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小米員工總數14500人,總薪酬171億,雷軍五人高管拿110億,你怎麼看?

盛大spd


小米的平均工資

先說一點,雷軍等5個高管拿的薪酬並非是110億元,二是102.1億元,因此總薪酬171億元,我們扣除雷軍等五個高管的102億元,那麼其餘的14495個人的薪酬還剩下:171-102=69億元,則人均工資:69億元/14495=476026元,即人均差不多還有47.6萬元,這個金額決不能算低,即使是在北上廣深的這些一線城市,這個收入水平也再中等偏上的部分,所以說小米對員工並不算摳。

5個高管拿102億元

前5個高管之中,雷軍一人獨拿99億元,但是這個99億元並沒有兌現,它是小米上市前的股權獎勵,只是按照當時的估值測算出來的價值而已,其實這個並不個例,在雷布斯之前,劉強東也有這個獎勵。京東上市前,其董事會獎勵了劉強東4%的公司股權,只不過京東當時的估值低,4%的股權僅價值約6億美元(摺合約41億人民幣),而雷布斯2%已經達到了近99億元。

其餘四個高管,差不多分得3億元,摺合人均約7500萬元,過分嗎?看似很高,但是其實也不算過分,創業本身就不是均富,創業是有風險,高風險高收益,當創業成功之後給予自己一個高的獎勵並不為過。

一個企業的成功,風口很重要,但是創始人及團隊也不可忽略,淘寶不是第一個做B2C,但是為什麼卻是它成功了,馬雲和18羅漢功不可沒,小米也不是第一個做手機的,但是為何它能成功(領先魅族、金立、美圖等等其他手機品牌),雷軍及其團隊也功不可沒,所以其成功,本身就有權拿高薪酬。如果一個人創業不是先為了實現自我的財務自由,那麼他還創業幹嘛?

總結

我認為小米沒上市之前,其如何分配都沒有問題,至於說上市之後,其代表的就不僅僅是創始人和風投團隊了,它要對所有的股東,特別是廣大的散戶負責,這時候在繼續發放高額薪酬才是不合理的,此時的薪酬水平維持在同業的同等水平或者略高(低)一點才是合理的。


鯉行者


完全合理。雷軍承擔了企業的運營風險,拿多少都合理。小米今年賺了170億,要是虧了170億,也要自己掏腰包。在座的各位有哪位兄臺,願意承擔這樣的風險。如果說利潤是工人創造的,那虧本的分險是不是也是工人創造的。工人不承擔任何分險,按約定拿工資,不負責盈虧。這種運營機制有利於企業的發展。有人拿慈善說事,這完全是最無恥的道德綁架。慈善是社會的事情,不是企業的事情。企業合法交稅就是對社會最大的負責,完全盡到了社會責任。閏土的腦子還停留在改革開放前一起吃土的階段,寧可一起吃土,也看不了別人致富。經濟發展是可對標借鑑的,發達國家怎麼做,你可以借鑑學習。鄧小平同志改革開放,借鑑西方發達國家的發展模式,把私有制引入社會主義制度,促進了中國的迅速發展。中國不能再開倒車,不能再搞運動,支持合法收入,保護私有財產。對於別有用心的人要堅決打擊!


我是康斯坦丁


其實這個無可厚非,即便是放在所有大公司裡面也不算誇張。

雖然問題挺誇張的,但是掰開了看還是很容易搞清楚的。

首先,小米高管的薪酬中,雷軍的薪酬佔了絕大部分,這種情況,主要是小米上市的時候對雷軍的補償,為15億美元,再加上雷軍獲受小米旗下小米金融4207萬份購股權,認購價為3.8325元,涉約1.026億元。兩項達99.296億元。

實際上,這種做法也算普遍,當年京東上市,劉強東一次性獲得了36.7億元的股權激勵。

其次,除雷軍年薪達到百億級別,另有10位高管年薪在3000萬港元以上,1位在1000萬港元以上,其餘兩位在千萬港元以內。

第三,高管的薪資主要是以股權形式發放的,實際上並沒有佔用公司的實際支出。

第四,雷軍是小米的最核心的創始人,是小米最大的老闆,是小米的靈魂人物,在上市的時候獲得一種合理的回報並不足為奇,而且就這筆激勵金額,雷軍還承諾將用來做為慈善基金,回報社會,所以沒有什麼可以詬病的。

記得當年有個打工皇帝叫唐駿,年薪有一億元,按照小米核心團隊的能力和貢獻來看,如今獲得的薪資待遇並不誇張,另外和國際大公司比更是小巫見大巫。





互聯網觀察家


感謝您的閱讀!

