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件!日本宣佈研製隱身五代機 XF91高性能發動機已超渦扇15
就在日本宣佈這個消息沒幾天,日本的發動機出事了。
日本F35發動機承包商因“造假”被日政府下令整改。
共同社9日報道,日本自己組裝F35的發動機承包商IHI(石川島播磨重工業)因飛機發動機維護與發動機零件製造等“造假”,被日本國土交通省下達了整改命令。就在9日,日本自己組裝的第一架F35墜毀。
圖 日本的發動機造假團隊又玩90度鞠躬道歉
而這之前
據日媒介紹,日本防衛裝備廳2018年11月13日表示,7月交付的F3戰鬥機用發動機XF91(試驗機)在地面運轉試驗中,推力達到了15噸。這一數字是目前飛機發動機開加力後可達到的最大推力。除此之外,2017年,XF91的渦輪入口溫度達到了1800攝氏度。這一數字也超過了日本現役各種戰鬥機的發動機可承受的最高溫度。
日本裝備研究所發動機系統研究室的技術官員枝廣美佳表示:“日本的航空發動機技術已經達到世界水平。”
報道指出,這一研究結果已在防衛裝備廳舉辦的“防衛技術研討會2018”中,通過宣傳畫以及口頭介紹等方式向外界進行了傳達。
XF91發動機試驗機達成了防衛省在2010年籌劃制定的、承載著未來戰鬥機研究開發夢想的“高性能輕型發動機”目標。
xf9-1完成了不加力110kn,加力150kn的預訂指標,並且計劃2020年完成高空臺試驗,而且是軸對稱矢量管。
未來更是定下了不加力130kn,加力200kn的指標。
日本剛剛說要研發XF-91渦扇發動機,國內軍事論壇就有人說,依照這個數據,日本的XF91超過中國的渦扇15了。
要知道,中國的渦扇15,不加力才110KN,加力推力180KN,紙面上還真不如XF91。
事實是真的嗎?
事實勝於雄辯,仔細分析出水才見兩腿泥
日本解禁集體自衛權後,日本的軍品也開始對外銷售,媒體一度傳出日本的軍品將佔領世界軍貿市場70%的份額的消息。日本軍品開始對外銷售不假,但是能佔領世界軍貿市場70%的份額就太聳人聽聞了,為什麼有人會有這樣的判斷,想來想去還是中國改革開放初期對日本產品進入中國的印象。
那時候我們接觸最多的基本都是日本貨,日本冰箱、日本洗衣機、日本錄音機錄像機、日本電子錶、日本照相機、日本空調、日本汽車(貨車、轎車),甚至日本蛤蟆鏡,當時的日本貨的確是我們老百姓從來沒有見到過的最好最精細的貨色。日本產品外表著色豔麗皮色細膩,功能先進,使用可靠,有一槽爛的美譽。什麼是一槽爛?簡單說就是在一定的時間內怎麼用都用不壞,但是期限一到基本就不能用了,這對當時的中國人這還是很坑人的,許多家庭將日本貨當成現在的固定資產看待,好不容易攢錢買了幾件日本貨,打算用一輩子,結果幾年後,待一槽爛現象出現,就要反覆的去修,哪裡像現在,一臺洗衣機用上七八年,還能用就扔了,結果後來在改革開放15年左右,中國的大街小巷都是修理日本貨的門店。
日本貨被冠以一槽爛的“美名”最好的例證就是二手車,在二手車市場上,德系車和歐系車甚至美系車,殘值估價都比日系車高一大塊。所以後來中國人買日貨,一般都是用幾年或者十年左右就扔,實話實說,頭幾年用日貨還是蠻爽的,但是最近十年中國的白色家電佔領國內甚至世界市場後,絕大多數人誰還必定選擇日貨?
