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改變中國!50萬米高空看曲靖,震撼10秒,濃縮34年綠色變遷!

4月9日上午,人民日報、國星宇航、電子科技大學衛星產業技術研究院共同製作出品了《綠色改變中國!50萬米高空看32年變遷》植樹節專題視頻,並在人民日報客戶端、人民日報官方微博等平臺發佈。

綠色改變中國!50萬米高空看曲靖,震撼10秒,濃縮34年綠色變遷!


綠色改變中國,衛星見證奇蹟,科技踐行總書記“兩山論”,國星宇航“融媒體天眼雲”努力用影像為媒體服務,讓新聞更立體!


綠色改變中國!50萬米高空看曲靖,震撼10秒,濃縮34年綠色變遷!


短短7小時,該視頻就得到了超過460萬網友的觀看和點贊,截止發稿前,數據還在不斷更新。

《綠色改變中國!50萬米高空看32年變遷》植樹節專題視頻

視頻中,1分10秒—1分20秒,展示了曲靖從1984年到2016年,植被覆蓋發生的巨大變化,震撼10秒,濃縮34年綠色變遷!其中,2002年至2016年8月,曲靖完成退耕還林148.1萬畝,森林覆蓋率達45%。

綠色改變中國!50萬米高空看曲靖,震撼10秒,濃縮34年綠色變遷!


雲南省曲靖市植被覆蓋遙感影像圖對比

據悉,曲靖市自2002年實施退耕還林以來,至2016年共完成退耕還林148.1萬畝,項目區生態環境明顯改善,林業產業得到培育,退耕農戶收入增加,生物種類增多,廣大群眾愛林、造林、護林積極性大大提高,退耕還林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疊加效益明顯,與退耕還林前相比,森林面積淨增146.55萬畝、活立木蓄積量增加1541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增加9.3個百分點。

曲靖市著力打造國家森林城市

建設美麗曲靖


2016年以來,曲靖市堅持全黨動員、全民投入、全社會參與,大規模、全方位開展創建國家森林城市(以下簡稱“創森”)行動。全市以“創森”為依託,全力推進城鄉生態文明建設,為構建珠江源頭安全屏障提供良好的生態環境。


綠色改變中國!50萬米高空看曲靖,震撼10秒,濃縮34年綠色變遷!


抓實頂層設計,推動工作開展

2016年,曲靖市委、市政府審時度勢,從建設生態文明的長遠大計出發,果斷做出了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的重大決策。同年6月27日,曲靖市人民政府主持召開了曲靖市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動員大會,經過認真籌劃和精心準備,委託西南林業大學編制了《曲靖市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總體規劃》,制定了《2016年曲靖市三年城鄉綠化攻堅行動工作臺賬》,將年度綠化目標任務層層細化到市直有關單位、部門及縣(市、區),列為年度綜合考核指標並按季度進行督查。由於頂層設計科學合理,有力推動了“創森”工作有序開展。

綠色改變中國!50萬米高空看曲靖,震撼10秒,濃縮34年綠色變遷!

加強組織領導,明確目標任務

“創森”是一項功在當代、普惠民生、利在千秋的重大生態工程、幸福工程和生命工程,必須加大領導力度,堅持上下聯動、齊抓共管、合力攻堅、持續發力、一抓到底,咬定青山不放鬆。基於以上認識,曲靖市及時成立了由市委書記、市長任組長,四班子分管聯繫領導任副組長,23個部門主要領導為成員的“創森”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各縣(市、區)也相應成立了工作機構,上下形成了強有力的組織領導體系和通達靈便、協調有力的指揮調度系統,做到人員、責任、目標“三落實”。並制定出臺了《中共曲靖市委曲靖市人民政府關於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的實施意見》,明確了總體目標、主要任務和保障措施等內容。市委、市政府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要求以開展“創森”為抓手,狠抓城鄉造林綠化工作,不斷夯實全市森林資源總量,築牢珠江源頭生態屏障。由於全市各級領導幹部堅持以上率下、全市群眾一呼百應,使“創森”工作開展得聲勢浩大、轟轟烈烈、如火如荼、紮實有序。

展現地方特色,打造創新亮點

從開展“創森”工作以來,曲靖市嚴格按照總體規劃,堅持“高起點起步、高標準要求、高質量推進、充分體現曲靖特色、打造創新亮點”的思維理念,密切聯繫曲靖實際,學習吸收外地先進經驗,全市先後組織到浙江省杭州市、山東省青島市、煙臺和塞罕壩等“創森”選進城市和周圍綠化美化搞得好的地區進行專題學習考察,對照先進找差距、補短板,圍繞“城市森林網絡、城市森林健康、城市林業經濟、城市生態文化、城市森林管理”5個體系40個指標逐一認真規劃、實施,大力發展生態林業、民生林業、人文林業、景觀林業,形成上下聯動、整體推進、組織精準督導和落實,紮實推進國家森林城市創建工作。截止2018年底,國家森林城市40項指標全市已達標指標34項,未達標指標2項(城區綠化覆蓋率、村屯綠化),待查指標1項(公眾態度),待提升指標3項(林地土壤保育、森林撫育與林木管理、森林資源和生態功能監測)。創森工作措施有力,成效明顯,部分指標超計劃完成,力爭實現2019年成功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的奮鬥目標。

