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孩問題:她永遠會比我小六歲,難道我要一輩子讓著她嗎?

“爸爸,為什麼每次妹妹做錯了卻要我道歉?”

二孩問題:她永遠會比我小六歲,難道我要一輩子讓著她嗎?


“她怎麼欺負我,你都不會說她”

二孩問題:她永遠會比我小六歲,難道我要一輩子讓著她嗎?


“你能不能不要每次都相信自己所想的,試著相信我一次?”

二孩問題:她永遠會比我小六歲,難道我要一輩子讓著她嗎?


二孩問題:她永遠會比我小六歲,難道我要一輩子讓著她嗎?


二孩問題:她永遠會比我小六歲,難道我要一輩子讓著她嗎?


二孩問題:她永遠會比我小六歲,難道我要一輩子讓著她嗎?


“你要讓著妹妹,以大讓小,這個道理還用爸爸說嗎?”

“她小她不懂事,你也不懂事嗎?”

“還是剛才那句話,爸爸再重複一遍,你比她大六歲,就不能讓讓她嗎?”


以上是一段發生在二胎家庭裡的爭執對話


在二胎家庭裡,到底要不要讓大的讓著小的呢?



你有沒有經常聽到身邊二胎的父母常說“你是老大,弟弟妹妹還小,要讓著他們

。”

反正我是從小聽到大的,直到現在自己成家了,還是老聽別人說起。

我在家裡是長女,從小吃的,穿的,用的,玩的都讓妹妹先選,就算吵架,無論對錯,媽媽就說一句“你是姐姐,要讓著妹妹。”

好像在父母傳統觀念中,做哥哥姐姐的讓著弟弟妹妹是理所應當的事情,卻沒有人會尊重我們的意願,忽略了我們的感受。


二孩問題:她永遠會比我小六歲,難道我要一輩子讓著她嗎?


二孩問題:她永遠會比我小六歲,難道我要一輩子讓著她嗎?


(網友也有此體會)

做老大的總是忍讓,犧牲,父母眼裡的這些都是為了讓我們做大的學會寬容,謙讓,可實際上呢?

我曾聽到,一個哥哥掐了弟弟被批評後竟對弟弟說:

“我這麼慘,都是被你害的。

實際上我們做老大的根本是在壓抑自己,我們並不快樂,甚至心聲怨恨。

久而久之,我們不敢提需求,不自信,不敢為自己爭取,因為我們知道,到頭來爭取了也就換來一句“他們還小,讓著他們。”這樣的童年是不快樂的。

假如我有了二胎,我一定不會讓大寶經歷像我一樣的童年,我會顧及他的感受,不強迫他犧牲自己的利益去成全,他有屬於自己的選擇權。


二孩問題:她永遠會比我小六歲,難道我要一輩子讓著她嗎?



在《媽媽是超人》節目中,安吉和小魚兒這對兄弟也經常爭搶,打鬧。而媽媽胡可的一些做法就非常值得二胎家庭的父母們學習。

安吉畫畫的時候,小魚兒就拿了玩具走到一旁去玩。但安吉看到後立馬奪了過來,兄弟倆爭執不下。

二孩問題:她永遠會比我小六歲,難道我要一輩子讓著她嗎?


二孩問題:她永遠會比我小六歲,難道我要一輩子讓著她嗎?


二孩問題:她永遠會比我小六歲,難道我要一輩子讓著她嗎?


一般在這種情境下,媽媽總會說:“你是哥哥,怎麼能搶弟弟玩具”


二孩問題:她永遠會比我小六歲,難道我要一輩子讓著她嗎?

但是胡可不走尋常路,她只是問了一句,“東西是誰先拿到的?”

為了得到玩具,這時哥哥撒謊說是自己,但顯然擁有火眼金睛的媽媽發現哥哥說了謊,但她並沒生氣。


二孩問題:她永遠會比我小六歲,難道我要一輩子讓著她嗎?


二孩問題:她永遠會比我小六歲,難道我要一輩子讓著她嗎?


二孩問題:她永遠會比我小六歲,難道我要一輩子讓著她嗎?

而是用“我們現在都是誠實的孩子,誠實就可以得到一朵小紅花”來引導”的方式激勵孩子說實話。

二孩問題:她永遠會比我小六歲,難道我要一輩子讓著她嗎?

在哥哥誠實說出是弟弟後,胡可獎勵了哥哥一個“紅花吻”,並說道,“既然是弟弟先拿到的,就讓弟弟先玩5分鐘,然後你再玩,好嗎?”

顯然這樣的處理方式,讓安吉不僅主動承認了錯誤,還明白了媽媽並不是因為他是哥哥就要讓著弟弟的道理。

所以,如果以後家裡的寶貝再爭搶玩具的話,媽媽們千萬不要再說這些話:“你是哥哥,就讓著弟弟”或是“給哥哥玩,你太小了玩不好。”

這種謙讓,應該建立在自願的基礎上,而不是被迫。

孩子們都是有自尊心的,這種不分是非對錯的謙讓或者忍讓,不僅傷害了哥哥的利益,同時也會給弟弟養成嬌縱蠻橫的脾氣。

手心手背都是肉,做公正的裁判,讓孩子們感受到平等對待。


我們小時候,經常聽到父母給我們講述“孔融讓梨”的故事,告訴我們要學會謙讓。可是我們有沒有想過,我們是否被孔融讓梨給誤導了?


二孩問題:她永遠會比我小六歲,難道我要一輩子讓著她嗎?

孔融讓梨之所以傳千古是因為孔融是小的那個,他作為一個小孩子主動以小尊大,更是當時社會以長為尊所推崇的。

並且孔融讓梨的前提是,梨先遞到孔融的手裡。如果一開始這個梨,都沒有遞到孔融手裡,直接說你的梨大,直接給到別人,那孔融也不一定開心。


二孩問題:她永遠會比我小六歲,難道我要一輩子讓著她嗎?


也有家長說道“長幼有序”也是一種不可忽略的傳統文化。希望父母能醒悟好好正確教育引導。三歲看老七歲看小,引以為戒。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李玫瑾教授也分享過二胎育兒經驗:

二胎家庭兩個孩子發生爭執時,要把教育的重點放在大的身上,不要放在護小的孩子上面。

比如在吃上面爭執的時候,交給大的去選擇。告訴他們這是你們兩個的,你自己處理。如果他全吃了,沒關係,下次還是交給他。如此過程,他就知道,原來爸爸媽媽還是很在乎我的感受。
反而他會想著,既然我有了分配的權利,那我也不能虧待了弟弟妹妹們。


這樣不僅有助於孩子的成長,懂得分享,也能促進兩個孩子之間的感情,對他們處理自己未來的人際關係以及成長也是極為有利的。

請父母們放下“大的讓小的”這個偽觀念,讓孩子們自己建立自身的心理秩序,在相處中學會謙讓,在孩子沒受到原則性傷害的情況下,讓他們自己尋找關係的平衡點。

請記住,孩子們的事情讓孩子們自己解決,如果家裡兄弟姐們的矛盾都化解不了,以後在學校,在社會,同樣也不能很好的去解決其在交往中的矛盾。


畢竟,長大以後,成年人的世界,不會因為你年齡小,就會讓著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