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扶貧要成為精準扶貧的重要抓手

李仲福

消費扶貧是社會各界通過消費來自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的產品與服務,幫助貧困人口增收脫貧的一種扶貧方式,是社會力量參與脫貧攻堅的重要途徑。消費扶貧是深化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又一次創新實踐,是構建貧困群眾脫貧長效機制的重要方式。

消費與扶貧怎麼會聯繫在一起呢?其實,馬克思早在《資本論》中寫道:“沒有生產,就沒有消費;但是沒有了消費,也就沒有生產。”沒有生產就沒有就業,沒有就業就沒有收入,沒有收入就導致貧困。因此,馬克思關於生產與消費關係的論述是我們開展消費扶貧的理論基礎。我在扶貧工作一線,走村入戶調研時發現,貧困的根本原因是沒有就業。解決就業問題有兩個方面,一是勞務輸出,二是就近就業。

從寧夏固原市的情況來看,由於民族習慣、生活習俗,大多數人不願到東部就業。因此,在“家門口”發展生產就顯得十分重要。2018年12月30日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深入開展消費扶貧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指導意見》明確要求,將消費扶貧工作開展情況作為考核中央單位定點扶貧、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工作的重要內容,納入年度脫貧攻堅工作計劃。因此,我們在加強閩寧協作、開展消費扶貧過程中要注意幾個問題。

一是贏在多方受益。對貧困地區而言,由於自身市場開拓能力、銷售渠道和信息優勢不足,使得不少原生態產品銷售受限。通過消費扶貧,實現“西貨東賣”,打通了東部廣闊的市場,在貧困戶和消費者之間建起了便捷的交易渠道,解決了貧困戶會種不會銷的問題,讓貧困戶有穩定的收入來源,激發其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可以說,消費扶貧是一種“造血式”扶貧。隨著消費扶貧的不斷推進,消費者會更多地選擇貧困地區的農產品,巨大的市場需求將會有力推動貧困地區農業產業升級和農產品質量提升。消費扶貧是一個全產業鏈行為,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對扶貧事業而言,消費扶貧是一種持久穩定的可持續扶貧方式。脫貧攻堅既是攻堅戰也是持久戰,不僅要如期脫貧,更要防止返貧,讓貧困戶走上穩定的脫貧增收致富道路。消費扶貧則探索出了一條持續幫扶的路子,是對傳統幫扶方式的有力提升。

二是重在社會參與。消費扶貧是社會行為,是一種人人皆願為、人人皆可為、人人皆能為的創新扶貧模式。我們應樹立購買貧困地區農特產品就是助力扶貧的良好意識,大力實施消費扶貧,促進貧困人口穩定脫貧和貧困地區產業持續發展。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深入開展消費扶貧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指導意見》明確指出,各級機關和國有企事業單位等要帶頭參與消費扶貧。因此,各級機關可把貧困地區的農特產品納入工會幹部職工在節日期間選購、發放的福利產品。領導幹部要帶頭“以購代捐”,動員廣大黨員幹部參與到消費扶貧中,購買貧困地區的農特產品,推動解決產品銷售難題。

三是貴在精準扶貧。消費扶貧是深化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又一次創新實踐,是構建貧困群眾脫貧長效機制的重要方式。我們在開展閩寧對口扶貧協作過程中,積極探索開展消費扶貧。從馬尾區與原州區在福州搭建的寧夏六盤山特產館開展消費扶貧的實踐來看,他們銷售的農特產品全部為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生產的產品。在今後開展消費扶貧工作中,我們必須堅持這一條,讓消費成為精準扶貧的重要抓手。積極引導貧困戶發展特色產業,千方百計提高貧困戶的產業覆蓋率,根據市場和愛心人士的需求,組織貧困戶大力發展經濟效益高、市場前景好、受消費者歡迎的農特產品,爭取每個貧困戶都有自己的特色產品。

作者單位:福州市馬尾區委政法委

掛職單位:寧夏固原市原州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