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原来这样考:2018年湖北省荆门市市中考语文试卷(答案)

欢迎大家点击关注,精彩内容,持续更新。我们,一起在头条轻松学语文。

一、基础与运用(22分)

1.(2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尴尬(gān) 蜷曲(juǎn) 亵渎(xiè) 混为一谈(hǔn)

B.寒噤(jīn) 蹒跚(pán) 丘壑(hè) 转弯抹角(mò)

C.归咎(jiù) 感慨(kài) 徘徊(huái) 一叶扁舟(piān)

D.吊唁(yàn) 肃穆(mù) 搓捻(niǎn) 吹毛求疵(cī)

【解答】A.“蜷曲(juǎn)”读作“quán”;“混为一谈(hǔn)”读作“hùn”;

B.“寒噤(jīn)”读作“jìn”;

C.“感慨(kài)读作”“kǎi”;

D.正确;

故选:D。

2.(2分)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臆测 拮据 伶利 琐屑 力挽狂澜

B.疮痍 朔方 绯红 羸弱 与有荣焉

C.褶皱 佝偻 焦躁 沉湎 周道如抵

D.雾霭 字贴 嶙峋 强聒 燕然勒功

【解答】A.“伶利”的“利”应为“俐”;

B.全部正确;

C.“周道如抵”的“抵”应为“砥”;

D.“字贴”的“贴”应为“帖”。

故选:B。

3.(2分)下列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如果我们对身边的丑闻总是抱有一种安之若素的态度,那么幼儿园虐童事件就不可能让我们真正痛心和思考。

B.最近,一些奇葩的名字引发广泛争议。有人给孩子起名“王者荣耀”,无独有偶,济南一对夫妇给孩子起名“北雁云依”,被拒绝落户。

C.电影《芳华》上映后,许多参加过自卫反击战的老兵认为电影所反映的部队文工团生活以及一些战争场面都与真实的情况大相径庭。

D.世界那么大,我们想出去走走。可是去哪儿省钱又好玩?去哪儿舒适又安全?这些问题,大家讨论了好久,莫衷一是。

【解答】B、C、D正确。

A.有误,安之若素:表示对反常现象或不顺利的情况视若平常,毫不在意。是褒义词,感情色彩不符合语境,

故选:A。

4.(2分)下列选项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为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荆门市教育局积极开展了“放眼看世界,我与‘一带一路”。各校踊跃参加,涌现了一大批先进典型。

B.这次成功演示表明,未来使用高容量、自由空间的量子通讯,创建地基网络和卫星之间的安全通信链接将成为现实已是明证。

C.从整体上看,我国制造业质量改善速度仍然滞后于市场需求变化,质量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以价格为主的产品竞争格局亟待改变。

D.我们的祖先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

【解答】A.成分残缺,在句中的“一带一路”后添加“的活动;

B.句式杂糅,将句末的“已是明证”删去;

C.正确;

D.成分残缺,将“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改为“使中国成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

故选:C。

5.(2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钧,旧时对尊长或者上级用的敬词。如“钧裁”,指对上级裁决的敬称,也指恭请作出决定。

B.古代常用纪年法有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年号纪年法、千支纪年法、年号干支兼用法等,“天启壬戌”为年号千支兼用法。

C.《诗经》收录了我国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关雎》选自“风”,《蒹葭》选自“雅”。

D.《小石潭记》《醉翁亭记》均是我国古代文学游记类作品的经典之作,其作者都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解答】A、B、D正确。

C.有误,其中《关雎》选自《国风•周南•关雎》,《蒹葭》选自《国风•秦风•蒹葭》。

故选:C。

6.(5分)综合性学习

材料一:

在中央电视台文化类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总决赛中,杭州快递小哥雷海为凭借其丰厚的积累及从容淡定的心态,勇夺冠军。某杂志社编辑、北大高材生彭敏因盲目抢答,频频出错,心态失衡,只能再次获得亚军,与冠军失之交臂。赛后,雷海为接受采访时表示,自已获胜并不是偶然的,在走街串巷送快递的闲暇之余,就把随身携带的鉴赏词典拿出来背诵一两首,迄今为止已积累了几千首诗词。

材料二:

经典传唱人霍尊以一曲《山居秋暝》得到了评委们的激赏。霍尊在接到央视《经典咏流传》栏目组邀约后,为更好地感悟经典,获取灵感,曾外出采风近一﹣年时间,驻足云山雾海,聆听春雨秋风。最后,他把自己空灵的歌声,曼妙的古典乐曲合奏音与青春活力的合唱成员以虚拳叩击自已身体发出的伴奏音融合在一起,赋予经典以新的生命力。

(1)根据材料一,补齐以下对联。(每行补充字数为5﹣11个字)

海为有为!

