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會實現全國統籌嗎?

小馬哥在農村


我們一直在說的全國社保聯網,其實說的就是社保將來實現全國統籌,全國社保聯網之後,在國內繳納社保的人員信息數據將會實現全國各省互通,那麼就不會存在現在所說的社保轉外省,社保由外省轉入等這種情況發生。

首先我們要知道為什麼社保目前是由各省統籌的,因為在之前的時候,我國外出跨省務工的人員較少,基本都是當地的國企,央企以及機關事業單位人員才有五險一金這種福利待遇,而往往在自己戶口所在地做臨工的人都沒有這些福利,所以各省統籌的人員基本處於穩定狀態,因此各省統籌自己轄區人員的社保就行。

而後是我國鄉下務農人士出現大批量的外出跨省打工,而這些人的去處也不是特別穩定,比如今年去江蘇掙的多一些,那麼就去江蘇,到明年可能廣州掙得工資更高一些,那麼明年就會去廣州,伴隨著一些企業逐漸遵紀守法,外出務工的人員的也都在打工所在地繳納了社保,這樣一來就在所待過的省份都繳納了社保,像這種情況我們都知道,在辦理退休的時候必須交社保轉移到一起,然後進行累積計算,會對各省的社保人員造成工作量的增加,工作開展麻煩,而如果社保實現全國統籌的話,那麼無論在哪裡繳納的社保,在退休的時候都不會牽扯到你辦理退休轉移社保,外出務工將更加的隨意,到達退休年齡時,就不會存在大費周折,跑一遍自己以前工作過的所有省份,將自己的社保轉移到戶口所在地才辦理退休,這不僅對於職工個人來說比較麻煩,而對於戶口所在地的社保局人員來說,需要一次次的接受外省轉來的社保,工作程序相當繁瑣。

所以目前已經在嚷嚷社保將實現全國聯網,也就是社保實現全國統籌,如果真正的實現了,那麼將是我們社會進步的體現,而事實上,我們已經走在了實現全國統籌的路上,只是還沒有到達最終的目的而已。


筆記簿杏豆


社會保險肯定會實現全國統籌,而且現在已經在一步步的推進。

社會保險全國統籌的步伐,從2005年開始。

2005年國務院印發了《關於完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文件中明確了全國統一的養老金計算方式。也就是說繳費人員養老金主要包括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

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算方法全國完全統一。

基礎養老金 = 退休時上年度在崗職工的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其中,本人平均繳費指數等於歷年繳費指數的平均值。繳費指數又等於當年繳費基數÷當年社平繳費基數

個人賬戶養老金非常好算,等於退休時個人賬戶的餘額除以退休年齡確定的計發月數。

計發月數,全國一張表,從40歲到70歲,一年一個月。40歲是233個月,40歲以下參照40歲執行;50歲是195個月;55歲是170個月;60歲是139個月;70歲是56個月。未來計發月數表也有可能調整,畢竟已經是10多年前的人均壽命預期了。

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

國家要求機關事業單位從2014年10月開始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養老保險的計算模式也是參照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這種方式,這也是國家啟動機關事業單位與企業養老保險並軌的做法。不過機關事業單位額外建立了職業年金,目前只有少數企業(8萬多家2300萬在職職工)建立了企業年金制度。



2005年,國家同時建立的還有養老金調整制度。

文件明確,國家根據職工工資增長情況和物價變動情況,適時對養老金進行調整。從2005年開始,國家實施了養老金14年連漲。2019年是第15年。14年期間養老金增長了三倍左右。

養老金的調整從2016年開始將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也納入了一起調整的方案。

2018年7月,國家實施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

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設立的目的,主要是為了緩解各省市流入流出人口的不平衡,導致的社保交費不平衡。目前上解比例比較低,只有3%,同時還會根據退休人員數量予以撥付。

如果將上解比例調整至20%(全國各地普遍的養老金繳費比例是20~28%左右),就基本能夠實現養老金全國收入統籌。

社會保險費徵繳移交稅務部門

2018年國家實施國家機構改革的時候,明確社會保險費的徵繳將移交稅務部門。雖然國家目前仍然是維持社會保險徵繳規則沒變,繳費基數的核定仍然由社會保險部門承擔,但是未來有沒有傾向依據企業發放工資情況繳納社會保險,還是需要進一步確定的。

如果實現了直接按照企業發放的工資總額,不需要企業單獨申報社保繳費基數,徵收社會保險費的話,我們的社會保險全國統籌就更進一步了。

結論

所以,隨著國家一步步的推進,未來養老保險全國統籌肯定能夠實現。而且不僅僅會侷限於徵繳方面,甚至待遇方面也會更加的統一。


暖心人社


樓主您好,我作為一個在社保行業工作多年的人員,從我的角度來看,這個社保是完全有可能實現全國統籌的。因為本身這個我們的這個社保現在已經實現了中央調劑制度。那麼也就意味著實現全國統籌,這是第1步。

實現全國統籌以後有什麼好處呢?那麼就意味著我們今後在轉移社保的過程中,相對來說就比較簡單了。其次是個人的這個醫保卡的賬戶可以到全國各地正常的使用,無需在自己的這個戶籍所在地使用了。

所以一旦社保實現全國統籌以後,那麼對於我們每一個人來說都是有利好消息的,尤其是更換工作單位比較頻繁的小夥伴兒。這樣的話在社保轉移的過程中是極為方便的,因為全國統籌以後在社保轉移這一塊,是無需要自己兩地奔波進行轉移社保而進行工作,單位更換以後只需要更換你的參保單位就可以了。


社保小達人


社保會實現全國統籌嗎?

1、就現階段而言,社保是否實現全國統籌與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沒有太大的關係,幾年前互聯網技術沒有這麼發達的時候在技術上就可以實現。

真正社保無法實現統籌的原因是因為利益。

我這裡舉個不太恰當的例子來說,你有一百萬存款,我身無身文,好吃懶做,而且欠一屁股債,現在把你的錢免費給我用來還債,您願意麼?您還願意存款麼?還有動力去掙錢麼?

肯定不願意,對吧。而現在的社保基金面臨著同樣的窘境。

2、各省、各地的經濟發展極不均衡,各地企業的贏利能力不同、社保徵繳力度不足、地方保護政策、勞動者對社保的認識不同、繳費意願不同、老齡化程度不同、歷史欠帳等多種原因,導致各省的社會保險繳費基數、繳費人數上差異較大。

例如有些省份社保基金節餘的餘額上千億,而某幾個省份不僅沒有節餘,而且穿底達數百億。

讓有節餘的省份與虧空的省份資金統籌在一起,錢放在一起花,還如何讓徵管能力強的地區有意願去徵費呢?也必然會出現,有結餘的省份或地區參與統籌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高。

再有,各地的養老保險繳費費率不同、享受醫療保險待遇的繳費年限不同、養老金的核算方式不同(主要是過渡性養老金)、徵繳方式亦不相同,導致全國統籌的困難極大,也是實行全國統籌的難點。

3、也正是由於上述的多種原因,所以前年出臺了一箇中/央調劑制度,但筆者認為,這應該是實現全國統籌的一個過渡措施,未來可能會實現社會保險基金的全國統籌,只是要走的路還會比較漫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