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岸邊,羊圈內,牧羊人發現烽火臺殘跡!這是秦長城最後遺蹟?

靖遠大廟:

遺落在黃河邊的秦長城


幾段殘破的長城,散落在山河之間。黃河在山腳下,緩緩流淌,山靜靜矗立,悄然無聲。而在這山河之間,就是橫亙萬里的長城了。

這長城,有砂石堆砌的,有夯築的。有人說,它們是明代的邊牆。而最新的考察又說,這長城就是秦長城。

雪嶺堆銀,千米高差,讓我們見識一首古詩的意境

“大廟”,這是個讀一遍就忘不掉的名字,也是一個給人無限誘惑的名字。既然地方以大廟而命名,那裡是不是有座很大很大的廟呢?不久前,有信息說,大廟一帶新發現秦長城遺蹟,填補了秦長城的研究空白。


黃河岸邊,羊圈內,牧羊人發現烽火臺殘跡!這是秦長城最後遺蹟?

大廟村內的城隍廟

 事實是否真如人們所言呢?一個週六的早上,我們開始尋訪秦長城之旅。然而,令我們沒有想到的是,一場突如其來的夏雨,差點改變我們的行程。早上七點多,雨絲就在天空中飛舞了。到八點,雨絲已經變成淅淅瀝瀝的中雨了。大廟那邊該不會也有雨吧?我們很是擔心。看看天氣預報,靖遠已經發布了沙塵暴藍色預警。那麼風一定很大了,只要沒有雨就行。出市區,沒走多遠,雨就漸漸地變小了。

這次探訪我們聯繫到靖遠的攝影家房振國。房振國長期在文化系統工作,研究地方文史,熟悉白銀地理。上午九點多鐘,我們在白銀市區同房振國會合後,風似乎小了許多,天空明亮了許多,對即將到來的大廟之行我們充滿了期待。

大廟村是靖遠縣興隆鄉一個行政村,大約處在靖遠西北部,既是黃河岸邊的一個村落,也是一個和寧夏相接壤的村落。距離縣城大約有110公里,距離蘭州則有300公里左右。這個村子不僅以盛產香水梨而聞名,更是以絲綢之路和黃河交匯的水旱碼頭而聞名。久遠的歷史,厚重的文化積澱,使得這個小村有不小的知名度。

離開白銀市區,沿高速公路,直奔距離白銀70多公里外的王家山出口。相對而言,這條路比較近,要比走靖遠縣城省不少時間。下高速後,上109國道,我們直奔北長灘鄉。從靖遠縣城到北長灘再到大廟的路,就是古老的絲綢之路的一個支線。上世紀八十年代,人們曾在這裡發現一個東羅馬銀盤,見證了絲綢之路曾經的興盛。


黃河岸邊,羊圈內,牧羊人發現烽火臺殘跡!這是秦長城最後遺蹟?

黃河在黑山峽內流淌



房振國說,我們要從109國道一個名叫杜寨柯村子中間,向左拐直插黃河邊。杜寨柯,這個名字很奇特。在北長灘一帶,很多的地名都帶著“寨柯”,比如有範寨柯、東李寨柯、劉寨柯、杜寨柯等等。這些地名為何如此奇怪呢?它們是怎麼來的呢?查了不少資料也沒有弄清楚。似乎這個詞,可以前後顛倒。戲劇中穆桂英佔山為王的山寨就名叫穆柯寨。而在隴西縣有個村子名叫柯寨鄉。從字面意思看,柯在漢字中是斧柄的意思,也是一種植物,還有草木的枝徑。寨自然就是山寨的意思。或許這些地方以前長著某種植物。這似乎不太靠譜。或許它是叢林裡有座山寨的意思,抑或許來自西夏語。

半個小時後,到了杜寨柯村,已是上午十點多了,可是村子很是冷清。從岔路口向左手拐,就是去大廟的路了。此時,我們注意到外面的植被髮生的變化,蘭州出發時雖然下著雨,但街邊的樹葉子已經深綠色了。可是,這裡的柳樹葉子還帶著淡綠色。顯然,氣溫要比蘭州低得多。

離開杜寨柯,走了沒多久,路邊起起伏伏的山丘,就逐漸變成了高大的山嶺。山路在漸漸地升高,拐了幾個彎,我們眼前一亮,“大雪山”出現在我們的視野中。只見群山連綿,無邊無際,從半山腰到山頭上被白雪所覆蓋。

