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方過年的傳統習俗,你知道多少?來看看你是不是正宗的當地人

福建閩南農村,過年的習俗有著自己的特色,挨家挨戶要把薯藤柴枝堆成垛,然後在大門外尋一塊空地點燃,等到充分燃燒產生大量煙霧。家中的漢子們根據輩分依次跳過火堆,口中還必須說著吉祥話 ,這就叫“過火群”。它意味著燒燬往年的晦氣不利,消災轉運後以更好的狀態迎接新的一年。

南北方過年的傳統習俗,你知道多少?來看看你是不是正宗的當地人

清掃家中垃圾要用新的掃帚,結束後掃帚和簸箕必須擺放在一起,垃圾捆好後堆放門外,寓意以後艱苦奮鬥,勤勞致富。

看到“過火群”還有火苗沒熄滅,扔個紅薯進去烤烤,說明資源再次利用,來年更興旺。

全家人整整齊齊坐在暖爐前一起打牌、聊天、嗑瓜子、看電視,直到凌晨才散開離去,叫做“圍爐守歲”。作為長輩給晚輩小紅包,叫“分圓”象徵著好運滾滾來。

南北方過年的傳統習俗,你知道多少?來看看你是不是正宗的當地人

江蘇各地,都一些獨特之處。蘇州人喜歡提前準備過大年,小年夜前夕“過節”,就是祭祀先祖和去世的家人。除夕當天打掃衛生謂之“除塵”,下午貼春聯和年畫,晚上團聚在一起吃年夜飯。

除夕夜的團圓飯,依照習俗是不可以喝粥,因為稀粥代表貧窮。米飯裡還要放荸薺,吃到用勺子挖出來,叫做“挖元寶”。泡茶時放2個青橄欖,它外形酷似元寶,就被稱為“元寶茶”,也是恭喜發財之意。

南北方過年的傳統習俗,你知道多少?來看看你是不是正宗的當地人

北京,除夕拜訪親友,謂之“辭歲”,大門外行走過的地方撒上芝麻桔,這叫“踩歲”。春節期間的廟會也是熱鬧非凡,城內和郊區公700多座廟宇向遊人開放。

南北方過年的傳統習俗,你知道多少?來看看你是不是正宗的當地人

廣東潮汕,農曆臘月二十四是“灶公”上天述職之日,挨家挨戶進行大掃除,床單被罩衣物都要清洗,曰“採屯”。人際交往中,送壓歲錢是必須的,長輩給晚輩的壓歲錢放在一個紅包中送出,名“利是”,當地很務實,紅包金額普遍在20元不等,錢的多少隻是心意,我個人很嚮往這樣的風氣。

南北方過年的傳統習俗,你知道多少?來看看你是不是正宗的當地人

深圳,年初一去祠堂上香,放鞭炮,迎接新年的到來,整天吃素,嚴禁殺生。年初二宰殺動物,稱“開年”,親朋好友們可以相互串門,給晚輩發紅包,有的地方還有舞獅子表演。

南北方過年的傳統習俗,你知道多少?來看看你是不是正宗的當地人

海南,在當地人的眼中,節日都是按照想法實施的,所以把過春節稱為“做年”。春節前一天,無論生活條件多拮据的人家,哪怕借錢,也要準備一大桌子的好酒好菜供奉祖先,之後就放鞭炮,稱為“迎春”。年初一,家人都要起床吃寓意吉祥的食物。年初二,女兒帶丈夫和孩子回孃家過年。年初三,將除夕預備的飯菜炒一下吃掉,表示“年年有餘”。

南北方過年的傳統習俗,你知道多少?來看看你是不是正宗的當地人

天津,年初五是重要日,稱為“破五”。他們不如意的事歸結到小人作祟,家家戶戶吃餃子,剁菜餡擲地有聲,讓街坊四鄰都聽見,以示正在砍小人。晚上放鞭炮,有驅邪避災的意思。

南北方過年的傳統習俗,你知道多少?來看看你是不是正宗的當地人

山西,除夕之夜,通宵不眠,俗稱“鏖歲”。天亮後開始供奉先祖,隨後出門拜年。吃的第一頓飯是水餃,煮的多必須有剩餘,意在有餘頭。每個人多盛一碗,取“人丁興旺”的好兆頭。長輩給壓歲錢,名為吉利。

南北方過年的傳統習俗,你知道多少?來看看你是不是正宗的當地人

河北,等到除夕天色已晚,所有人把自己戴過的舊帽子悄悄扔到大街上,第二天,掃到角落裡,下個月十五燒掉,就能丟掉一年的煩惱,新的一年會更好。

南北方過年的傳統習俗,你知道多少?來看看你是不是正宗的當地人

湖北團風縣,春節第一頓和雞湯,表示“清泰平安”。家中主要收入來源的人要吃雞爪,寄意“抓財”。年輕的學生吃雞翅膀,寓意“展翅高飛”。家中話事人吃雞骨頭,象徵“出人頭地”。孝感,年初一家中來了拜年客人,挽留後用餈粑招待,俗語“拜年拜節,餈粑發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