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振寧為什麼反對中國建大型粒子碰撞機?對於科學發展有什麼作用嗎?

我的文筆峰


對撞機是能夠為帶電粒子提供能量加速的裝置,兩束電性相反的粒子被加速到很高的能量後迎頭相撞,通過對撞的結果可以摸索微觀粒子的結構等信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粒子加速器是歐洲的大型強子對撞機,周長27千米。中國規劃建設的粒子對撞機會超越它,周長達100千米,能量峰值是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的7倍,造價可能達到200億美元。這樣一個大型科學項目,很多人拍馬屁叫好都排不上隊,楊振寧卻公開潑冷水,發文《中國今天不宜建造超大對撞機》。

這不是楊振寧第一次反對中國建造大型加速器,上個世紀中國建設北京正負對撞機,楊振寧也是持反對態度。今天回過頭來看看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基本上就是一個燒錢的無底洞,並沒有撞出什麼有價值的東西。

楊振寧是粒子物理學界的大師級人物,他對粒子物理學的走勢有敏銳深刻的眼光。或許楊振寧的指向並不一定是最好的,同時還有丘成桐、王怡芳等重量級科學家力挺中國建造大型對撞機,但不論誰的意見建議必須要認真對待。

楊振寧之所以反對中國建造大型對撞機,有多方面的原因。在楊振寧看來,對撞機是燒錢的無底洞,國外有很多慘痛的教訓,而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建造這樣一個大型裝置與中國現在的發展中國家身份不相符。如果建造了,勢必會佔用其他學科的科研經費,不利於其他學科的發展。還有,很多科學家認為,超對稱粒子基本就是一個猜想,用加速器尋找超對稱粒子的實驗完全落空。更何況,不建造大型加速器,中國還可以在尋找新的加速器原理、尋找美妙的幾何結構等方面努力,這樣的工作不會費錢,適合中國去做。

楊振寧站出來反對中國建造大型加速器,可能會得罪一批人,也會有人暗自嘲笑他不懂規矩。看做學問、搞科學需要求真,需要他這樣的精神。


刁博


先搞清楚大撞機是什麼?

大撞機不是原子彈,不是計算機,不是Windows,不是芯片,不是發動機,不是雜交稻,也不是互聯網。。。只是一個用來重複歐洲人實驗的超大型玩具,就算有成果100年內你也用不上。

而我們現在亟待追趕的是技術,不是科學。技術上我們離美日還有幾十年的差距。一刻不努力,差距就會越來越大。國家正缺錢的時候,搞大撞機就是巨大的資源和人力浪費,會嚴重影響未來十幾年幾十年的工業技術發展。

大撞機只是一個大型玩具,除了重複別人的試驗之外沒有任何別的作用。所以基本就是萬億資金打水漂的節奏。。。而技術的發展就差這幾十年了,就差這筆錢了!不能拿救命錢去買奢侈品啊。

為了一個500萬的諾貝爾獎,投資幾百億,更喪失幾萬億的工業科技產值,你覺得值得嗎?


火狐520


至於揚振寧先生為什麼反對建大型粒子對撞機,這就要先了解什麼是對撞機了。對撞機是科學家為了探索新的粒子和微觀量化粒子的“新物理”機制,是一種將質子加速對撞的設備。它的出現對發現新粒子提供了很大的幫助。

反對建立粒子對撞機是多方面原因,但最主要的原因是:第一,建立一臺粒子對撞機要花的錢接近上千億元,同時人力也是一大考驗。而且,歐洲有一臺粒子對撞機了,就算建成了也不一定有多大的用場;第二,對撞機相撞可能會產生微型黑洞,萬一真的對撞出了微型黑洞,該怎麼辦。這是楊振寧先生所擔心的問題。

當然了,我國建立大型粒子對撞機也不是沒有好處的。如果建成了粒子對撞機就能吸引世界上許多國家的頂尖科技人才,同時能掌握這一項國際頂尖科學技術,並帶動其他一些產業的發展。








星空的貝


中國的大型粒子對撞擊專業名稱為高能環形正負電子對撞機,又被簡稱為CEPC。

在這個項目提出後就有了正反兩方的觀點,楊振寧楊老是反對中國建造CEPC的,楊老曾公開發表過一篇文章:《楊振寧:中國今天不宜建造超大對撞機》。這篇文章的主要觀點就是:建造大型粒子對撞機資金投入巨大,同時沒有成熟的經驗,並且建造成功後要達到的目標並不明確等等。一個國家每年的科研資金都是固定的,一項投入過大勢必會影響其他科研的投入,按照輸出成果來看可能並不值得。



而堅定支持建造CEPC的是中科院高能所所長王貽芳院士,現在世界上比較大的對撞擊就是歐洲的LHC,在2013年宣佈發現了希格斯粒子(又被稱為上帝粒子),這項發現讓曾經預言這個粒子的科學家獲得了諾貝爾獎。