網友給出了最為恰當的說法:雷軍還是小米創始人。

如果我們就算一個最簡單的數學題,雷軍五人拿走110億元,還剩61億元,14500人均分這61億人民幣,那麼每人均分為42萬元左右,這個價格可不算低。當然,實際上這種算法是不對的,可是我們也間接的說明,這種算法是很可笑的。包括,我們將110億和雷軍五個人聯繫起來,也很是可笑。

小米集團徐潔雲發文回應稱:雷軍拿高薪酬,實際上是上市前董事會給予的2%股權的獎勵,這是個業內慣例,關鍵是比例在同行業內看也不算高。

實際上,股權獎勵確實屬於慣例,京東上市事,董事會獎勵劉強東4%的股權,阿里巴巴上市前,馬雲拿到了阿里2%的股權激勵。同樣是獎勵,為什麼雷軍這麼受爭議呢?

我覺得有以下原因:

  • 很多人對於小米都有這樣的看法,小米從無到有,只用了9年不到的時間,這對於小米來說是成功的,對於有些人來說是眼紅的。所以,見不得小米的成功。
  • 雷軍在手機市場其實是傳奇,確實也是有爭議的,有些人認為雷軍只是營銷高手,小米是營銷公司,不屬於科技公司。所以,對於小米不認可。
  • 認為小米應該拿更多的錢用於研究,而不是用於股東。可是,小米在2016年到2018年的研發投入逐年提升,並且提升到了58億元,可見小米確實有了很大提升。
所以,我們無需糾結為什麼股份問題,這是小米公司得錢,哪有什麼值得我們指手畫腳呢。

LeoGo科技


小米的2018年財報一公佈大家就紛紛譁然了,可謂是一石激起千層浪。總薪酬170多億,其中武威高管就佔了110億,而雷軍一人就佔了近100億。再結合起之前小米雷軍和格力董明珠的10億賭約,大家議論紛紛,覺得雷軍這個佔比有點高。

我們先不管這一百多億是股票還是基金,就小米來說,雷軍就是小米的門臉,可以說雷軍是小米的靈魂人物,整個小米缺誰都可以,哪怕是二把手林斌也可以捨棄,但唯獨雷軍不行,雷軍才是小米真正的核心,是小米的支柱。


對於這種個人色彩鮮明的企業我們見得多了,馬雲對於阿里巴巴、李彥宏對於百度、劉強東對於京東、張一鳴對於頭條、王興對於美團,整個科技圈這樣的代表性企業數不勝數。作為小米公司最大的老闆和股東,小米是雷軍一手創立壯大的,到了豐收的季節自然該採摘果實。雷軍給予手下的員工和股東應有的那一份,那麼剩下多少都是自己的。可以毫不客氣多的講,雷軍代表的就是小米,假若小米沒有了雷軍,出現虧損都極有可能,就像羅永浩的錘子一樣,錘子倒閉了,損失最大的還是老羅。


小米作為一個企業自然是以盈利為目的,任何企業都不是慈善機構。雷軍最為小米的核心,為此付出的心血和投入,賺多少是自己的本事,也是自己該拿的。難道當老闆不是為了賺錢?別說是100億,就是1000億那也是人家辛苦掙的。與其在這裡討論人家拿多拿少,還不如踏實的考慮怎麼增加自己的收入。


任何行業二八定律都存在,五位高管的110億在普通群眾看來是一筆天文數字,但與同等級別的互聯網公司或者科技公司比起來真多的不高,要是瞭解到阿里巴巴對馬雲的薪酬你就會覺得這是小巫見大巫了。看看滴滴2018年的財報就可以發現,其收入比小米都還要高,在如此高的提成下,DD居然說虧損上百億,這樣一對比小米是不是顯得更良心了呢?

