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判週刊》:創新+用心,司法服務暖人心——濰坊濰城區法院司法服務升級側記

近年來,濰坊市濰城區人民法院始終牢記司法為民宗旨,以不斷滿足群眾司法需求為導向,把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放在關心群眾切身利益、為群眾解決實際問題上,多措並舉持續升級完善司法服務,走出了一條“司法服務群眾,群眾認同司法”的新路子。

一次辦好司法關懷暖民心

近年來,濰城法院以“服務群眾、服務基層” 為理念,堅持“ 讓人民群眾以最快的速度、最簡便的方式辦妥庭審外一切訴訟事宜”的原則,對原訴訟服務中心進行改擴建,設立立案、調解、綜合、自助、便民、信訪等服務區域,將過去分散的審判輔助性、事務性及部分訴訟和便民服務進行整合,儘可能前移到訴訟服務中心,提供一站式服務。

“ 現在的濰城法院,不僅硬件設施好了,各種服務也更加熱情周到。很多業務只來一次,甚至不用來法院就能辦理,既節約了成本,也拉近了法院和我們的距離。”作為從業十多年的“老律師”,王律師談起濰城法院訴訟服務中心近幾年的變化,臉上露出欣喜的笑容。

據瞭解,該院在加強訴訟服務中心硬件建設的同時,全面推進“一次辦好”改革,把讓當事人“少跑一次腿、少費一點心、少等一分鐘、少誤一次工”作為工作目標,打造實體與網絡、 現場與遠程相結合的立體化訴訟服務平臺,推進訴訟服務提檔升級,取得初步成效。 當事人通過訴訟服務大廳、訴訟服務網、“濰坊濰城法院”微信公眾號等渠道,均可輕鬆獲取該院發佈的 20種常用立案及司法服務清單。對需要補正提交材料的當事人、 律師,該院嚴格落實一次告知制度,確保窗口訴訟業務一站式辦理、一次辦好。

網上立案便捷高效受稱讚

隨著信息技術的蓬勃發展,濰城法院與時俱進,勇立潮頭,持續在便民利民上出實招、求實效。 去年6月以來,全面鋪開網上立案,通過移動網絡設施、微法院服務終端,實現從立案到執行的全流程在線流轉和訴訟服務移動辦理。

2月25日上午8點半,張某從公司請假來到濰城法院訴訟服務中心等待立案。一年前,他的好友李某某因為買房向他借了6 萬元,約定一年後還清。借款到期後,張某多次催促李某某還款,李某某都以各種藉口推脫。無奈之下,張某隻好到法院起訴。

“ 法官,10點我要見一個重要客戶,麻煩您快點幫我辦理。”看到神色匆忙的張某,立案法官連忙說道:“您的材料都沒有問題,如果您趕時間,可以關注我院微信公眾號,自助錄入案件信息。”在立案法官的指導下,張某關注了濰城法院公眾號。“進入微信公眾號選擇訴訟服務-網上立案,掃描二維碼識別山東微法院小程序後,錄入相關信息就可以了。後臺收到材料、法官完成審核、立案成功等各個節點,系統都會自動發送通知短信到您預留的手機號碼。”

下午3點,張某僅花了10分鐘就將案件信息錄入完畢。 半個小時後,他預留的手機號碼收到了法院發送的立案成功短信。

“ 網上立案在我院已經成為一種常態。去年以來,網上審批立案 3474件,真正實現了當事人立案‘零跑腿’。”該院立案庭庭長譚俊光介紹道,“下一步,我院將著力建設24小時法院、濰城微法院和掌上法院,打破時空限制,全天候、多方位滿足群眾訴訟服務需求。”

訴前調解春風化雨解糾紛

“阿姨,祝您元宵節快樂……”2月19日,14歲的婷婷用媽媽的手機給濰城法院家事審判庭王法官打來電話。婷婷並不是案件的當事人,怎麼會認識法官呢?

事情還得從一起糾紛說起。去年 10月,單某(男)與莊某(女)因孩子撫養問題訴至法院。原來, 2000 年單某與莊某在廣州打工時相戀並同居, 2003 年兩人按照農村習俗舉行婚禮,但未進行結婚登記, 2004 年底莊某生育一女孩。兩年後,單某與莊某因感情不和分手,女孩一直跟隨單某父母生活。 後來,莊某想要爭取孩子的撫養權,雙方爭議很大,鬧到了法院。

本以為,這可能會是一場“ 持久戰”。令人意外的是,單某和莊某在法官的主持下,只花了半天時間就達成了調解協議。他們沒有在莊嚴的法庭上針鋒相對,而是在溫馨的調解室裡,心平氣和地“商量”後達成了調解協議。

糾紛的快速化解得益於濰城法院的訴前調解程序。對一些婚姻家事、小額債務、相鄰關係等糾紛而言,權利義務關係相對明確,走正常的訴訟程序耗時耗力,還可能升級矛盾,加大案件處理難度。如果當事人願意通過訴前調解解決糾紛,最多隻需跑兩次法院,花費幾個小時,甚至幾十分鐘就能結案,不僅減輕了自身訴累,降低了訴訟成本,也給法院省去了大量的後續工作,促進了社會和諧。

《審判週刊》 2版 2019年3月29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