至此粒子物理標準模型預言的所有粒子全都已經被發現了,接下來高能物理的方向就是研究希格斯粒子的性質,美國、日本等國家已經有或者正在進行大型對撞擊,而我國只有即將退役的BEPC(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它的能量只有3~5GeV,在這一領域根本競爭不過其他國家。

在此前提下要想走在該領域的前沿,獲得巨大突破就必須要建造超級對撞機CEPC,否則我們就要一步差步步差。



科學黑洞


什麼是大型粒子對撞機?作用是什麼?相信很多人看百度,看新聞,查閱資料還是一知半解,所以我主要給大家普及一下。大型粒子對撞機,是用來研究和證明基礎科學的,說簡單一點就是用來研究數學裡的一加一為什麼等於二的,而且還可以研究一加一除了等於二,還可以等於什麼?這樣我們就可以發現真正的數字是怎麼算的!目前地球上的科學知識,只是總結地球重力環境下,各個物質的組成結構,而無法解釋其他環境下的物質結構,例如原子核是一個質子的原子是氫原子氕,那麼一個質子一箇中子是氘,一個質子兩個中子的是氚,那麼一個質子三個中子的會存在嗎?一個質子四個中子的存在嗎?這類的新的元素,就要靠大型粒子對撞機去撞擊生成新的物質,然後研究物質產生的本原,從而發現客觀物質世界的真相,因此大型粒子對撞機,直接決定一個科學的真偽,和科學未來的發展方向。例如宋祖英的愛我中華的歌詞,是56個民族,56只花嗎?為什麼變成了56個星座,56只花了?這個世界發生了什麼?目前還無法解釋!


梵塵子


看到這麼多盲目反對的聲音忍不住回答一下。

這讓我想起了《三體》中大劉描述的環日加速器,當初看到那段的時候正值看完高中物理課本粒子和加速器部分,直接被震撼地一塌糊塗。很可能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裡,我們的高能物理只有加速器這一“天才的玩具”可用。然後下面粘貼回覆別人的,手機打字很累…

對撞機是目前探索粒子物理和高能物理最有效的設備。除非在實驗物理學上有新的試驗方法提出和設備出現,否則整個地球只有對撞機可用(當然,天體物理中也會利用宇宙高能粒子流來觀測,不過手段很少,成果也很有限)。至於高能物理、粒子物理以及量子物理和我們的日常生活有多貼近?舉個例子,目前整個人類的電池技術非常棘手,遠遠滿足不了能源依賴設備對電能儲存的需求,甚至悲觀地說,如果電池技術再不突破,就會拖累大多數行業的發展。而能源生產和儲存跟物理學關係非常密切,設想一下,如果通過高能對撞機發現了很多新的粒子和現象,完善了物理學模型,我們能夠用很少的能量來生產和儲存反物質,那還用愁能源問題嗎?一粒紐扣大的反物質電池能讓你的手機用兩年不充電,電動車也不再考慮電力分配和續航的問題了,能源變成了廉價的東西,那麼生活還不會更美好嗎?


赤木律子的鍵盤手


楊振寧反對中國建造大型粒子對碰機,對中國目前的科學研究與佈局是出於國家的科學事業考量,應該不是老糊塗,理由在於楊振寧對高能物理研究的自身功底,以及對歐洲對碰機的工作制造原理與產出的直覺,雖然沒直接說歐碰撞機的設計建造原理不優美,從歐碰撞機的工作狀態與功能產出楊振寧心中有數並心明如鏡,揚振寧與王所長丘數學比較粒子物理研究的深度以及他們三人建與不建的理由對於旁人是必要的參考材料。

楊振寧反對中國目前不建是明智的,歐碰機的加速原理決定了不可能用撞的方法找到構成物質最基本的質量粒子,中國人應當在別人的科研基礎上仔細研究對碰撞存在達不到目的的原因,而不是去跟風建造,身為高能研究的王所長應在別人的建造原理和工藝上有所突破再著手建造也不遲。

目前對碰撞機之所以碰不出構成物質體最基本質量粒孑,根本原因在於對構成大千世界的物質認知不對,對原子電子模型認知不對,對質子夸克認知不對,對物質存在最小尺度的質量粒子判斷是錯誤的,對物質存在反物質機制不對。以目前的各種不完善理論為基礎又怎能指導高能粒子研究的實驗探索,中國目前如果依然用這些次品理論指導中國建造粒子對碰機,拼人氣拼面子,失敗是肯定的,不要說建100公里的高能機,就是繞地球赤道一週的對碰撞機也碰不破質子夸克環,現代加速器的粒子速度從理論計算可達到光速的99:999%速度,實際上遠遠達不到,就是環赤道加速器同樣不行,因為加速原理有問題。退一步說即是碰破了質子環態,裡面也沒有反物質,也沒有最小質量粒子。裡面是什麼?質子環就是六粒正反各三粒自旋電子,由於正反自旋間位組合才使電子環態具有穩固的緊縮結構,粒子對碰機用擴大電子自旋半徑的方法去獲得加速,受整體機體在地球上的動態平衡制約,加速都有極限,不是可以增大對碰撞的長度能解決的問題。

