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行業未來幾年發展會怎麼樣?

我要再愛你一萬年


我國快遞行業迅猛發展 行業地位不斷提升

隨著我國居民的消費升級,網購逐漸興起,相關的政策持續助力,促進了我國快遞行業的迅猛發展。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佈的《中國快遞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十三五”以來,我國快遞業保持高速增長,每年增長100億件。自2014年起,我國快遞業務量已連續5年穩居世界第一,超過美、日、歐等發達經濟體總和。根據國家郵政局發佈的數據2017年突破了400億件,達到400.6億件,同比增長28.2%,連續4年穩居世界第一,年業務量佔全球45%以上,對世界快遞增長貢獻率超過一半;快遞業務收入完成4957億元,同比增長24.7%。截止2018年底,2018年全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累計完成507.1億件,同比增長26.6%;業務收入累計完成6038.4億元,同比增長21.8%。

2013-2018年中國快遞業務量、業務收入統計及增長情況

快遞業是郵政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融合信息交流、物品遞送、資金流通等多種功能於一體的複合型新興服務業。2010-2017年,快遞業收入佔郵政業收入的比重總體保持上升趨勢,2017年快遞業收入佔郵政業收入比重達到74.85%;快遞業收入佔GDP 的比重也呈上升趨勢,2017年快遞業收入佔GDP的比重達到0.58%。

我國快遞業的迅速發展,推動我國郵政業正在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快遞逐漸取代傳統郵政包裹成為人們寄遞物品的主要方式之一,改變了郵政行業過去服務“馬馬虎虎”,速度“慢慢騰騰”,價錢“沒得商量”的舊模式。

2011-2018年中國快遞行業業務收入佔郵政業收入比重及佔GDP比重統計情況

智能快遞櫃實現三大陣營,未來將連接共享經濟

隨著快遞業不斷髮展,物流技術的不斷改進,智能快遞櫃孕育而生。智能快遞櫃主要是基於物聯網,將快件進行識別,暫存,監控並管理,極大地提高了快遞的配送效率以及降低了企業運用成本。目前,智能快遞櫃行業已經形成了快遞系、電商系和第三方企業三大陣營。快遞系以中郵速遞易、豐巢為代表,旨在加強末端配送控制力,打造快遞產業鏈;電商系以京東、蘇寧為代表,希望能通過加強末端配送多樣性,提高客戶體驗,增強客戶粘性;第三方企業江蘇雲櫃、日日順、上海富友等。綜合來看,快遞系的資源優勢較明顯。

2017年底,國內已投放智能快遞櫃數為20.6萬組,較2016年增加一倍以上,通過智能快遞櫃投遞快件佔投遞總量7%,同比提高了近4個百分點。根據國家郵政局2018年的工作計劃,智能快遞櫃遞率將提高2個百分點。2020年,快遞入櫃率有望達到15%,按2017年單櫃的效力計算,77.2萬組智能快遞櫃才能滿足配送需求。

2014-2017年我國智能快遞櫃投放量統計及增長情況

智能快遞櫃自推出以來就有“物流最後一公里難題中介者”和社區O2O落地設施承載物聯網的光環,是解決快遞末端配送的最有效的解決方案:用戶不需要擔心快遞被亂扔亂放、手法出錯甚至丟失。快遞員施用智能快遞櫃在降低配送成本時還可以提高送件效率,因襲智能快遞櫃被稱為快遞行業的“共享單車”,智能快遞櫃的應用,連接共享經濟的概念,可以利用閒置空地,讓用戶(消費者和快遞員、快遞公司)共享空間和時間,提高效率。