房振國說,這就是靖遠的古八景之一“雪嶺堆銀”。靖遠境內有一座哈思山。哈思出自蒙古語,為美玉的意思,帶著很濃厚的遊牧民族色彩。哈思山主峰大峁槐山海拔3017米,由於海拔比較高,過去山頂上的積雪,終年不化。而且令人奇怪的是,哈思山積雪山下潔白,山頂的顏色稍暗一點,那是山頂的森林了。遠遠看上去,果真下面是雪白,上面是銀色,故而名為雪嶺堆銀。哈思山是靖遠黃河南岸的一座大山,也是一座防守的屏障。在明代,每到冬季,黃河結冰,遊牧民族的騎兵就會踏冰過河,突破黃河岸邊的長城防線,這裡就是守護靖遠縣城的屏障了。


黃河岸邊,羊圈內,牧羊人發現烽火臺殘跡!這是秦長城最後遺蹟?

哈思山頂的皚皚白雪,人稱雪嶺堆銀

繼續前行,找了一個視野稍微開闊的地方。下車準備拍照,誰知,剛一開車門,一股冷風就向我們襲來,幾乎讓人喘不過氣來。外面的氣溫,比車裡低了二十多度,儘管我們穿了厚衣服,但仍舊凍得瑟瑟發抖。

房振國說,這裡的海拔要比大廟的海拔高出1000多米,每年春天,大廟的梨花開了一個多月後,哈思山下腰站一帶的花才開。而大廟毛杏子,都指頭大了,哈思山下的杏花才開。

真有點“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的感覺。

  山河之間,長城如草蛇灰線,時斷時續

繞過哈思山後,就是腰站,也是絲綢古道一個重要的岔路口。絲綢古道過靖遠縣城後,分成幾支,分別通向黃河的北卜口、小口子等渡口。這些渡口實際上就是黃河在峽谷中的幾個缺口,水流平緩,既便於防守,也便於渡河。因而,自古他們就是黃河上重要的渡口。在腰站有個岔路口,向右拐,過腰站、興隆等地,我們直奔大廟而去。路基本就沿著河谷而行了。河谷名叫馬尾溝,是季節性的砂河,路邊也不時有點泉水流淌,點綴著寂靜的砂溝。

大廟就坐落在馬尾溝和黃河相交處,也在黃河中紅山峽和黑山峽的交匯處。半個小時後,在砂河中行走煩了的我們,忽然發現了一道黑色的山崖,而黃河就在山崖下緩緩流淌。這就到了大廟村。


黃河岸邊,羊圈內,牧羊人發現烽火臺殘跡!這是秦長城最後遺蹟?

大廟的老戲臺遠近聞名

大廟村毗連靖遠新民村、馬尾村、營坪村、腰站村,整個小村由幾個散落在黃河邊的社組成。這些小村落,如同珍珠一般,散落在黃河沿岸,又被一條彎彎曲曲的小路穿成一條精美的鏈子。馬尾河似乎將大廟分成兩部分,究竟該先去哪邊呢?我們有些吃不準。

“先去營盤村吧,”房振國說。營盤村,聽這個名字我們就知道有戲,顯然,這個名字和古代的征戰有關,應該是明代的軍營吧。車向左拐,剛衝出河谷,眼前的景色就令我們驚訝。大樹,一人無法合抱的大樹,它們是生長了千年的老梨樹。這些梨樹在小村中水泥路邊依次分佈,構成了一道絕美的風景。這真是一個令人心儀的小村。

村子裡見不到幾個人。年輕人早已外出打工,年老者下地幹活了。好不容易在一處小賣部,見了幾個村民。我們詢問有關邊牆的事。村民們很熱情地給我們介紹情況。

小路,沿著黃河而修建,名叫夾道。人們說,是在黃河和山之間的路,故而叫夾道。其實,我們發現這是一個誤解,它應該是長城和黃河,或者兩道長城之間的路。

車沿著夾道,慢慢前行。忽然,出現了一道不為人注意的土牆。停車,跑去一看果然就是長城。


黃河岸邊,羊圈內,牧羊人發現烽火臺殘跡!這是秦長城最後遺蹟?

大廟村內古老的梨樹

這段長城緊挨著路邊,高有三米多,長二十多米,一股蒼涼之氣撲面而來。房振國拿出隨身攜帶的捲尺,量了一下,夯土層厚七八釐米,城牆的土質比較細膩,不像秦漢長城那樣摻雜有雜質,也不像一些宋代城牆,夾雜有木料、瓷片。靖遠縣文化部門的調查和鄉親們傳承的說法,這就是邊牆。靖遠縣一些史志資料記載,大廟一帶有明代長城,而且有一個地方名叫邊牆彎。顯然,這就是明代的長城。

然而,在不久前新華社刊發的寧夏考古學者觀點,他們在寧夏和甘肅交界處的地方發現了秦代長城遺址。這個報道中說,靖遠縣大廟地區黃河洪漫地上的秦長城現存遺蹟有3段。這些長城遺蹟,分佈在大廟村村落、果園內。為何鄉親們認為是邊牆呢?除了這處長城外,大廟村的其他社,是否還有長城遺址呢?