中國該怎麼辦?建議徹底從基礎理論入手,以自然現象為根據,模式自然演化規律,以動態平衡原理為準則,再設計建造中國全新的高能粒子能量開發裝置,根據動態平衡自然現象,設計螺旋式的封閉粒子加速放電裝置,在此這種建造基礎上再設計可控溫控壓的微型裝置,只有這樣才能進入實用化商業化。(本文原創,個人研究結論供參考)


宇宙譜


中國要想在基礎科學領域取得突破,未來肯定會建造大型粒子對撞機的。但是目前是否適合建造大型粒子對撞還是一個有待商榷的問題。

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的建立是物理學的第二次革命。

然而一百年過去了,物理學的再也沒有出現顛覆性革命。這一百年來,我們都是在吃量子力學和相對論的老本。

目前物理學已經進入精細化的領域,比如尋找希格斯波色子和引力子等新粒子。

2012年7月,科學家在大型粒子對撞機上找到一種全新粒子,這種粒子的性質與科學家苦苦尋找了幾十年的希格斯粒子幾乎一致,於是科學家相信這就是希格斯粒子。

這個消息引起學界興奮的同時,國內科學家也意識到自主建造大型粒子對撞機的重要性。

兩個月後,中國高能研究所就提出要建造我國的環形正負電子對撞機─超級質子對撞機,簡稱CEPC─Sppc。

2015年,該項目開始評審。去年又召開啟動會。

但是這個項目卻遭到楊振寧的極力反對

楊振寧認為國際上建造大型粒子對撞機的實際成本往往都是遠超預算。中國目前一期預算300億,而實際投入下來可能就得500億。

而且目前物理學已經進入深水區,科研成果的產出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並不是單獨造一個對撞機就可以解開很多問題。

一味地將科研資金投入到高能物理上會壓縮其他自然科研的資金投入。

而且高能物理的頂級科學家幾乎都是來自西方國家,中國的大型對撞機恐怕會為西方科學家做科研嫁衣,實際主導權還是在西方科學家。

支持派的代表人物是王貽芳和丘成桐

他們的觀點是:自主建造大型粒子對撞機可以吸納國際人才,並在其帶動下培養出更多的本土青年科學家。

在科研產出方面,粒子對撞機建成之後10年內會尋找到100萬個希格斯波色子,1億個W和Z玻色子。

中國要想在基礎科研領域佔據一席之地,建造粒子對撞機是很有必要的。不管是在科研產出還是培養本土人才方面,都是用錢無法衡量的。


科學認識論


楊先生反對建電子對撞機,並不是否認電子對撞機對科學的貢獻,而是根據他對當代物理的認識,認為目前電子對撞機發現不了什麼新的粒子,而只是證明別人已經證明的玻色子而已。我覺得也許是物理學的“瓶頸期”所致;也許是電子對撞機技術並未有本質的進步,只是一味的增大。持後一種觀點的科學家也不少。其二,楊先生認為,依據目前中國的經濟實力應該大力發展材料科學,這裡的材料科學肯定不是指鋼鐵水泥,也許不含所謂的碳纖維等“高級材料”,應該指的是更前沿或者目前還不存在的材料,這是有限的資金用到刀刃上。合成或發現新材料,也是非常了不起的科學研究,實際上我國所謂的技術受制於人,很重要的是我國材料基礎科學非常差(其實製藥也與此有關),只有提高了材料基礎科學水平,中國才能真的走向製造業強國。

支持楊先生,這才是愛國者!天天吹牛中國第一,牛逼大大,足誤國者、愛國賊!


ched123


對於科學技術的基礎性研究,必須要自己掌握!!!在別人的基礎研究成果搞再研究,受人掣肘的風險太高。其一,別人提供的研究數據是否準確不可控;其二,一旦別人忌憚你的再研究開發能力,而拒絕向你提供數據的風險不可控。我們被封鎖的還少嗎?!遠有“巴統”,近有“瓦森納”,鷹醬動輒就拿禁售芯片說事,像達摩克利劍一樣高懸在我們頭上!!!新中國建國初期,那段不時被人威脅用原子彈給我們來一場外科手術式打擊的屈辱任歷歷在目!!!運十下馬,悲慘的大飛機夢想直到今天都還未能完全實現!!!這些都忘了嗎親們?!!!還是那句話,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