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豆竟然分公豆母豆,該如何挑選咖啡豆?

關注咖評(微信公眾號 vdailycom ) 發現美好咖啡館 開一家自己的小店

所謂的公豆是咖啡豆呈圓形。單一果實中會包含了一粒咖啡豆。

而母豆是咖啡豆呈半圓形。單一果實中會包含了兩粒咖啡豆。

咖啡豆是咖啡樹的果實,一般情況下,單一果實中會包含了兩片咖啡豆,這被稱為Type I(1號型態),然而受到前述因素影響,部分的果實在成熟時會變成只有單一豆子,這種圓形的單一咖啡豆被稱為peaberry,也就是Type II(2號型態)。相對於2號型態而言,有人俗稱1號型態為“母豆”,事實上,兩者只是咖啡豆生長型態的差異,並不是性別差異。

當然公豆與母豆在叫法上會對大眾有些誤導。並不是咖啡樹真正的分公母。

咖啡豆竟然分公豆母豆,該如何挑選咖啡豆?

那麼這兩種咖啡豆究竟有什麼不同呢?

公豆英文名稱Peaberry,中文叫圓豆,一棵咖啡樹中只有5%是公豆,其餘都是母豆。其實公豆是咖啡豆在生長期間發生的畸形,一般咖啡豆都有兩片豆瓣,公豆卻只有一片豆瓣,又有單豆之稱,一片豆瓣吸收的養分較多,咖啡豆色澤、形狀、顆粒都顯得比較大,煮起來咖啡清香不斷回甘,數量比較少,因此又有夢幻咖啡之稱。不過因為數量太少,平均一百顆咖啡豆裡也只有幾顆咖啡豆是公豆。一般種植的咖啡農並不會特別挑出來賣,而且這種差別如果你不到產地現場直擊或接觸,真的很難發現。當然也有個別商家會有公豆販售。但是俗話說物以稀為貴,當然咖啡就是以公豆為貴了。

咖啡豆竟然分公豆母豆,該如何挑選咖啡豆?

該如何挑選咖啡豆?

新鮮是王道

對於一杯咖啡來說,香味是感官上的第一感覺。同時,香味也是決定這杯咖啡優質程度的重要指標,而新鮮程度則是香味的重要保證。

通過標籤,我們首先要看咖啡豆的日期。其中,生產日期為半年內的都是較為優質的。接下來,還要查看包裝的完整度,是否還處於真空狀態。如果是具有惰性氣體的罐子,罐身是否密封好。

Tips:儘可能選擇購買新鮮的咖啡豆。當然,剛剛烘焙好的咖啡豆因含二氧化碳太多,也是不適合馬上進行沖泡的。最起碼也要放上2天到一週時間以上。

無論咖啡豆也好、咖啡粉也好,一旦打開包裝,它們就開始跟空氣發生關係了,它們的香氣會隨時間的流逝而揮散。為了保持咖啡的香味,一個具有良好密封性能的密封罐可以幫到你。開封后,將咖啡豆或咖啡粉用一個密封罐裝好。

切記:開封后,咖啡豆在1月內喝完,咖啡粉在2周左右喝完。

咖啡豆竟然分公豆母豆,該如何挑選咖啡豆?

產地很重要

咖啡豆是一種農產品,一個良好的產地對於咖啡來說是十分重要的。不同的產地,咖啡豆的風味略有不同,通過標籤上的產地,能夠幫助我們挑選到最對味的咖啡豆。

全世界咖啡產區主要在非洲、中南美洲和印度尼西亞三大產區;此外,北美、中國的雲南、越南也有出產。下面就列舉世界五大咖啡產地,看看對你們的挑選有沒有幫助:

咖啡豆竟然分公豆母豆,該如何挑選咖啡豆?

第五名

哥斯達黎加:山好水好咖啡好

哥斯達黎加咖啡豆

以阿拉比卡咖啡豆為主,

以水洗方式處理,風格明亮,

酸性溫和,甜度極佳。

第四名

危地馬拉:令人驚喜的新貴

危地馬拉的咖啡以其獨特風格,

在近些年躋身世界咖啡名產區之列。

在陰涼的火山地帶,

咖啡豆發展出複雜的香氣

層次和飽滿的口感,

讓人不禁聯想到這裡古老的瑪雅文化,

深邃悠遠而富有神秘感。

咖啡豆竟然分公豆母豆,該如何挑選咖啡豆?

第三名

哥倫比亞:探索多樣性的樂趣

哥倫比亞咖啡最大的特點

是它風格的多樣性,

總體來說,哥倫比亞咖啡風格清新,

果味馥郁。哥倫比亞的咖啡生產者

具備十分專業的烘培技術,

令咖啡豆的品質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

第二名

肯尼亞:此生難忘的咖啡體驗

高海拔的肯尼亞山區氣溫較低,

延長了咖啡豆的成熟期,

進而可以充分地積累果實複雜的香氣。

奔放的酸度,厚重芳香的水果味,

如黑加侖、葡萄柚等,

構成了肯尼亞咖啡粗獷成熟的特點。

肯尼亞注重咖啡品種的培植,

專業團隊研發現的SL28是

波本咖啡豆的直系分支,

是肯尼亞咖啡品質和風味的最優質代表。

第一名

埃塞俄比亞:咖啡的本初之味

埃塞俄比亞是著名的阿拉比卡

咖啡豆的誕生地,

人們至今一直保持著採收野生咖啡豆的傳統。

海拔超過1500米的咖啡園,

經過千年多的演變與適應,

形成了獨特的咖啡風土,

在自然野生環境下生長的

埃塞俄比亞咖啡被稱作“曠野的咖啡”,

保留著咖啡豆最原始、最自然的味道,

具有對風土最直接和充分的表達。

在埃塞俄比亞的9大咖啡產區中,

希達莫和耶加雪菲最為出眾。

耶加雪菲原屬希達莫的子產區,

由於風味特殊被獨立出來。

濃郁和複雜的果香令它幾乎

在一夜之間暴紅國際,

成為行家的追捧對象,價格不菲。

關注微信公眾號咖評 vdailycom

發現美好咖啡館 開一家自己的小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