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不管多少層,懂得避開“這1層”的都是內行人!多少人吃了虧

買房子過程中,其實注意事項還真不少,在十幾年前,很多人買房子沒想過要自己居住,所以隨意購買,心裡想著“這套房子早晚要賣掉,反正不是自己住,好壞也無所謂。”隨著房住不炒的進一步落實,市場上越來越多人買房子是給自己居住的了,所以在買房子這件事情上也就更加慎重。

買房不管多少層,懂得避開“這1層”的都是內行人!多少人吃了虧

為了工作方便,買房子就需要考慮最佳的地段位置;為了房子保值升值問題就需要考慮最佳區位因素;為了日後出行方便,就需要考慮交通便捷程度等,如果是買房自住的話,需要考慮的因素還有更多,一套房子買下來,並不是簡簡單單拿著錢就買到手這麼簡單。那麼,在買房子選樓層的時候,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項呢?樓市指聞提示:買房不管多少層,懂得避開“這3層”的都是內行人!多少人吃了虧。

要避開設備層。先科普一下什麼叫做設備層,眾所周知,現在大城市裡的商品房住宅大樓越建越高,樓層少的也有十幾層,樓層高的可能達到三十多層,甚至是四十多層,房子是用來住人的,居住就需要供水、供電、供暖等配套設施,而我們都知道的是,一般地市政管道的一次性供水僅僅能達到5層左右的高度。超過了這個高度連水都爬不上去了。

所以供水需要二次加壓,那麼供電呢?亦是如此,存在著設備轉換層和供電轉換區域,供暖以及其他的配套設施亦然。這樣的話一棟高樓大廈下來,要想讓頂樓住戶都能不操心地生活,那麼就需要一個擱置設備的樓層,在以往的時候,由於建築技術不夠過硬,所以設備層就設置在樓層的中央地帶。買房子的時候,要注意觀察這個特殊樓層在哪裡,並且避開這一層的下一層,因為機器的轟鳴會產生噪音,影響居住質量。

買房不管多少層,懂得避開“這1層”的都是內行人!多少人吃了虧

當然了,隨著現代化建築技術越來也高,這樣的一個傳統樓層也就基本上不存在了,更確切地說,現在土地成本越來越高,開發商也不想花費了那麼昂貴的價格拿來的土地,平白無故掏出一層樓房來擺置設備使用,這樣產生不了多少價值的,所以要想辦法把這個特殊層省掉。

於是,我們就很容易地看到了,大多數開發商把供水加壓、供電轉換、供氣等設備設施都擺在了頂樓,更多地是放在了一樓。如果是各種樓房設備擺放在這兩個地方,那麼買房子的時候要注意避開一樓和避開購買頂樓,因為機器會產生很大的聲音,不利於睡眠居住。

買房不管多少層,懂得避開“這1層”的都是內行人!多少人吃了虧

買房無論第幾層,避開“這3層”的都是聰明人!對於小區設計規範、設計精巧的開發商,會把這些設備擺放在小區的某個特定區域(你會發現小區裡有些低矮的小房子,小房子裡放置的就是這些設施),這樣就對任何住戶不產生影響了。

但是需要提示的是,設備房旁邊的房子要儘量避開,因為設備房仍然是有聲音的,並且為了更好地出售房子,在售樓部的沙盤上這樣的小房子往往會被“隱藏”起來,要注意發現,不要白白吃了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