先看,威高、樂普、微創誰的業績更勝一籌

▲微創醫療業務架構圖


中國耗材三巨頭18年報搶先看,威高、樂普、微創誰的業績更勝一籌

▲2018年微創醫療業務數據

業務架構調整之後,各業務板塊佔比發生變化。

骨科醫療器械:貢獻總營收的35.3%,仍是微創第一大業務。營收2.36億美元,同比+5.2%。主要由中國市場的增長所驅動(排除匯率影響後,+32.8%),同時美國是微創骨科第一大市場,貢獻了骨科營收的42%。

心血管介入產品:貢獻總營收的30.3%,營收2.03億美元,同比+24.2%。增長驅動來源於Firehawk冠脈雷帕黴素靶向洗脫支架引入更多中國其全球醫院,Firehawk的營收增長+40.9%(排除外匯影響)。

心率管理業務產品:貢獻總營收的23.7%,營收1.58億美元,同比暴增+6644.8%。由完成LivaNova旗下心律管理業務的收購所驅動。

大動脈及外周介入產品:貢獻總營收的5.2%,營收3.50億美元,同比+41.1%。是除併購影響外增長最高的業務。主要由Hercules Low Profile胸主動脈覆膜支架及輸送系統獲得市場認可,新產品——全球首個分支型主動脈覆膜支架Castor的上市,以及中國二三線市場的開拓所推動。

神經介入產品:貢獻總營收的2.7%,仍保持高速增長,同比+36.4%。主要由頭內支架系統APOLLO、國內首個上市的血流導向裝置Tubridge上市推動。

電生理醫療器械:貢獻總營收的1.9%,同比+34.8%。得益於新產品三維心肌電生理標測系統Columbus、冷鹽水灌注射頻消融導管FireMagic銷量迅速增長。

外科醫療器械:貢獻總營收的0.9%,止跌回升,增幅+7.8%。

糖尿病及內分泌醫療器械:受業務重組影響,退出運營。


區域分析

中國耗材三巨頭18年報搶先看,威高、樂普、微創誰的業績更勝一籌

▲2018年微創醫療區域營收數據

中國市場:是微創醫療第一大市場,貢獻了總營收的42%,也是三家耗材巨頭中唯一一家中國市場營收低於國際市場的。

國際市場:微創的國際化佈局顯然非常成功。2018年,國際市場營收佔比再次上升,由去年的51%上漲至58%。其中,歐洲以1.10億美元的營收,超越北美洲,成為除中國外最大市場。


研發分析

三巨頭中,微創醫療以注重研發聞名。2018年,微創醫療的研發費用同比上漲80.2%,至1.048億美元,佔總營收的15.7%,遠超威高和樂普。

同時,微創在2018年共有10款產品獲得NMPA註冊證,3款產品進入綠色通道。


未來發展

通過併購業績大幅上漲的微創,是否能在2019年超越樂普,成為本土耗材領域第二?

微創在財報中表示,“會繼續通過自主研發、合併以及收購等方式將本集團做大做強”。也就是說,2019年微創也有再次進行併購的可能。


與此同時,微創計劃進行分拆。2019年4月3日,微創醫療公告表示,將分拆心脈醫療科技,並將其股份於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獨立上市。據悉,心脈醫療科技於2012年8月成立,成為微創醫療大動脈及外周血管介入產品業務控股公司。


中國耗材三巨頭18年報搶先看,威高、樂普、微創誰的業績更勝一籌

2019年,國家藥品集採政策推廣、高值醫用耗材可能的政府談判降或集採等政策影響,給器械、藥品銷售工作帶來的巨大壓力。而本土企業在國際上的併購、產品上市,則標誌著中國醫療耗材企業逐步從跟隨到領跑的跨越。已有的及潛在的併購,更是讓這個領域排名充滿變數。

未來,三巨頭誰能更勝一籌?

備註:以上數據來自三巨頭的季報和年報等資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