前瞻產業研究院


從趨勢上看,未來馬雲和劉強東一定會重視城市配送,很可能不再重視快遞,因為快遞的不可控、不進步,最終可能要被逐步邊緣化。一旦流量下滑邊緣化,行業洗牌就會發生。

1、未來可能還會誕生2-3個順豐

<strong>

目前中國快遞行業的格局是四通一達,加上順豐和EMS。他們全部加起來,每天處理的快遞件數就約等於全國整體規模了,其中順豐的市佔率大概在8%。

等日單量十倍增長之後,我們是不是可以想象,會有好幾個新的“順豐”成長起來?至少,按照快遞行業目前的發展模式,未來的市場容量是足夠的。

2、人海戰術肯定是不行了

舉個例子,申通在2016年總共處理了約33億件,平均每天有900多萬件,市佔率是11%。按照平均每個快遞員每天派100單來計算,這基本上已經是滿負荷運轉了,申通現在分佈在全國的快遞員就有多達10萬人。

順豐雖然市佔率低於申通,但是單人派件量更少,平均下來快遞員數量更多,據說在2013年就達到18萬的員工規模。

想想,每天10億單的時候,如果還是目前的勞動密集模式,中國有多少人在送快遞?1000萬。

假設到那個時候,中國快遞行業的格局不變,那意味著申通有100萬快遞員。順豐呢?別忘了,順豐目前採用的是直營模式,所有人的工資都要王衛來發。

富士康的母公司鴻海精密集團有超過100萬員工,論起員工數量,在全球排名第二,僅次於沃爾瑪。富士康現在在做什麼?一是將機器人取代勞動力提到戰略高度,二是將工廠轉向東南亞。

因為中國的人口紅利已經消失,勞動密集型產業必須思變了。

3、現在吸引投資人的商業計劃書定製找Z博士zboshi007的巨頭難保以後還是巨頭

順豐這樣的巨頭目前走在行業前列,未來是否還能走在前列?可以肯定的是,粗放式經營一定會被淘汰。

“過去10年中國物流行業創造了奇蹟,未來10年又更大的奇蹟,但是一定會挑戰過去10年奇蹟的創造者。”馬雲還說,“我不是嚇唬你們,不思進取不搞技術還搞價格戰,等下次大會你們一半就要失業了。”

新技術到來的時候,也會倒逼物流行業的粗放勞動力轉向其他更具價值創造的領域。這個過程中產生的機會,對於創業公司和行業巨頭來說,也許是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的。

4、未來的消費者,要效率、要性價比,更要環保

物流行業的智能化升級時代已經到來了。這裡的智能化指的不僅僅是機器人和無人機代替勞動力,更重要的是通過科技在各方面提高效率、節約能源、保護環境。

中國電商和物流行業未來面臨的壓力,也不僅僅是行業間的競爭,更有在國際舞臺上的競爭。全球電商和物流的連接越來越緊密,行業的整體競爭力會最終反映到每一箇中國企業的業績上。

5、新零售興起,未來的商業可能與快遞沒有半毛錢關係

新零售=線上+線下+新智能物流的融合。新零售是從原來的“場-貨-人”到“人-貨-場”的商業重構。

為什麼我說新零售的興起,接下來可能和快遞沒有半毛錢關係了呢?

(1)新零售需要的物流是工廠直接到末端的小b,打破了原來B2C或許B2B2C的商業模式,工廠和核心倉庫直接發往小b端的不是小快遞的物流需求,而是集中的訂單組合的物流組合;

(2)新零售需要的不僅僅是單一的快遞服務,需要一體化的供應鏈服務。未來的新零售物流,是先有訂單需求驅動下的快速、柔性的供應鏈體系,直接到末端的小b。

(3)新零售把末端的物流、體驗、用戶社交、用戶數據等融為一體,即:消費即分享、即傳播、即信任背書、即服務、即用戶場景化體驗等為一體。不管是阿里巴巴的新零售戰略,還是京東的新零售戰略,末端的新商業的融合已經不是單一的物流關係了。


用戶62855054409


未來快遞行業的行業集中度會再度提高,剩下2-3家公司,其他公司被兼併收購。從目前的各家快遞公司業務模式以及管理層的狀況觀察。順豐,德邦,韻達,將來能夠獨立發展,申通,圓通,未來發展不確定,不如韻達與德邦確定性大,小快遞公司市場份額會很小。中通快遞暫時沒有結論。