不過,善良的中國人很少有人想到,這些美輪美奐的日貨絕大多數是山寨歐美的創意,裡裡外外是仿造品,而且由來已久。
我們再說軍品,日本二戰前仿製歐美軍品也是比比皆是不再一一列舉,二戰後日本仿製的戰鬥機都是活脫脫的美國貨色,F104J\JF15J都是仿製的,特別是發動機完全來自美國,日本所謂自研的F2就是F16的放大版,發動機也是美國的,性能比不上F16。現在自研的所謂四代機“心神”外形上就是一架F15的迷你版,而發動機更是不堪,推力只有5噸,初次亮相還在許多地方打上馬賽克,生怕人家說也是仿製的。
10年前盛傳澳大利亞要買日本的蒼龍級潛艇,這是澳大利亞有史以來最大的軍購案,耗資355億美元買12艘潛艇,單價幾乎是美國弗吉尼亞核潛艇的價格。日本上上下下歡欣鼓舞、揚眉吐氣,感覺真像打了一個翻身仗,誰知道澳大利亞最後還是選擇了法國的“短鰭梭魚”級潛艇,究其深層原因還是日本貨有問題,澳大利亞一點也不傻。
所以,國內傳的沸沸揚揚的日本武器出口一解禁就能佔領世界市場大的份額的傳說估計都是哈日族們的炒作。日本趕上了戰後一大段和平發展的機遇期,埋頭髮展山寨貨而且能把山寨的水平發揮到極致,但是一旦需要一個民族發揚自己的創新能力不斷提高競爭水平時,日本在巨系統方面的組織能力就大打折扣了,這反映到日本的方方面面。
另外,日本還是個不折不扣的山寨大國,從20世紀初到現在幾乎是山寨不止,在高科技領域基本沒有什麼創新。
日本經濟連續20多年衰退,總是有衰退的道理的,不認賬不行,怪誰都怪不著。別的不說,說說日本趕不上中國的幾項,隨便一想都想的出來,看看中日之間的差距,是不是差在巨系統的組織上。
一、載人航天。這個日本沒有吧?別說是因為沒錢,地主家現在也沒有餘糧,不行就是不行。如果載人航天還反映不了一個國家的工業和製造業的水平,那啥還能反映?洲際彈道導彈?日本一樣沒有。日本雖說能製造大型的固體火箭,但是中美俄三國都是過來人,大型固體火箭與固體洲際彈道導彈還有相當的距離,小型化是門檻。特別是推進劑,都說日本的精細化工強,為什麼世界上比衝最高的N15固體推進劑做不出來,這可不是什麼不計成本才能做出來的,日本早年發展航天其實誰都知道是個幌子,人家別的國家全是用成本相對低的液體推進劑火箭,日本一開始就選擇了固體火箭,日本暗藏的野心就是想做固體洲際彈道導彈,因為只有固體火箭可以小型化以適用軍用,日本念念不忘美國炸日本的兩顆原子彈,一門心思想做好了固體洲際彈道導彈再報當年的核爆之仇。日本早年的H2固體火箭屢戰屢北,到現在勉勉強強算是搞出來了,但是要想做成固體洲際彈道導彈,小型化這一關就始終過不去,計不計成本它都做不出來。
都說鬼子的產品可靠性強,做工精細,但是誰都知道,載人航天考驗的才是製造業的可靠性,不敢幹,因為還是怕不可靠。載人航天還考驗創新能力和巨系統的設計能力,這恰恰是日本的弱項,單純模仿美歐一些雞零狗碎的技術,那不算什麼?有種就搞載人航天?日本敢嗎?阿三常駐俄羅斯訓練阿三自己的宇航員有20多年了,花了大錢培訓,但是很難想象阿三的宇航員敢坐阿三的載人火箭上天,
二、大飛機和大發動機。
中國的大運已經出來了,大運和C919以及排上日程的C929。大運載重66噸,如果國產大發動機出來,70噸也沒有問題。日本現在說白了只能造P1這樣的中運,載重20噸不到。誰都知道,從中運到大運是個大臺階,印尼、巴西都能造中運,世界上能造大運的只有美中俄三家,歐洲作為一個整體,軍用的仍然是中運,A400M最大載重25噸,你非說它是大運,中國的運二十笑而不語。
日本的製造業要是好,為什麼不造大運呢?或者造大客?