順著夾道向前而行。這時,夾道更加狹窄了。水泥路也到了盡頭,極其狹窄的砂石路,僅僅能通過一輛小車。路是從山腰剷出來的。黃河就在我們腳下。在一處拐彎處,我們停下眺望黃河。果然,在這裡山崖大體呈現兩種顏色,越往上游走,山崖的顏色就越呈現出紅色。越往下游走,山崖則顯出黑色。上游是紅山峽,下游則是黑山峽。

黃土砂礫,層層相疊,堆砌出烽火臺,它是秦長城嗎

走過長長的夾道,我們來到營坪村。此刻,天雖然已近中午,但村子裡卻鮮見人來往。這個安靜的小村真有點“世外桃源”的樣子。在村子最外面的一戶人家,這戶人家的房屋所在地的地勢很有特色。這是一處山口邊的坪臺地,門口不遠就是一個狀如喇叭口的河谷,很有易守難攻的意味。


黃河岸邊,羊圈內,牧羊人發現烽火臺殘跡!這是秦長城最後遺蹟?

長城殘跡,人們認為這就是秦長城

我們敲開大門,說是來尋找長城的。主人家姓王,我們向她打聽哪裡有長城。主人說,你們是說邊牆啊。我家後面就有。聽了這話我們算是鬆了口氣,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啊。跟著主人,繞到她家院子邊上,她指著一處高出地面三四米的土堆說,這就是邊牆了。這處邊牆殘跡大體分為兩部分,一部分呈長方形,一部分呈四方,整體上看似乎是長城一個烽火臺。

主人在長城的南端紮了一個籬笆門,推門進去,繞到面向黃河的一面,正面看上去更加明顯一點,殘餘城牆損毀比較嚴重,下面被人們挖開了一個引水洞,能看出一層黃土,一層砂礫的夯土層。和我們在營盤村中看到的長城殘跡又不一樣。這段長城殘跡非常堅固,比當地普通的土層堅硬許多。

這段長城似乎更接近一點秦長城遺蹟。那麼,它們真的是秦長城嗎?

關於秦長城的起源和走向,以及殘存遺址,向來是一個撲朔迷離的話題。毫無疑問,甘肅是秦長城的起點,但關於甘肅境內的秦長城人們也是眾說紛紜,有人說在臨洮洮河邊上,也有人說在岷縣境內。更為撲朔迷離的是,許多人將戰國秦長城和秦始皇下令修建的秦長城混為一談。這就更加增加了秦長城的研究難度。


黃河岸邊,羊圈內,牧羊人發現烽火臺殘跡!這是秦長城最後遺蹟?

羊圈後面就是殘存的烽火臺



甘肅境內的戰國秦長城始於秦昭王時期,為防範西北遊牧民族的襲擾而修建,它西起甘肅臨洮、渭源、通渭、隴西、靜寧,過寧夏後,又經過了鎮原、環縣、華池等,共計8個縣,長度達800公里。在秦昭王修築長城後50年後,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為抵抗北方的匈奴,下令將秦、趙、燕三國的長城連接起來,這就形成長度達5000多公里的“萬里長城”。這就是秦長城。

秦長城因河為塞,以黃河為天塹,為依託,在遊牧民族容易進犯的地方,修建城堡,挖建壕溝,構建了一道完整的防禦線。當時,蒙恬因河為塞,設立44個縣。《史記》中只提到了榆中縣。但有專家認為,考察甘肅黃河沿岸的幾個古縣城,似乎能看到它們和秦長城之間的關聯。比如漢河關縣(今積石山大河家康吊村)、金城郡治允吾(今永靖鹽鍋峽黃河畔)、祖厲(靖遠河靖坪附近)、顫陰(平川陡城)。此外,還有媼圍縣。這些古縣很大程度就是秦漢古縣。

這個長城遺蹟是否就是秦長城呢?

