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天內出了7個!市場暖風“吹熱”借殼

100天内出了7个!市场暖风“吹热”借壳

隨著A股市場回暖,借殼方案銜枚疾進。進入2019年至今的100天內,已有至少6家上市公司披露借殼交易相關預案(包含終止案例),另有1家簽署了意向性協議。而2018全年,僅有10餘個借殼案例。

上證報記者梳理發現,今年被借殼的上市公司市值普遍在三、四十億元左右,而借殼方的體量明顯增大,百億級借殼頻頻亮相,其中包括私有化的海外上市資產。

不過,儘管案例有所增加,但亦有公司火速告敗。

資深投行人士認為,“總體上我們對併購重組業務還是持比較謹慎的態度,借殼增多並不代表對併購重組的監管放鬆,只有符合產業導向的優質併購才會被支持,否則可能是一地雞毛。”

借殼案例放量

據上證報記者統計,今年前100天,已有仁智股份(002629)、新界泵業(002532)、天業通聯(002459)等6家上市公司披露借殼預案。華通醫藥(002758)則以披露意向性框架的形式透露正在籌劃借殼交易。

4月8日午間,華通醫藥突然拋出借殼信息。公告稱,公司正與浙農控股籌劃股權轉讓事項,後者將藉此控股華通醫藥,實際控制人將變更為浙江省供銷合作社聯合社。同時,公司還在籌劃收購浙農股份100%股權,本次交易構成借殼。

這是今年來借殼市場升溫的一個縮影。

數據顯示,2018年,以披露預案為口徑統計,共有10餘家上市公司涉及借殼交易,而今年僅3個多月,數量已達到6家。再看去年上半年,披露借殼交易的上市公司寥寥無幾。

從另一視角看,近期停牌籌劃重大事項的上市公司數量也明顯增多。“毫無疑問,市場好了,想法肯定會增多。”有上市公司高管表示,“在當前的經濟形勢下,企業的轉型壓力較以往也會更大,通過併購重組進行整合是企業自我輸血再造的一個重要手段。但是要掌控好企業自身的訴求與監管機構的政策導向,這之間不能出現偏差。”

赫美集團(002356)與英雄互娛的“短戀”成為反面教材。4月2日午間,赫美集團宣佈終止借殼交易,股價連續三日跌停,而雙方對交易的終止原因各執一詞。對此,深交所火速發出問詢函,追問公司是否涉嫌“忽悠式”重組。

在資深市場人士看來,近期併購重組市場升溫,包括借殼案例頻發的原因,除了市場回暖外,也與最新的停復牌新規有一定關聯。

按照新的停復牌制度,應減少重組停牌情形,分階段披露相關事項,促使一些並未敲定的重組交易及時披露。“這意味著,重組預案披露後的不確定性增大了。”

百億大單頻現

縱觀今年的借殼案例,借殼標的企業的體量相對提升,另外出現兩例“回A”方案,分別是科元精化擬作價103億元借殼仁智股份,晶澳太陽擬作價75億元借殼天業通聯。

以ST新梅(600732)為例,標的資產愛旭科技的估值為67億元。記者梳理發現,另外5家涉及的標的資產估值均高於這一數值,最高的居然新零售估值達到300多億元。

對照去年10餘家借殼案,借殼標的估值大部分在50億元以下,相對較高的天山鋁業為236億元。有趣的是,在借殼紫光學大(000526)失敗後,天山鋁業已“轉投”新界泵業,估值降至170億元。

對於為何選擇愛旭科技作為重組標的,有接近ST新梅的知情人士透露,ST新梅此前主業乏力,還陷入股權爭奪,股東們都希望儘快改變這一狀況,引入股權結構清晰、真正能夠長期發展的產業公司。

居然新零售擬以最低363億元的作價借殼武漢中商(000785),是新零售與傳統零售在資本層面的一次碰撞。資料顯示,本次收購標的股東名單中包括阿里和泰康。

除了借殼標的體量提升以外,海外上市資產私有化“回A”是另一大特徵。

今年初,天業通聯披露重組預案,公司擬向間接控股股東華建興業置出資產與負債,同時向晶泰福、其昌電子等對象發行股份收購晶澳太陽能100%股權,標的估值75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主營硅片、電池、組件及光伏電站等業務的晶澳太陽能,曾於2007年在美國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上市。登陸納斯達克8年後,晶澳太陽能提出私有化意向,並於2018年7月正式私有化退市。

與之類似,擬作價103億借殼仁智股份的科元精化也曾在海外上市。

資料顯示,2010年4月,科元精化實際控制人陶春風通過其全資子公司反向收購在美國OTCBB掛牌交易的SilverPearl(後更名為KEYP),從而實現了科元國際(科元精化前身)在OTCBB板塊的掛牌交易;2010年9月,KEYP由OTCBB轉至NASDAQ(納斯達克)掛牌交易。2017年5月,KEYP完成私有化程序,從美國納斯達克退市。

“併購重組政策並未發生大的變化,併購優質的企業和產業鏈上下游的整合,是監管層所鼓勵的方向。”投行人士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