接下來,哥德巴赫猜想: 菜鳥控股申通與圓通,然後將兩家合併。申通圓通的業務結構相似,合不合做不過那三家,不如合併了。當然這演變過程還是漫長的,菜鳥需要搞很多錢才有能力這麼做。可是合併後,阿里系其實不擅長做這類實業的運營,然後,菜鳥合併的快遞做不好,結果市場份額都給順豐,韻達,德邦,也許還有中通,四家佔領了。其中韻達(也許還有中通)做小件,德邦做大件,順豐還是商務件。各自守住自己擅長的領域。

未來是快遞格局就是這樣了。加上特立獨行的京東物流,京東御用快遞。


西格瑪的化學


快遞行業未來幾年的發展,有三個關鍵詞:新零售、無邊界、智能化。這其中,用戶體驗將決定“快”的定義,新零售是繼電商後,快遞行業的新賽道;無邊界就是物流業不存在壟斷,所有平臺都有可能自建物流,當然有競爭力的會存活更久;快遞物流業也將進入智能化,智慧物流能讓快遞的“快”進行質的飛躍,如無人機、無人車的配送將會更高效。


1、要看未來發展如何,必須知道目前快遞行業的現狀。

隨著電商行業的飛速發展,快遞行業驟然崛起,四通一達、順豐、EMS等多家公司展開激烈競爭。不斷做大的市場規模似乎讓競爭並未白刃相接,反而形成了高端拼服務、中低端拼價格等共同發展的繁榮局面。

從2012年的不到57億件,到2016年的312.8億件,我國快遞業務量連續5年保持了平均50%以上的增速。2017年我國快遞行業進入後300億時代,並且從今年第二季度開始,我國已經常態化進入單日快遞億件時代。然而在業務量持續高速增長的背景下,快遞業還存在著不少治理短板。

當企業發展到一定的規模,就會到達所謂的“瓶頸期”,快遞業同樣也不例外。之所以能夠做到“便宜且快”,甚至快遞價格逐年下降,是建立在殘酷競爭的基礎上,而同質化競爭發展到一定程度就會帶來問題。(目前在競爭趨於平靜後,快遞已經開始漲價了)

如今傳統物流商業模式、基礎設施和設備等已難以支撐現代物流的高速發展,物流業正在進入以網絡技術、電子商務和共享經濟為代表的信息化新階段。在這個階段,整合專業人才資源就顯得尤為重要。

2、物流與快遞的邊界模糊

隨著社會的發展,物流與快遞的邊界越來越模糊,為了企業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物流企業會將業務拓展到快遞領域。當然,快遞企業也在爭搶物流企業的飯碗。很多快遞企業也將業務拓展到物流領域,比如普貨、快運等,現在這一趨勢更加明顯。

隨著快遞企業紛紛上市,目前快遞已是一片紅海的情況下,做市場則成為傳統快遞企業的重點任務,為了擺脫對電商小件的依賴,都開始加大對快運的佈局,提高B2B的能力。同時,拓展快運業務也是快遞企業走向綜合物流企業的必然之路。

3、以菜鳥 與 順豐為代表,看它們對未來物流的展望

菜鳥網絡總裁萬霖1月24日在全球合作伙伴大會上表示,菜鳥的目標是搭建一張全球最大的智慧物流網絡,這張網絡不是菜鳥自己的,是屬於全行業的,也是可以與其他網絡共生共贏的。

“過去大家覺得物流市場上的211已經很快了,現在新零售下產生了一大批即時物流,都是小時級,分鐘級的送達,已經換道超車了。”萬霖認為,由此可見,有些現在優秀的模式,未必就是未來的模式。從現在每天1億包裹到將來一天10億個包裹的過程中,還會有很多換道超車的機會。菜鳥將堅持重投入、敢投入,與行業共同成長。

