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捻軍覆滅(1)

十九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清政府可以說是左支右絀,舉步維艱:對內要清剿曠日持久的民眾起義,對外要應付西方列強的虎視眈眈。正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一大批能臣干將脫穎而出,他們的出現不僅為清王朝續命,帶來了短暫的中興之光,更為這個時代苦難的中國帶來了一絲絲希望。

第一節:捻軍覆滅(1)

1868年初,李鴻章率領的淮軍會同各路清軍迅速包圍並剿滅了東捻軍主力,生俘統帥賴文光。接到求救信息的西捻軍並不知道戰場形勢的急轉直下,傾巢而出,試圖接應東捻軍,卻不想一下鑽入清軍的包圍圈。

1868年8月,在直東戰場,西捻軍主力已被以李鴻章率領的淮軍為主的清廷大軍圍困數月之久。雖然多次組織反擊,死力衝突,但在李鴻章“縮地圍扎、堅清壁野”的戰略圍困之下,西捻軍活動空間不斷被壓縮,五萬餘眾及隨軍家屬糧草乏絕,漸入窘境,軍心開始渙散,如再不成功突圍,即將不戰自亂,對此,這支捻軍的主心骨,綽號“小閻王”的張宗禹深知其道。

這天深夜,張宗禹坐在簡陋的主帥營帳裡,雖手握兵書,但一個字也看不下去,放下兵書,踱步營外,望著滿天星辰,聽著周遭的蟬聲不絕於耳,張統帥不由地感嘆這一生久經沙場,遇到過多少次困難險阻,都被一一克服,但從未遇到如此危局,竟無力掌控。“這是天要亡我呀,只可惜了追隨我的兄弟姐妹”他仰天長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