我是先森,一名走心的數碼控,自由而純粹的科技粉。歡迎各位朋友一起探討交流,共同進步。部分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先森數碼


其實上市公司的弊端我在去年就分析了,但是大家那時候都很興奮,唱興不唱衰,所以,大家都對此不以為然,現在結果出來了,大家又開始了各種悲觀:

小米=小米股份有限責任制公司

什麼是股份,那就是一個公司無論是分紅還是利潤結算,哪怕是公司賣了的資金劃分,都是依靠他,所以當小米上市以後,就註定了是一場大資本之間的金錢遊戲,這點相信經常炒股的朋友應該明白



公司的貧富不均過大容易散心

這點上,大家都明白,共苦容易,同甘難,因為人的本性貪婪,得到了就還想要更多,所以這也是為什麼小米公司看著風光,但是內部不一定團結,一個公司如果都在同床異夢的話,那麼外來的任何力量一挑撥,那都是毀滅性打擊


小米的未來是科研還是貿易?

小米公司在科研上的投入可以看出並不是很多,這也就使得了小米在未來科技水平上勢必存在隱患,畢竟買來的科技總不會是最尖端,而且如果主打性價比還沒有原創,那麼成本控制上就很難成功的!


ICE機智


撬起地球的不在於人的多少,

而在於杆槓的長度和支點的距離。

《阿基米德財富定律》

定律——無論社會怎麼發展,前進或者倒退。財富永遠註定都將集中在少數人身上。

你會否思考過以下的結論?

你是否會相信明天?相信社會的進步,人類的努力?

未來,人人都能夠得到幸福?

人人都能夠享有最大的自由與公正?

社會能最大限度的體現公平與規則?

一切都將那麼美好?

人類的歷史還是太短了。我們依然無法通過人類的足跡在文明的歷史上尋找到思想潮流及社會變遷的規律。同時我們也無法藉助科學的力量,象解決方程式那樣,找到人類未來的答案。

有些真相永遠都會被淹沒。

有些美好永遠都只是希望。

1、絕大多數的人只能佔據絕少部分的財產和權利。絕少部分的人卻佔據了絕大部分的財產和權利。

這看似一個毫不公平的現象恐怕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最大規律,同時也是人類社會核心的最大謎題。

為什麼這是一個看似不合情理卻最合乎規律的現象?

在阿基米德槓槓定律中。離支點越遠質量越小,反之越大。如果社會需要平衡,人口的數量就是距離。財富的比重就是質量。那麼少數人就意味著必然擁有巨大的財富。這才能和大多數的人擁有少部分的財富保持一個支點上的平衡。

所以,對於社會而言。在這個支點的兩端所適用的規則與規律並不相同。

2、如果運動是絕對的,那麼平均就無法長久。

因為任何一種運動,都是不均衡引發的。同理,如果人人能享有絕對的自由、平等與美好,那麼意味著人類社會的停滯與終結。

同時這是否也意味著,人類社會的巨大進步,是因為不同階層或者不同利益群體的力量對比而引發的。

對大多數群體而言需要考驗的是公平與規則。而對於極少數的群體,考驗的是權力與財富。

3、這是一個物理現象

政治是社會的核心,科學,文化,藝術,道德只是人類社會的外延。

社會是一個能量場,最初的個體是平均分佈於這個能量場中並未形成兩極分化。由於社會的運動需要慾望的驅駛,由於慾望的驅駛,金錢開始流動,金錢又驅駛了人員的流動,打破了原有的人員、財富、權利均衡體系並最終形成了兩極分化。

這非常象一個物理現象——一個高速運動的物體其原子核外的電子會進行運動並集中到一端從而形成運動物體的兩極勢差。

同時隨著物體運動的速度越來越快,勢差會越來越嚴重。這是否意味著,隨著社會的高速發展,兩級分化也將越來越嚴重。

自然與社會是如此的異曲同工,不可思議。

4、人類的支點

無論是道德、藝術、文化、金錢還是科學,一切都是人的外延。一切都是以人為支點的演變。

支點,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無形的。槓桿平衡原理及實質,是兩股力量對比的均衡。所以我們看到的藝術、道德、文明是沒有國界與時間界限的,但是政治一定有。前者是公共慾望,後者是自私的慾望並形成了力量的角逐。