前段時間,順豐控股CEO王衛央視新聞的採訪,當被問及為順豐為何是國內快遞運送速度最快的公司時,他的回答讓人有些意外。王衛表示,可能大家認為順豐快是因為其他人慢,但是他不認為順豐有多少快。之所以這麼說,在王衛看來,最主要的可能還是是交通工具的一些投入,所以做成了一種所謂的快,但他認為未來所謂的快可能定義要重新再去定義過,原來定義的快跟所未來定義的快可能不一樣。

對此,王衛還表示,未來的快首先是要滿足客戶體驗,再去快,他認為這個是加這個定義才行,而並不是以前所謂理解的無限度不斷 追求快,而沒有去體會我們客戶的體驗,我認為現在我們是完全要根據客戶的體驗而重新定義何為快。

王衛強調,順豐是快遞公司中最強快科技含量的,而快遞業真正所要面對競爭的,絕對不是同行的快遞公司或者是物流公司,未來要面對的絕對是科技含量很高的公司,而在這個裡面,你說互聯網的速度,科技的速度,今天跟傳統行業比,所有的傳統行業都比不上這種互聯網迭代的速度。


媒體訓練營


無疑,快遞行業未來幾年會形成一個行業帝國。

放眼望去,大街小巷忙著穿梭的忙碌身影每10個人中必定有一個快遞員。

隨便在網上一搜快遞公司,眼花繚亂,數不勝數。網上有一句玩笑話:“你要你在地球上,就沒有快遞送不到的地方”。快遞行業提供的跨區域物流服務發展到現在,無論你是住在偏遠的鄉村,還是在異國的獨市,日本神戶的牛肉、法國巴黎的香水、甚至是阿爾卑斯山上的空氣。只要你有錢,快遞就能給你送到。毫不誇張的說,快遞的出現使人類生命體驗比起以前至少延長了三倍。

快遞行業在社會發展歷史長河中的作用如此重要,未來幾年也勢必會更加蓬勃的發展,形成國有、民營和外資組合,規範的行業帝國。

眾所周知,民營快遞雖然數量多,營業額巨大,從業人員超過百萬。但是由於其自身的分散、運送範圍小、經濟基礎差和服務得不到位,將來勢必會被大公司收購或者是重組、淘汰。對於國外的快遞公司來說,他們通過收購各個國家國內公司,增加在在各個國家的市場份額,企圖多分到市場蛋糕。很可能成為各個國家快遞的行業巨頭。

我國的國營快遞也在尋找新的突破口,通過重組等形式來增加自身的競爭力。例如,中國郵政和中國郵政物流的聯合。

未來幾年,快遞行業會迅速發展,呈現一個百花齊放的行業景象,這也是快遞帝國形成的雛形。


鎂客網


經常發藥品,從新鄉到石家莊,以前用本省最大最快的物流公司一件貨15快,經常有一些小破損,有次找到了專線,5塊一件半天到貨,到貨後貨物如新。我們再來看一個事例:以河南的信陽到南陽兩個城市為例,兩個城市距離150公里,現在信陽發南陽絕大多數物流快遞都要通過鄭州中轉,最少得750公里,距離增加了5倍,耽誤時間,浪費人力物力,浪費汽車油費汙染環境,道路損毀嚴重,也增加了貨物破損幾率,其實信陽到南陽直達每天定時發幾班貨車貨源完全充足,但是現行模式下被分散到幾百家公司了。


我們再來看一個模式:發貨寄快遞信息輸入手機形成電子發貨單,接單人根據發貨單報價,發貨人根據報價查看接單人的資質評價以及是否有保證金將運費支付平臺到貨點確認鍵司機秒收運費。多家競價,您將得到專線,綜合物流甚至返空車的報價,當然專線和返空車更具優勢,這樣專線的貨物越來越多,貨物公交化運營得以實現。