曲靖市以“創森”為契機,先後實施了“三年城鄉攻堅”行動和“農村增綠”行動,開展送苗下鄉活動國,大力開展村莊綠化,為鄉村振興提供生態保障。城鄉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工作中湧現出了不少新亮點。截至2018年年底,全市“送苗下鄉”共送了191萬株苗木,使用資金937萬元。樹種有綠化樹種包括海堂、香樟、紫葉李、楨楠、紫薇、竹子、四季桂、海棗、藏柏、雪松、溼地松、滇樸、紅葉石楠、櫻花、香樟、小葉石楠、石榴花、小葉女貞、金林女貞、球形紅葉石楠等;經濟樹種包括桃樹、楊梅、枇杷、蘋果、日本甜柿子、軟籽石榴等。送苗下鄉活動的開展,扮靚了村屯,提升了村居環境,助力了脫貧攻堅,推進了國家森林城市的創建的進程,為人民謀取了福祉。


綠色改變中國!50萬米高空看曲靖,震撼10秒,濃縮34年綠色變遷!


整合工程載體,加快綠化進程

2016年來,曲靖市以退耕還林、木本油料林、速生豐產用材林、防護林建設、石漠化治理、陡坡地治理、農村能源建設和公益林生態效益補償等林業生態工程為依託,組織開展了國土綠化三年行動。制定出臺了《中共曲靖市委曲靖市人民政府關於開展三年城鄉綠化攻堅行動的意見》及《曲靖市三年城鄉綠化攻堅行動實施方案》,以建設綠色城市、綠色鄉鎮、綠色通道、綠色屏障為重點,切實加快城鎮森林化、社區園林化、村莊田園化、道路林蔭化、江河林網化建設。突出增量,充分挖掘宜林地空間,採取見縫插綠、點線面相連的辦法,填補空擋、空隙,打響城鄉綠化攻堅戰;保證質量,全力爭取各項政策、資金扶持,積極打造精品景觀工程,解決好綠化層次和標準不高、景觀效果不明顯、視覺衝擊力不強等問題。體現重點,在城市面山、礦山採區和困難立地植樹造林上,選擇生長相對穩定、抗逆性強的闊葉樹種,搭配好名貴樹種和鄉土樹種,形成混交林,並落實植後管護制度,做到重植重管;展現亮點,在高速、國省幹道精品綠化線上,實現全線閉合,高速公路出入口全面消滅黃土裸露現象,建設高起點、高標準、高質量的護路風景林,形成集景觀、生態和經濟效益於一體的綠色長廊,提升城市、縣城出入口景觀改造工程,展示曲靖地域特色;攻克難點,在提升村莊綠化水平上,加強街道、連村公路、坑塘池旁、庭院、房前屋後的綠化美化,消滅綠化盲區和死角,有效增加綠量,讓村莊真正掩映在森林中;聚集焦點,在改進農田林網標準上,提升農田四周、田間道路、河渠、地埂兩側綠化質量,建設以高大喬木為主的高標準農田防護林,改善農田小氣候,提高農作物產量。全市完成城鄉綠化造林63.2萬畝,新建森林公園11個,溼地7個,郊野公園5個,精品村莊22個,森林學校20個,森林人家32個,森林村莊13個,森林小區16個,森林小鎮4個,森林莊園15個,創森林單位6個,城市新增綠地1075.77公頃,新增道路綠化3634.75公里,水岸綠化1089.47公里。使全市國土綠化不斷刷新歷史紀錄,城鄉環境明顯改善,增強了全市人民生活的幸福感。


綠色改變中國!50萬米高空看曲靖,震撼10秒,濃縮34年綠色變遷!


堅持生態立市,綠色發展理念

始終堅持“生態受保護,產業得發展,林農獲實惠”原則,大力發展林下經濟、林產品精深加工和森林生態旅遊產業,不斷優化林業產業結構。全市累計培育林下經濟經營企業160家,林下經營面積達24萬畝,林下經濟產值達19.8億元,累計扶持發展省級林業龍頭企業38家,發展林業專業合作社80個,入社成員2216戶,合作經營面積15.48萬畝。以核桃為重點的木本油料產業基地建設力度不斷加大,全市核桃種植面積406萬畝,2015年實現產值20億元。積極引導林產品生產加工企業轉變觀念,走新型工業化道路,以綠色有機食品加工為重點的林產品加工業發展迅速,富源縣聚農公司生產的“七彩天香”和麒麟富田園林公司生產的“智慧仁”核桃乳、師宗華海木業生產的細木工板、宣威為君開園林有限公司培育的觀賞綠化苗木深受市場歡迎,馬龍“雲投生態”成功上市深圳A股、師宗“司伽爾”木業成功上市新三板,林業龍頭企業帶動了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實現了山綠、林活、民富的發展目標。

隨著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工作的穩步推進,全市人民愛綠、植綠、護綠意識增強,鞏固和拓展生態文明建設成果已成為全民的自覺行動,“大美曲靖”正以新時代迷人風采在滇東大地悄然崛起。曲靖市先後榮獲“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全國十大宜居城市”、“中國避暑旅遊城市”、“中國走向世界—中小城市成就獎”、“新中國成立六十年——中國城市發展代表”等稱號,2015年成功創建為“國家園林城市”。(通訊員:應紅濤 崔 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