強大的慾望撬動了人類社會的平均式財富分配。得到慾望的人站在支點的這一端,沒有得到慾望的人奔跑在支點的那一端,直至引發新的不平衡。

人口向人員密集處流動,財富向少數人流動。

5、人類總是無法自發性的開創新的道路。所有的變革與創新本質上都只是慾望的量變而不是質變。正如沒有人能捨棄自己的財富,也沒有人願意放棄自己的權利,更沒有人能革去自己的命。所以幾乎人類的所有開創性的革命,幾乎都是以鬥爭開始,以尋找新的平衡點為上升期 ,越過平衡點之後為下降期。

支點在哪裡?

找到支點就能最大限度的找到答案。



自然之子一一來去無意


請不要用“一大二公,大鍋飯”的思維看市場經濟。

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要搞改革開放?上個世紀,在偉大的理論指導下,中國人民跑步進入共產主義。結果是大鍋飯很短的時間就吃完了,剩下的就是餓的爬不起來人了。大鍋飯束縛了中國人的創造力,激活了好吃懶做,幹不幹都一樣的陋習。

今天我們也可以反問一下,沒有雷軍能有小米嗎?還有這麼多的員工嗎?

從法律層面上,我國的憲法明確規定了多種分配形式共存分配方式。

可以看出雷軍等拿走110億,合理合法,應該!

那些無能無為的心裡泛酸的,活該!


傳奇1750410


其實這個話題有點可笑,那麼我們說如果創業是為了讓全民共富的話,那何必去創業呢?創業要承擔極大的風險,不就是一場正規的賭博,也就是說承擔多大的風險,才能獲得多大的回報,這是必然的。



與此同時,我們發現其實在小米的早期員工中,也有很多人拿到股票或者是期權,目前在小米的整體員工中,有期權的人數也並不少,大概有七八千,而後來者,大概是9000多的員工,沒有任何股票和期權,我個人覺得這也符合市場規律。

雷軍在此之前曾經講過小米,創業時是比較艱辛的,要知道,因為雷軍是一個跨界創業者,也就是說手機當時對於雷軍和小米高管來說門檻還是比較高的,所以融資方面做得一直不是特別好,雷軍也是拿出了自己的積蓄,幾個億出來,投資小米,甚至可以這樣說,前期的小米恰恰就是靠幾位高管合力出資才成立起來的。



那麼到今時今日當小米已經壯大之後,創始人拿到更多的報酬其實無可厚非。中國有一句話叫做亂世出英雄,一個很大的原因是亂世有很多機會,但更大的原因其實是亂世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我們對比來看在小米剛剛勝利的時候其實經歷了困難,面臨的威脅是非常大的,高管們拿著自己的身家財富去賭博式的創業,到了今天,換回報酬,是一個水到渠成的事情。



對於其他沒有股票或者期權的員工來說,你在小米穩定期間加入了小米,就不會經歷當年所謂的勝負只在此舉的那種艱難時期,也就是說除非有特殊或者是巨大的貢獻,都已經很難獲得股票或者期權了。

但與此帶來的還是個人不必承擔小米動盪的一些風險,這其實是相輔相成的。更何況雷軍根本沒有出售股票變現,也就是說,這獎勵可能更多的是對雷軍在企業內的一個控制權的獎勵。


互聯網的放大鏡


老闆拿再多也無可厚非,合法收入,又不是偷盜。收益和風險並存,投資風險,收益風險,老闆這些錢投到銀行,每年有多少收益,勞心勞力,用知識和技術賺錢,有什麼眼紅的。

現在肯投入真金白銀,踏實做製造業,推進社會進步的企業太少了。我們需要這樣的科技型製造業公司和企業,否則我們如何和國外競爭?經濟上不去,只能受制於人。

企業的管理者如果收入和責任不成正比,必然會產生腐敗行為。責權要分明。

眼紅羨慕的人,送一句話。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