撲朔迷離,秦長城或許被明長城所覆蓋

大廟古稱孛羅口,又叫大廟堡,所處位置正是黃河上古渡口,古老的絲綢之路從長安出發,過涇川、平涼、固原,進入靖遠境內,幾個支線分別走向黃河幾個峽谷的交界處。這裡水勢平緩,適合渡河。這裡也是明軍防守的重要隘口,因而在黃河邊上修建了一段長城。保存在大廟的長城遺址,有記載明確說,它們就是明長城遺址。


黃河岸邊,羊圈內,牧羊人發現烽火臺殘跡!這是秦長城最後遺蹟?

黃河岸邊的明長城

甘肅境內的明代長城,西起嘉峪關,一路東行,在武威附近形成兩條防線,主線從涼州衛、古浪所、土門、西景、大靖、裴家營、景泰紅水、永泰城、索橋渡過黃河,進入寧夏境內。另一條複線則從武威黃羊鎮、穿古浪峽、烏鞘嶺、永登、安寧、金城關,而在蘭州黃河南岸也有一段長城,從西固新城沿黃河南岸一直延續到蘭州城。最後匯合成一條,順黃河而下到靖遠、固原,止於寧夏下馬關。

大廟一帶的長城殘跡,應該就是明代長城殘跡吧?可是,為何會有兩種不同修建方式的長城呢?

既然到了大廟,我們先去參觀下大廟村。原路返回,到馬尾溝,溝的對面就是大廟村了。整個村落被綠樹所包圍。從外面看起來,村子不大,應該沒有什麼值得令人驚奇的地方。

進了藍色牌坊後,我們就發現村裡與眾不同,街道雖有些窄,但卻保留了一些老民居。有沿街店鋪,也有老院子。自然,最引人矚目的戲臺是我們必須去的。在村民的指引下,我們找到了戲臺。這是一組有些令人驚異的建築,我們找到了大門,卻被一堵牆堵住了去路,向左手拐,才繞到了戲臺的正面。戲臺正對著隍廟大殿,這也符合先娛神,再娛人的做法。沒趕上廟會,大院內寂寂無人。


黃河岸邊,羊圈內,牧羊人發現烽火臺殘跡!這是秦長城最後遺蹟?

為數不多清代店鋪

走在大廟村內,我們發現了一些奇怪現象,有些地方的街道並不是正正規規的直來直去,而是呈現三岔狀。為何街道會成三岔狀呢?這似乎和城堡的性質有關,街道呈現三岔狀,往往是出於防守的需要,目的是迷惑敵人的視線。自然,這是為城堡被攻破,打巷戰所做的準備。由此可見,大廟堡位置之重要。相對而言,通往大廟的路雖然遠一點,但比較平坦,對於運輸量巨大的民間商隊,這裡正好渡河。而且這裡也是明代通往長城沿線運送軍糧的重要通道。民國時期,水上運輸非常興盛,從蘭州來的筏子客多在這裡歇腳過夜。這裡人文非常鼎盛,是靖遠有名的文化鄉。光緒八年,當地人魏武烈在大廟白衣寺創辦文峰書院,後改為“靖北高等小學堂”,為靖遠鄉村自辦的第一所學堂, 于右任曾為他題寫“耕讀傳家”匾額。

從大廟村出來,我們準備上渡口過河返回。可一個問題始終沒有解決,這裡的幾處長城遺蹟,是否就是秦長城呢?

這要從蘭州境內秦長城說起,因為這是一條線。關於蘭州境內的秦長城,人們認為被明長城所覆蓋,因而在今天蘭州的黃河南岸已經看不到秦長城遺蹟了。唐代杜佑的《通典》裡,曾有這樣的記載:“五泉縣有古苑川及古長城”。這說明在蘭州城到苑川一線是有古長城存在的。顯然,就是秦長城了。《皋蘭縣誌》也說,蘭州的長城為“秦蒙恬所築,(明)萬曆元年補修”。《重修皋蘭縣誌》說得更具體:“長城在黃河南岸。秦蒙恬築,明萬曆元年補修。二丈餘,土色堅韌。西自新城起,沿河而東至靖遠縣大浪溝,約計二百餘里。”


黃河岸邊,羊圈內,牧羊人發現烽火臺殘跡!這是秦長城最後遺蹟?

黑山峽內的古渡口


從這些記載來看,這裡的明長城也應該是在秦長城的基礎上修補的,因而,我們已經找不到秦長城的痕跡了。或許,營坪村的那座烽火臺,就是當年秦人所留,故而顯得和其城牆不一樣。

站在長城邊眺望黃河,河面上渡船來來往往,山間梨樹鬱鬱蔥蔥,這個安靜的小村,隱藏著多少的秘密,期待人們破解呢?


黃河岸邊,羊圈內,牧羊人發現烽火臺殘跡!這是秦長城最後遺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