再說大發動機,說大發動機先說什麼是大發動機?所謂的大發動機就是“大推”,大推的標準是推力要在12噸以上,這是個大門檻。日本的心神用的發動機推力才5噸,這距離大推還差的太遠。
大推我們說的太多了,簡單說,大推是後工業時代王冠上最大的一塊鑽石,是製造業的集大成。就製造業來說,沒有比大推更難的了,世界按國家論,也只有美俄中三家能造。大推的核心機運轉起來,裡面的組件要經受得住融化鋼鐵的溫度。
在美俄中的軍品展覽會上,大推核心機都是剖開給你看的,刺蝟一般的葉片讓你看的清清楚楚,要造出來可就難上加難了,三家各村有各村的高招,看是看不明白的。讓你看,你也是睜眼瞎。
航發這種高大上被限制的東西我們就不提了,讓我們談談地面上跑的發動機吧。按很多人的說法,日本車很牛,日本車用發動機也很牛,中國是沒法比的。可是有多少人知道,日本90坦克用的二衝程發動機和中國99坦克的四衝程發動機功率相近,體積也相近。要知道,二衝程的優勢就在於,相同大小的發動機,二衝程的理論功率大約是四衝程的1.8倍。請問,日本柴油發動機為什麼這麼爛?是被限制了嗎?
事實是日本除可數的幾項民用產品外,在科技上特別是軍事科技上全面落後於中國。
中國超過日本的科技有;
中國有核彈,核潛艇,日本沒有。
中國有飛船和太空站,日本沒有。
中國有隱身戰鬥機2型,日本沒有。
中國有遠中近程彈道導彈,日本沒有。
中國有巡航導彈,日本沒有。
中國有北斗導航技術,日本沒有。
中國有反衛星反導導彈和激光武器,日本沒有。
中國可自產三代機四代機也已試飛,日本三代機購自美國。四代機只是圖紙。
轟20洲際轟炸機,世界上只有美中兩家擁有,中國的轟20很快問世,日本哪裡有這樣的超級飛機?
中國的天河超級電腦超過日本。
中國的相控陣雷達是自主技術而日本是買美國的。
中國有防輻射機器人而日本卻只能向德美求援。
中國有重型泵車,而日本只能向中國三一重工求援。
中國有自主開發的無人機,而日本是外購美歐的。
中國能自產航空發動機(太行、峨眉),日本是買美國的。
中國有自研的武直10武裝直升機而日本是買美國的阿帕奇。
中國有自產加油機而日本是買美國的。
中國有深海油田鑽探技術而日本沒有。
中國有高產雜交水稻技術,日本沒有.
人工合成牛胰島素結晶、哥德巴赫猜想等中國超過日本。
中國在量子通訊、第三代移動通信、5G等超過日本。
進入世界五百強企業:
2011年度,中國大陸69家,香港一家,臺灣一家。日本68家。大中華超過日本!
