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困紓難 中小企業再迎政策利好

摘要:直擊民企融資痛點,從完善融資政策、拓寬融資渠道,減輕融資負擔,分類監督考核等多個方面指導相關的部門和金融機構,為民企融資紓困提供便利,為中小企業破解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

本報記者 韓鵬栓報道

财经观察 | 解困纾难 中小企业再迎政策利好

中小企業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生力軍,是擴大就業、改善民生、促進創業創新的重要力量,在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據瞭解,融資難、融資貴一直是困擾我國中小企業發展的突出問題。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促進中小企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按照競爭中性原則,從放寬市場準入、利用資本市場直接融資、建立分類監管考核機制等方面給予中小企業支持。

完善融資政策 拓寬融資渠道

記者瞭解到,《指導意見》在充分肯定中小企業作用的同時,從七大方面給出促進中小企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

其中主要以財稅金融為重點,金融政策的著墨最多,而金融政策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只有一個,為中小企業破解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

具體看來,《指導意見》明確,完善中小企業融資政策。進一步落實普惠金融定向降準政策。加大再貼現對小微企業支持力度,重點支持小微企業500萬元及以下小額票據貼現。將支小再貸款政策適用範圍擴大到符合條件的中小銀行(含新型互聯網銀行)。將單戶授信1000萬元及以下的小微企業貸款納入中期借貸便利的合格擔保品範圍。

記者梳理發現,此前,我國已經出臺一系列利好中小企業的貨幣政策創新措施。

自2018年12月起,中國人民銀行創設定向中期借貸便利(TMLF),操作利率為3.15%。這是針對民企、小微企業的定向支持工具,面向的是對小微企業、民企具有較強支持力度的全國性銀行和大型城商行。

财经观察 | 解困纾难 中小企业再迎政策利好

在積極拓寬融資渠道方面。《指導意見》指出,進一步完善債券發行機制,實施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支持工具,採取出售信用風險緩釋憑證、提供信用增進服務等多種方式,支持經營正常、面臨暫時流動性緊張的民營企業合理債券融資需求。探索實施民營企業股權融資支持工具,鼓勵設立市場化運作的專項基金開展民營企業兼併收購或財務投資。

事實上,相關專家分析稱,信貸、債券、股權“三支箭”是支持民企融資紓困的重要抓手,在信貸支持政策和債券融資支持工具相繼落地後,市場也對股權融資支持工具這“第三支箭”何時推出抱有極大期待。

記者注意到,《指導意見》指出,大力發展高收益債券、私募債、雙創專項債務融資工具、創業投資基金類債券、創新創業企業專項債券等產品。研究促進中小企業依託應收賬款、供應鏈金融、特許經營權等進行融資。完善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風險分擔補償機制,發揮知識產權增信增貸作用。引導金融機構對小微企業發放中長期貸款,開發續貸產品。

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陳嘉寧對《中國產經新聞》記者分析指出:“在財務上,‘貸款、債券、股權’是企業的三種常見的融資方式。其中,民營企業缺乏可抵質押的資產,故‘信貸、債券、股權’成為民企融資紓困的重要抓手。”

此次的《指導意見》,直擊民企融資痛點,從完善融資政策、拓寬融資渠道,減輕融資負擔,分類監督考核等多個方面指導相關的部門和金融機構,為民企融資紓困提供便利,體現了中央對於推進民企發展,維持經濟穩定運行的重視。陳嘉寧補充道。

支持資本市場直接融資 減輕企業的融資負擔

《指導意見》指出,支持利用資本市場直接融資。加快中小企業首發上市進度,為主業突出、規範運作的中小企業上市提供便利。深化發行、交易、信息披露等改革,支持中小企業在新三板掛牌融資。推進創新創業公司債券試點,完善創新創業可轉債轉股機制。研究允許掛牌企業發行可轉換公司債。落實創業投資基金股份減持比例與投資期限的反向掛鉤制度,鼓勵支持早期創新創業。

鼓勵地方知識產權運營基金等專業化基金服務中小企業創新發展。對存在股票質押風險的企業,要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研究制定相關過渡性機制,根據企業具體情況採取防範化解風險措施。

财经观察 | 解困纾难 中小企业再迎政策利好

所謂直接融資,是指沒有金融中介機構介入的資金融通方式。直接融資對中小企業健康發展意義重大。

首先,可以為中小企業提供鉅額的資金支持。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付一夫向《中國產經新聞》記者分析指出:“由於中小企業自身經營中存在的高風險性,商業銀行等金融中介機構往往不願意將大量的資金貸給中小企業,由此導致以銀行信貸為主的間接融資難以滿足中小企業的發展需求。此時,大力發展股票融資、債券融資等直接融資方式,無疑是對中小企業融資渠道的較好補充,並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

其次,可以為中小企業提供長期穩定的發展資金。付一夫表示,通常情況下,直接融資所籌集的資金具有使用期限較長的特徵,能為中小企業提供長期穩定的發展資金。例如,企業債券的到期期限一般為3-5年,股票融資則因股東出資之後不能隨意撤資而時間更久。相比之下,在間接融資過程中,銀行等機構為了防範經營風險,對中小企業提供的貸款期限一般較短,這也會對企業發展造成制約。

此外,可以改善中小企業的治理結構,並提高其創新與管理能力。直接融資中的股票融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中小企業的股權結構,從而改善其治理結構。直接融資中的風險投資不僅可以為中小企業提供股權資本,還會為之帶來先進的管理經驗。而債券融資相對於銀行貸款來說,對企業具有更硬的約束力,因此也能更有效地激勵中小企業的經營。付一夫補充道。

減輕企業的融資負擔可為中小企業的健康發展注入新的動力,也為民營經濟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指導意見》強調,減輕企業融資負擔。鼓勵金融機構擴大出口信用保險保單融資和出口退稅賬戶質押融資,滿足進出口企業金融服務需求。加快發揮國家融資擔保基金作用,引導擔保機構逐步取消反擔保,降低擔保費率。清理規範中小企業融資時強制要求辦理的擔保、保險、評估、公證等事項,減少融資過程中的附加費用,降低融資成本;相關費用無法減免的,由地方財政根據實際制定鼓勵降低取費標準的獎補措施。

陳嘉寧分析指出,減輕企業融資負擔有助於企業提高融資效率,降低融資成本,促進資金高效率地流向實體經濟。

《指導意見》稱,建立分類監管考核機制。研究放寬小微企業貸款享受風險資本優惠權重的單戶額度限制,進一步釋放商業銀行投放小微企業貸款的經濟資本。修訂金融企業績效評價辦法,適當放寬考核指標要求,激勵金融機構加大對小微企業的信貸投入。

陳嘉寧表示,建立分類監管考核機制,能夠指導和規範金融機構為民營和小微企業提供服務,提升服務效率和質量。

總之,我國對中小企業的定向政策放鬆還在繼續,在相對嚴峻的經濟形勢下,這樣的利好政策或許能進一步激發企業的發展動力和創新活力,促進中小企業健康發展的同時保持市場穩定。

中國產經新聞

經濟成功人士的標誌讀物

新聞拼盤 品味中國

News Collection, Experience & Taste China.

訂閱:cien_offical

微博:@中國產經新聞

投稿[email protected]

講述,你在產經一線的故事

長按二維碼關注

點擊 “閱讀原文” 閱讀中國產經新聞數字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