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纏論的至深感悟,技術派交易者應該認真看看此文

​​關於纏中說禪,社會上有一批人喜歡研究他的東西,甚至到了痴迷的程度。但是卻是【本末倒置】了。痴迷是什麼?就是【住相】。今天以我自己個人的觀點,把纏中說禪所說的東西中的有用的東西,摘錄於此,供有緣人參考。

特別說明,纏中說禪的語言很特別。有些人看了可能覺得不舒服,但是這就是纏中說禪。我們學習的是語言背後的思想,不要著文字相。另外,我不會把重點放在纏中說禪的技術方法上,因為我個人以為,纏中說禪的真正精華在於他的思想而非技術方法。

人,總是很奇怪的,就算是很聰明的人,或者在其他行業很成功的人,一旦進入資本市場,就像換了人。且不說期貨了,就算到風險小多的股市,也很少能幹好的。

市場從來都是明白人掙糊塗人的錢。

你的喜好,就是你的死亡陷阱!在市場中要生存,第一條就是在市場中要杜絕一切喜好。市場的誘惑,永遠就是通過你的喜好而陷你於死亡。市場中需要的是露水之緣而不是比翼之情,天長地久之類的東西和市場無關。市場中唯一值得天長地久的就是贏錢。

必須明白,任何讓你買入一隻股票的理由,並不是因為這股票如何好或被忽悠得如何好,只是你企圖通過買入而贏錢,能贏錢的股票就是好的。

真正的理性從來都是當下的,從來都是實踐的。而實踐,從來都是當下的理性。

當你介入時,市場與你就一體了,你創造著市場,從而市場也創造著你,而這種創造都是當下的,從而也是模式化的。真正的理性關心的不是介入的具體模式如何,而是這種模式如何被當下著,最重要的是,這種模式如何死去。

生的,總要死去,如果自然真有什麼法則,這就是唯一的法則,市場上的法則也一樣。所謂法則,就是宿命。在市場中,死亡是常態,也是必然,而生存,必須以生為依據,所謂生生不息,其實就是死死不息,當你被依據所依據時,其實已在死亡之中。而生死,從來都是被當下所模式,資本市場也一樣,以為離了生死也就無生死可了,這不過是所謂理性的妄想。任何市場中人,都是被生死了的,生死無處可離,生死就在呼吸之間,不離生死而從容於生死,沒有這種大勇猛,一切的理性都不過垂死的哀鳴。對於市場來說,介入就是介入生死,無所依據地從容於各種模式之間,無所往而生其心,而心實無所生,方可於生死而從容。

技術分析,最核心的思想就是分類,這是幾乎所有玩技術的人都搞不清楚的一點。

技術指標發出買入信號,對於技術派來說,就以為是上帝給了暗示一般,抱著如此識見,幾乎所有技術派都很難有大的成功。技術指標不過是把市場所有可能的走勢進行一個完全的分類,為什麼技術派事後都是高手。

技術分析可說的東西太多了,這指標那指標,如何應用,關鍵就是上面所說的分類問題。任何技術指標,只是把市場進行完全分類後指出在這個技術指標的視角下,什麼是能搞的,什麼是不能搞的,如此而已。

至於這個指標對應的情況是否百分百反映在實際的走勢上,這個問題的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否則所有的人都可以按照這指標操作,哪裡還有虧錢的人?然而,只要站在純粹分類的角度考察技術指標,那麼,技術指標就會發揮他最大的威力。

最簡單又最實用的技術指標系統就是所謂的均線系統。均線系統顯然不是一個太精確的系統,太多的騙線。如果你按照突破某條均線就買入操作,反之賣出,那你的成功率絕對不會高,特別當這條均線是短期的。

真正有用的是均線系統,也就是由若干條代表短、中、長期走勢的均線構成的技術評價系統。注意,任何技術指標、系統,本質上都是一個評價系統,也就是告訴你在這個系統的標準下,評價對象的強弱。例如,一條5日均線,站在上面,代表著用5日均線對市場所有情況進行分類,目前站在5日均線上這種情況意味著是強勢。然而,站在5日均線上的同時,可能對於10日均線是在其下,那對於10日均線的系統評價,這種情況就是弱勢了,那究竟相應的走勢是強還是弱?

其實,強弱都是相對的,關鍵是你操作所介入的標準。對於超短線來說,在1分鐘錢上顯示強勢就可以介入了,特別在有T+0的情況下,這種操作是很正常的。但對於大資金來說,就算日線上的5日強勢也不足以讓他們感興趣。任何技術指標系統的應用,首要的選擇標準都和應用的資金量和操作時間有關,脫離了這個,任何繼續的討論都沒有意義。因此,每個人都應該按照自己的實際情況來考慮如何去選擇相應的參數,只要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其應用完全在於一心了。

均線系統,必然有著各條均線間的關係問題,任何兩條均線的關係,其實就是一個“相對位置”的問題,可以把相應的關係進行一個完全分類:分離、相遇、相交。短期均線在長期均線下面,意味著空頭市場,反之就是多頭市場。

分離:短期均線略略走平後繼續按原來趨勢進行下去。

相遇:短期均線靠近長期均線但不跌破或升破,然後按原來趨勢繼續下去。

相交:短期均線跌破或升破長期均線甚至出現反覆纏繞。

分離出現的幾率比較少,一般都是在趨勢特別強烈的時候,而太火爆的趨勢是不可能太長久的,所以其後的震盪經常出現;相遇,任何一段基本的趨勢過程中最常見到的方式,特別在“死叉”的情況下,基本都是這種方式,一旦出現相遇反彈基本就該結束了,在“金叉”的情況下,調整結束的概率也是很大的,但也要預防相遇演變成相交;相交,一段趨勢後出現的較大調整中,還有就是在趨勢出現轉折時,這種情況也很常見,特別是在“死叉”的情況下,如果出現短、中、長各類均線來一個的相交,往往意味著行情要出現重大轉折,要變天了。

說了那麼多關於均線關係的知識,目的是為了幹而不看。但幹,馬上要遇到的就是風險問題。任何一個位置介入,都存在風險,而且除非行情走出來了,否則即使最簡單的均線系統,也沒人能事先百分百地確認。任何妄求在投資中的絕對無風險,都是痴心妄想。

技術分析系統之所以重要,就是因為對於一個完全沒有消息的散戶來說,這是最公平、最容易得到的信息,技術走勢是完全公開的,對於任何人來說,都是第一手,最直接的,這裡沒有任何的秘密、先後可言。技術分析的偉大之處就在於,利用這些最直接、最公開的資料,就可以得到一種可靠的操作依據。單憑對技術分析的精通與資金管理的合理應用,就完全可以長期有效地戰勝市場,對於一般的投資者來說,如果你希望切實參與市場之中,這是一個最穩靠的基礎。

戰勝市場,其實就是戰勝自己的貪婪、恐懼、愚蠢。不幹,不可能征服市場。對於市場來說,幹就是一切。技術分析的最終意義不是去預測市場要幹什麼,而是市場正在幹什麼,是一種當下的直觀。在市場上所有的錯誤都是離開了這當下的直觀,用想象、用情緒來代替。

市場是有規律的,但市場的規律並不是顯而易見的。更重要的是,市場的規律是一種動態的,在不同級別合力作用下顯示出來的規律。企圖用些單純的指標、波段、波浪、分型、週期等等預測、把握,只可能錯陋百出。但只要把這動態的規律在當下的直觀中把握好、應用純熟,踏準市場的節奏,並不是不可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