發展速度;
中國的發展速度也遠快於日本,日本比中國早發展了上百年(1840——1949年),而中國只用不到六十年就超越了日本成為世界第二經濟強國!且近三十年裡,中國年均是9.8%而日本是1-2%,日本個別年份還是負增長。
專利申請量:2011年12月21日湯森路透週三發佈研究報告稱,2011年中國的專利申請量躍居世界第一,超過美國和日本。
2010年,中國第二大電信設備製造商中興通訊的國際專利申請量居世界第二,僅次於日本的松下公司。
美國芯片製造商高通公司(QCOM)排名第三,中國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排名第四。
科技人力資源:
中國科技人力資源總量已達到4200萬人,位居世界第一,研究開發人員總量190萬人年,居世界第二位。
日本和中國相當或超過中國的科技;
特種鋼材:中日都能自產用於潛艇及航母的特種鋼材。
航母:日本幾十年前就有過航母,更有操作經驗。中國已是最大造船國,所以也能自產航母但無使用經驗。
汽車發動機:日本是汽車強國,發動機品種多且先進,而中國汽車業剛起步,自主發動機只有六款產品且在技術上落後與日本。
民用相機:日本在民用數碼相機,卡拉OK等電子產業領先,中國剛起步只有聯想、華為、中興、愛國者等幾個廠家。
高溫超導、納米材料:兩國水平相當。
高鐵:日本曾領先,但中國已後來居上。
電腦及芯片:日本曾領先,但中國已追上來。如天河、銀河、曙光等超級電腦(使用國產CPU)和龍芯芯片。
國際製造業共識:最近20年日本的所謂工匠精神越來越不行了,說到底其實是體制問題。
日本這種30年只做一道工序的事情是和終身僱傭制掛鉤的
沒有終身僱傭制兜底,這種工作方式的風險非常高,屬於工作極端特異化的方式。
二戰期間美國發現轟炸日本的大型工廠企業效果不佳,最後發現日本的製造業都集中在許許多多的家庭作坊式的小企業中,特別是東京,這樣的小企業有幾萬家,隨後美國對東京進行了大規模的轟炸。主要原因是日本工業與德國完全不同,主要是由散佈在居民區的小作坊生產零部件和預製件,再送到大工廠進行組裝。之後美國進行了所謂的“李梅火攻”,使用凝固汽油彈攻擊日本的大城市,美軍轟炸過程中許多東京市民逃離出城。李梅派美機投下警告傳單,通知下一步轟炸的目標,使他們更加恐懼。僅東京就有上百萬人逃往農村,工廠工人的出勤率不到從前的一半。轟炸東京及其它城市使日本戰時經濟陷入癱瘓。
日本的所謂工匠精神其實就是小作坊精神,一個家族或者一個家庭只打造一種產品和零配件,確實有一種精益求精的精神在裡面。上個世紀70年代後,日本經濟發展的很快,大規模生產逐漸取代了小作坊,所謂的工匠精神也隨著年輕人大量出走大企業和大公司而蕩然無存。
現在日本的終身僱傭制快解體了,工匠精神這種現象會越來越少,因為終身僱傭制十多年前就開始崩潰了。
從福島核事故事件把日本政府與企業聯合造假遮羞布揭開起,日本工匠精神就已經名存實亡。
當代的日本企業為了追求利潤最大化,質量管理不但不斷下降,還開始造假。臭名昭著的神鋼造假案就是其中的代表。
“神鋼”是神戶鋼材在業內的簡稱,作為日本第三大鋼鐵公司,世界五百強的它被稱為“神鋼”並不意外。但是在10月8日,神鋼稱今年8月在公司內部調查時發現,集團下屬4家事務所篡改了質檢相關證明,2016年9月至今年8月,由於無法滿足客戶需求,神鋼偽造了強度和尺寸等數據。
這一“自首”事件讓鋼鐵業備受打擊,因為它的產品涉及汽車、飛機、新幹線甚至軍工等眾多領域。也就意味著,使用“神鋼”的汽車品牌(豐田、日產、馬自達、斯巴魯)也將受到重創。
不少人迷信日本的工匠精神,但是工匠精神與當代的高技術不能劃等號,就像武士刀不能與單晶渦輪葉片劃等號一樣,科技含量差之千里。
工作極端特異化的方式類似一種精神摧殘,與科技智慧和人類的科技創新根本是兩碼事。日本可以將工作極端特異化的方式做到極致,但是與現代科技的高投入高風險高回報無關。
所以,日本醞釀幾十年的F3隱身五代機至今仍然支離破碎,XF-91發動機超過中國的渦扇15也根本是在吹牛!
如今,中國的殲20配裝渦扇15發動機已經大批量生產,甩日本幾條街沒有任何問題。
閱讀更多 刀口談兵 的文章
關鍵字: 澳大利亞 F-35閃電II戰鬥攻擊機 核動力潛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