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安:檢察建議促7000棵桂花樹定居採石場

红安:检察建议促7000棵桂花树定居采石场

红安:检察建议促7000棵桂花树定居采石场
红安:检察建议促7000棵桂花树定居采石场

本網訊(通訊員 鍾俊 程瑤)“檢察官,你看,這是去年你們發出檢察建議後我們新栽的7000棵四季桂花樹,今年春天基本上都翻新芽了,看來不久後我們採石場就能聞到桂花香了。多虧你們的檢察建議,讓我深刻的認識到,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一樣重要……”漢紅石材廠的負責人對湖北省紅安縣檢察院負責從事公益訴訟的檢察官鍾俊說。4月10日,為了對漢紅石材原址補植復綠的情況進行回訪,鍾俊一行再次來到了位於紅安縣華河鎮的漢紅石材廠。

去年6月,一條湖北漢紅石材廠破壞生態毀山取石的網帖引起了相關部門的注意,帖子中稱,因漢紅石材的採石,致周邊村民房屋開裂、空氣粉塵汙染等問題。事關生態大事,且可能激發矛盾,結合省檢察院正在開展的“長江流域生態保護公益訴訟專項行動”,紅安縣檢察院立即介入調查。經查,漢紅石材在採石過程中沒有辦理林地許可手續,非法佔用林地,毀林採石,且未嚴格執行環境保護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的環境保護“三同時”制度,為建設相應環保設施即進行生產。而該縣林業局對於漢紅石材非法佔用林地的行為未進行行政處罰,該縣環保局在履職中僅僅責令漢紅石材改正違法行為,未採取其他行政處罰措施。鑑於此,紅安縣檢察院依法對縣林業局和環保局同時提出檢察建議,督促兩部門採取有效措施,修復被破壞的生態環境。

檢察建議發出後,縣林業局和環保局均高度重視,林業局督促漢紅石材補植復綠,恢復被破壞的生態環境,環保局則督促漢紅石材採取封閉運輸石料的管道、新建封閉式石料堆場、對運輸石料貨車加裝密封設施、霧泡降塵等措施降低粉塵,減輕空氣汙染,雙管齊下,取得了明顯成效。

正是春季植樹時,檢察官們在漢紅石材採石場看到,除了遠處依舊繁忙的機器,最顯眼的當屬那群活躍在採石場的種樹工人。紅葉石蘭、桂花樹、垂柳等樹苗散落在採石場的四周,五六個工人相互協作,挖坑的挖坑,填土的填土,這一切都時為了搶佔大好春光,讓小樹苗安心落戶採石場。據統計,自去年6月起,漢紅石材已栽種四季桂7000餘棵,紅葉石蘭50餘棵,恢復被破壞的山地植被60餘畝,所栽種樹苗均已存活,與之前網帖中暴露的景象相比已有較大改觀。

4月8日,習總書記在首都義務植樹活動中強調,要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推動國土綠化高質量發展。而檢察機關在辦理生態環境方面案件的同時重視對生態環境的修復,正是自覺踐行習總書記的指示。近年來,紅安縣檢察院在辦理與生態環境相關案件時,既督促犯罪嫌疑人及時繳納補植復綠基金,又身體力行的選擇宜林地進行異地補植復綠,因地制宜深入推進國土綠化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體現了積極的檢察擔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