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怨基金漲得少?是不是中了“錨定效應”的招

今年的A股經歷了猛漲後,近期在小幅調整中,有部分投資者看到自己的基金賬戶後表示:“

好不容易漲了20%沒有及時落袋為安,現在開始糾結要不要以14%的收益止損了。

覺得自己沒“賺到”反倒“虧了”?這是中了投資中的“錨定效應”的招。

何為“錨定效應”

人們對某人某事作出判斷時,易受第一印象支配,第一印象就像沉入海底的錨一樣,把人們的思想固定在某處。

舉個栗子

平常逛商場時,我們會發現這樣一個現象,最貴的商品大部分擺放在靠近門口或是最顯眼的地方,通常它們附近還會放一些打折的商品,最後打折商品會售賣一空,而這些商品往往是商家急於售賣的產品,這種商業行為在經濟學上叫做錨定效應。也就是大部分人對事物進行評價的時候都會下意識尋找一個參照物,這個參照物就是錨,參照物不同,效果也不同。

投資中,我們也會受到“錨定效應”的影響。投資者往往會將歷史淨值、歷史業績、自己投入成本作為“錨”

,再用後來獲得的淨值增長、業績等數據與之對比,結果有反差,影響投資心情。

如果基金之前漲得好(比如開篇說的漲了20%),後來市場震盪又跌回了一些(變成14%了),就會覺得自己“好像虧了”。

反過來,假設持有某隻基金虧損很大(-20%),那麼“跌幅20%”即為“錨”,投資者心理上會覺得,只要比這個“-20%”虧得少,我就賺了,回本的話更是大賺,但若後期市場上漲,贖回早了,又會後悔不已

這是所謂的熊市中,虧的少即為賺,牛市中,賺的少即為虧。

變化的“錨”(參照點),會造成我們在投資中造成的很多不理性行為,比如頻繁交易、一漲就跑……

如何避免投資中“錨定效應”的影響呢?

投資是考驗人性的事兒,滿倉的怕市場下跌,損失了;空倉的又怕漲得太快,跟不上。。。

選擇基金定投,無懼“錨”影響

1.如果市場震盪,定投可以攤低投資成本

海通證券荀玉根提過,牛市孕育期波動大,這個階段市場進二退一,回吐較大,整體偏震盪,為牛市全面爆發做準備(來源:《【海通策略】牛市孕育期波動大》)。

市場震盪,定投“低時多買”的特點,可以幫助積累便宜的份額,市場上漲後,定投回本往往更快。

比如2018年1月29日市場達到階段性高點3500點後,開始震盪,2月8日達到3200點直至2019年4月3日突破3200點,這期間我們經歷了大半年的震盪時期,今年春節後,市場情緒有所好轉,前期定投積累的便宜份額幫助我們迅速回本。

抱怨基金漲得少?是不是中了“錨定效應”的招

(來源:Wind,2018.2.8—2019.4.3)

抱怨基金漲得少?是不是中了“錨定效應”的招

(以上數據來源:Wind,定投複合年化收益率為16.72%。定投公式:定投收益率=收益/本金=(市值-本金)/本金。使用U8指數定投計算器計算,以上證綜指為模擬定投標的,定投方式為月定投,紅利再投資,每期定投金額為1000元,過往業績不代表未來表現。)

在震盪期間,定投、一次性投資都“難熬”,但是隻要熬過了“微笑曲線”的左半邊,在市場回暖後,相比一次性投資,定投往往能率先回本,收益飄紅。

2.如果市場上漲,定投不至於讓你踏空

經歷2018年“跌跌不休”後,很多人很難想象2019年市場會轉暖,採取的投資行為仍是空倉。而春節後市場上漲,懊悔——踏空。

但如果你是堅持定投的人,就不會踏空,無需任何參照點,每期固定時間、固定基金投資,不刻意判斷市場時點、買入的點位,無懼擇時,經歷了“微笑曲線”左半邊下跌的日子,在市場轉暖時,定投就能享受市場上漲的收益,壓根不會“錯失市場上漲機會”。

最後,小歐再“苦口婆心”提醒下:

定投需要的是耐心!與一次性投資相比,定投很難獲得超額收益,在平平淡淡的日子裡獲得穩健的收益,是定投的目標。想要追尋某一時間段的市場熱點,一次性投資可能更適合,但是市場熱點轉換較快時,用一次性投資去抓熱點,往往只能獲取短暫的收益,且普通投資者很難把握市場熱點如何轉換,考慮用定投方式,力求獲取市場平均收益,細水長流更顯智慧。

以上材料不作為任何法律文件。基金管理人不保證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證最低收益。投資人應認真閱讀相關的基金合同和招募說明書等法律文件。過往業績並不預示其未來表現。

定期定額投資是引導投資者進行長期投資、平均投資成本的一種簡單易行的投資方式。但是定期定額投資並不能規避基金投資所固有的風險,不能保證投資者獲取收益,也不是替代儲蓄的等效理財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