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赤峰肉鴨業迎來發展風口

近日,隨著江蘇桂柳牧業集團投資建設的年屠宰3600萬羽肉鴨及熟食品與羽絨製品深加工項目的穩步順利推進,3月26日,赤峰天合農牧有限公司22萬羽種鴨養殖基地項目開工儀式在赤峰市巴林右旗西拉沐淪蘇木舉行,這是繼江蘇桂柳牧業之後,國內畜牧龍頭企業在內蒙古赤峰投資肉鴨產業的又一大手筆,這對於當地打造肉鴨產業集群,推動肉鴨業發展壯大,促進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得益於良好的自然環境、氣候條件以及豐富的玉米飼料原料等因素,近年來內蒙古赤峰市肉鴨產業發展迅速,成為當地成長性良好、競爭力不斷提升的特色產業。

談到赤峰市肉鴨產業,最受關注的是內蒙古塞飛亞農業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所在地----寧城縣。近年來,內蒙古寧城縣大力發展肉鴨養殖產業,現已建成集肉鴨育種、祖代種鴨繁育、父母代種鴨擴繁、商品鴨養殖、飼料加工、屠宰加工、熟食製作、羽絨加工於一體的肉鴨產業化體系。目前,全縣肉鴨養殖場已達120座,年產肉鴨3000萬隻,實現產值11.3億元,帶動近2000個養殖戶、200個個體服務戶,帶動種植戶近6萬戶,直接或間接安排10多萬農民就業,年創綜合社會效益5.5億元。鴨產品銷往國內30多個大中城市,出口10多個國家,在國內外市場形成了具有極強競爭力的特色品牌。

據瞭解,由江蘇桂柳牧業集團投資建設的肉鴨產業化及深加工項目所在地為赤峰市敖漢旗,項目總投資10.42億元,主要包括鴨祖代養殖場、鴨父母代示範場、飼料廠、屠宰線、冷庫、汙水處理廠、小鴨孵化廠等。項目計劃分兩期建設:一期項目自2018年10月份公開建設,計劃完成投資4.22億元,現已建好10棟祖代種鴨舍,引進祖代種鴨30000羽;二期項目自2019年開工建設,計劃完成投資6.2億元。項目建設投產達產後,年可實現銷售收入15億元,利稅1.5億元,安排3000人就業,帶動養殖(基地)150個,發展肉鴨專業村25個,帶動農戶2500戶,農民養鴨總增收5億元,每戶增收20萬元,平均每個勞動力年增收6萬元,並帶動該旗運輸、餐飲服務、基礎設施建設等相關產業發展。

桂柳集團是國內最大的肉鴨種苗生產企業,在肉鴨養殖業具有重要的市場引領作用。赤峰天合農牧有限公司的母公司為濰坊天合飼料有限公司,通過多年的市場運作,在家禽飼料和養殖領域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內蒙古塞飛亞農業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肉鴨育種、曾祖代種鴨繁育、祖代種鴨繁育、父母代種鴨擴繁、鴨苗銷售、商品鴨養殖、商品鴨屠宰加工銷售、熟食加工銷售和飼料加工等業務的現代化肉鴨全產業鏈企業,截止2018年末,公司共推廣銷售草原鴨祖代種鴨500單元(其中對外合作225單元),共73500只,為市場提供73.5萬隻父母代種鴨和6800萬隻草原鴨商品代鴨苗。2019年塞飛亞的奮鬥目標是實現銷售收入目標13億元,爭取增長10%以上;確保實現利潤6000萬元,力爭8000萬元,最低增長10%以上。

隨著桂柳牧業和天合農牧肉鴨產業化項目的落地生根,以及內蒙古塞飛亞農業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在本地市場不斷深耕細作,肉鴨養殖龍頭企業的帶動引領作用將進一步顯現。這些企業通過技術指導、資金支持將有效帶動農牧戶集中發展肉鴨養殖業,為農村牧區富餘勞動力找到合適出路。在今後發展過程中,這些大企業將秉承生態環保、綠色發展理念,通過集團化生產經營銷售,可以實現肉鴨產業經濟生態雙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