目前的物流快遞公司模式會受到嚴重衝擊,可以預計幾年之內全國地級以上城市都會實現零中轉直達,所有快遞包裹,貨物將實現當日達或者次日達,物流費用也將成倍下降。這是最科學的一個物流解決模式,它能讓運費再下降三成,效率提升10倍,破損率大幅度降低。所以我認為未來的物流模式一定是快遞物流融合,零中轉公交化物流模式,現在的專線將發展壯大,當然專線一定得具有快遞公司的服務水準。目前很多專線連送貨上門上門接貨都做不到。


降運費找51快配


從當今的零售格局來看,快遞行業絕對是一個越來越火的存在,新型的零售概念已經出現一年多的時間,在這段時間裡,作為中國現實零售大佬級別存在的京東和阿里都在大力佈局新零售,爭取都打造出屬於自己的零售生態圈。

而這種無界的根本,其實就在於商品和消費者之間的無界,換句話說也就是物流的速度,為此京東一直以來大力扶植投入的京東物流開始獨立融資運營,並且推出了一系列的黑科技;阿里巴巴也整合了四通一達推出菜鳥物流聯盟,來為消費者去更好的服務。

可以說現在的快遞行業已經不再擁有像以前那麼單一的功能了,不再只是服務於消費者的網購,在日常生活當中,追求速度和方便的我們也越來越多的選擇去寄快遞這種方式,也能很明顯的感覺出來使用快遞服務的頻率在不斷提升。

而對於那些快遞公司呢,提升自己的服務質量才是重中之重吧,國內的物流公司競爭並沒有想象的那麼激烈。京東順豐,四通一達基本上就囊括了我們的生活,而從服務和物流速度上來說呢,四通一達貌似和前兩者還有一定的差距,這也是需要去努力提升的吧。

而且雖然未來快遞行業會特別火爆,但那也絕對不是人海戰術堆積起來的,對於物流公司來說,提升自己員工的服務態度和服務質量,才能真正俘獲消費者的心,立足於這個行業。


科技抱拳奧特曼


\n

{!-- PGC_VIDEO:{"thumb_fingerprint": 9727950876946517751, "vid": "v020049a0000bd3cpptahtmckcro0to0\

科技郎


隨著網絡概念的普及化,人們消費理念、消費方式轉變、下沉是顯然的,因此處於消費產業下游鏈條的快遞行業,明顯會跟隨著這一態勢持續增長。以現有數據來看,我過2012年至2017年,5年內快遞業增長將近50%,至2017年下半年,我國基本已達到每日快遞數量超過1億件,全年快遞早已邁入300億大關。未來幾年,從數據上來看,專業人士預測增速會有所減緩,而這一減緩仍舊是在保有增速的前提下。

而對於身處行業內的各企業來說,未來最大的變數應該也是與時代進程相關聯,也就是數字化、智能化的發展,誰能先佔領這一領域的先機,無疑更便於市場藍海的獲利。另外,就是市場整合的勢在必行,小公司資本量低,在大投入的機構改革和數字化投入上明顯有阻礙,因此很難與行業內的超級航母們較量,吞併、合併甚至三振出局很有可能是未來行業整合階段的主旋律。

還有值得注意的一點,如何成為行業領軍人物?順豐的成功,被人認可的關鍵,是服務。而這在市場整合的競爭中,很有可能是被放棄與忽略的,搶佔市場會被放在首位。但很有可能,最終的失敗也將會在這裡。


家族企業雜誌


更加智能化,體現在包裹按地域分配的準確性和高效率。

更加快速化,現在京東和順豐已經做的相當好了, 這在另一方面也促使著菜鳥系提高配速。

更加人性化,可能以後很少出現甚至不會出現摔快遞的視頻了,服務質量會越來越高。

地域更加廣闊。現在很多偏遠地區除了郵政有些快遞還覆蓋不到,隨著互聯網和網購的發展,這部分偏遠的城鄉結合部甚至農村都有購物的需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