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人真的偉大嗎?——有感於《月亮與六便士》

在讀到這本書以前,我常看到這樣一句話:“每個人都只看到腳下的六便士,只有他抬頭看到了月亮。”這讓我以為,該書描寫的是一個視金錢如糞土,一心追逐自己夢想的高潔之士。可當我真的讀完這本書時,我只感到憤怒,思特里克蘭德在我看來無恥至極。

這樣的人真的偉大嗎?——有感於《月亮與六便士》

思特里克蘭德在四十歲的年紀,放棄一切,只為了聽從內心的召喚,想要畫畫,便從頭學起,便甘願去過那落魄的日子,把餘生全部奉獻給自己的熱愛。

這麼看來,思特里克蘭德的確不是俗人,甚至可以說他就是一個忠於理想、不在乎物質、勇於改變的人,他的精神令人敬佩。可是,如果只是如此,我絕不會對這個人物有任何的不滿,相反,我也會對他讚賞有加。事實上,他的種種行為,足以抹去我對他追求理想的敬佩。

這樣的人真的偉大嗎?——有感於《月亮與六便士》

思特里克蘭德第一次讓我覺得不滿,是他拋妻棄子的行為。為了去追求他的夢想,他只用了一封信便離開了自己的妻子和一雙兒女,讓所有人一頭霧水。在信中,他沒有給出任何理由,只說不能再與妻子生活下去了,什麼也沒有留下。他的妻子沒有犯過任何錯誤,他的兒女尚未長大成人。

當“我”去質問他時,他卻覺得自己的妻子什麼也沒做,都是靠他養活,而孩子們呢,也已經過了很多年的安穩生活了,他不覺得自己對他們有什麼責任,也完全沒有愛和留戀。

這樣的人真的偉大嗎?——有感於《月亮與六便士》

他的妻子雖然沒有工作,但是家中瑣事難道不是她在料理嗎?兒女們,難道不是她在看顧嗎?即便仍覺不滿,難道不能與妻子有所商量嗎?對於孩子,難道就因為你讓他們過了一段時間的幸福生活就可以理所當然地拋棄他們嗎?

思特里克蘭德原本是一位證券經紀人,在他離開英國去巴黎畫畫時,也沒有和他的合作伙伴打招呼,給他的合作伙伴帶來了巨大損失,這種行為,是一個有道德的人做得出的嗎?

這樣的人真的偉大嗎?——有感於《月亮與六便士》

他在巴黎期間,理直氣壯地問他人借錢,因為他覺得別人不忍心看他餓死,如果自己都忍心拋妻棄子、欺騙合作伙伴,又憑什麼覺得別人會對他抱以同情呢?

戴爾克·施特略夫一直對他十分友善,可以說是在他初學畫時,唯一一個看出來他有天賦的人。在他落魄時,施特略夫救濟了他,在他快死了時,也是施特略夫救了他。然而,他是怎麼報答人家的呢?

施特略夫為了使病中的他得到更好的照顧,讓他住進自己家裡,他卻理直氣壯地霸佔別人的畫室,和人家的妻子在一起,然後又拋棄她,致使她自殺身亡。這件事中,施特略夫的妻子自然也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但是,思特里克蘭德無疑更加無恥。

這樣的人真的偉大嗎?——有感於《月亮與六便士》

後來思特里克蘭德去了一座小島,娶了第二任妻子,並生了兩個孩子。在他看來,這位妻子順從聽話,照顧他的日常起居,什麼也不多問,因此是可以忍受的。不管做什麼,他考慮的永遠只有他自己,當一件事對他有利時,他自是欣然接受。

拋棄妻子是沒有責任感、沒有擔當;不吭一聲、中途甩開合股人是不講義氣、沒有職業道德;心安理得地霸佔施特略夫的家和妻子是忘恩負義、道德敗壞;明知自己不會愛他人卻仍再次娶妻生子是自私自利。我著實想不通,這樣的一個人到底有什麼值得歌頌的。

這樣的人真的偉大嗎?——有感於《月亮與六便士》

故事中的敘事者雖然三番五次地批評思特里克蘭德,但終究難掩他對思特里克蘭德的景仰與敬佩。縱然思特里克蘭德是繪畫的天才,縱然他為了心中的夢想可以不顧一切,但是他的這種不顧一切,他的所作所為,無一不是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的。

追求精神世界難道就一定踩在別人的頭頂上前進嗎?對內心的尊崇難道就一定要以傷害別人為代價嗎?書中的布呂諾船長和阿伯拉罕醫生難道就不是拋卻便士看月亮的人嗎?可他們何嘗做出過像思特里克蘭德那樣的無恥行為呢?同樣是離開優越的物質生活,去遵循自己的內心,布呂諾船長和阿伯拉罕醫生卻從未傷害過任何人。

這樣的人真的偉大嗎?——有感於《月亮與六便士》

也許有人會說,天才藝術家就是這樣離經叛道的,可再天才的藝術家首先也是一個人,再天才的藝術家也沒有傷害別人的權力。無論如何,對於一個做出瞭如此多無恥之事的人,我實在無法抱以尊重。

淡泊名利、傾心夢想始終是值得人敬佩的,可如果是像思特里克蘭德一樣,把自己內心的自在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那就只配遭到唾棄。思特里克蘭德缺乏人性,無所顧忌,外在的一切他都不放在眼裡,只沉迷於自己的精神世界。他看不起世人,卻有時刻接受著世人的幫助與愛。

思特里克蘭德是幸福的,因為他始終按照自己的內心在活,在他困難時,又總能得到他人的幫助。但不論他所達到的藝術境界有多麼高超,他也絕對稱不上偉大。

在我看來,他只是一個混蛋,一個幸福的混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