 数载积淀始夺冠 

彭敏不敏? 一朝机巧再失魁 

(2)古典文化的“再中国化”、传统诗词的“新瓶旧酒”,让经典再次成为时尚。优秀的传统文化将为我们的人生打好底色,请综合两则材料,谈一谈今后你将如何更好地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至少答出三点)

【解析】(1)本题考查对联的补写。根据对联的特点,以及材料一中对人物的介绍来补充,注意上下联的结构下同即可。如:上联根据“雷海为凭借其丰厚的积累及从容淡定的心态,勇夺冠军”,可补写为:数载积淀始夺冠。下联根据“彭敏因盲目抢答,频频出错,心态失衡,与冠军失之交臂”,可补写为:一朝机巧再失魁。

(2)本题考查经验的积累与问题的解决。根据材料二中列举出的传统文化的创新形式,结合自己的经验积累,给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法即可。如:平时要注意积累,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要注意创新,增加大家对传统文化的兴趣等。

【答案】

(1)示例1:数载积淀始夺冠。一朝机巧再失魁。示例2:岂因身卑弃初心?终由心焦失桂冠!

(2)①注重积累,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②修养身心,永葆一颗平常心③理解沉淀,深刻领悟经典内涵④注重创新元素,形式喜闻乐见⑤赋予经典时代内涵,服务当代文化繁荣。

7.(7分)按要求填写相应的诗句。

(1) 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2)登临吴蜀横分地, 徒倚湖山欲暮时 。(陈与义《登岳阳楼(其一)》)

(3)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钱塘湖春行》)

(5)刿曰: 肉食者鄙  未能远谋。”(《曹刿论战》)

(6)诗言志!曹操在《龟虽寿》中表达了“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的心声,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表达了“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的心志。

【答案】

(1)征蓬出汉塞(注意“蓬”的书写)

(2)徒倚湖山欲暮时

(3)谁家新燕啄春泥(注意“啄”的书写)

(4)羌管悠悠霜满地

(5)肉食者鄙

(6)老骥伏枥 留取丹心照汗青(注意“汗青”的书写)

二、阅读(48分)

8.(5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各题。

虞美人•听雨

【宋】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注】①蒋捷:南宋词人,身怀亡国之痛,隐居不住,气节为时人所重。

(1)词人从听雨这一独特视角,描绘了自己人生三个阶段的不同境遇,分别流露出少年潇洒、 壮年漂泊  暮年孤冷 

的心境。

(2)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赏析本词。

【解析】(1)本题考查词内容的把握。通过例子“少年潇洒”,明确是总结人生阶段及不同境遇。“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句意:人到中年,在异国他乡的小船上,看蒙蒙细雨,茫茫江面,水天一线,西风中,一只失群的孤雁阵阵哀鸣。通过“客舟”“断雁”表达内心的飘零。“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句意:而今,人已暮年,两鬓已是白发苍苍,独自一人在僧庐下,听细雨点点。通过“僧庐下”“鬓已星星”表达词人内心的孤冷。所以可以填写:壮年漂泊、暮年孤冷。

(2)本题考查词的赏析。根据提示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赏析本词,首先通读全诗,理解诗意,明确上片是虚写,结合内容明确虚写的场景,下片是实写,结合内容明确实写的场景即可。

【答案】

(1)壮年漂泊(飘零)、暮年孤冷(孤寂、凄冷、凄凉等)

(2)①虚写:上片回忆少年歌楼听雨时红烛罗帐的温馨欢恰的两面,以及中年客舟听雨时江阔云低、西风悲雁的漂泊落寞的场景。(②实写:下片实写而今幕年独在僧庐下听雨时凄凉孤寂的处境。③虚实结合,感怀已逝岁月,慨叹目前境况,表达时光易逝、一生漂治孤苦的情感,并暗含对国家由兴而衰而亡的叹惋。

年少的时候,歌楼上听雨,红烛盏盏,昏暗的灯光下罗帐轻盈。人到中年,在异国他乡的小船上,看蒙蒙细雨,茫茫江面,水天一线,西风中,一只失群的孤雁阵阵哀鸣。而今,人已暮年,两鬓已是白发苍苍,独自一人在僧庐下,听细雨点点。人生的悲欢离合的经历是无情的,还是让台阶前一滴滴的小雨下到天亮吧。

9.(1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下列各题。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

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铨九龄,母授以《札记》《周易》《毛诗》,皆成诵。暇更录唐宋人诗,教之为吟哦声。母与铨皆弱而多病,铨每病,母即抱铨行一室中,未尝寝;少痊,辄指壁间诗歌,教儿低吟之以为戏。先府君苟有过,母必正色婉言规。或怒不听,则屏息,侠怒少解,复力争之,听而后止。先府君在客邸,督铨学甚急,稍息,即怒而数日不及一言;吾母垂涕扑之,令跪读至熟乃已,未尝倦也。铨故不能荒于嬉,而母教由是益以严

(选自蒋世铨《忠雅堂集》)

【注】①先府君:指作者已去世的父亲。

(1)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D 

A.无从致书以观 (致使)

B.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奔走)

C.先府君苟有过,母必正色婉言规(规避)

D.或怒不听,则屏息,俟怒少解(稍微)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A 

例句:教儿低吟之以为戏

A.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B.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C.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D.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

(3)下列关于【甲】【乙】两文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甲文中“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运用细节描写,写出了作者谨于求学、渴求知识的情状。

B.甲文中作者通过自己求学的亲身经历,勉励马生勤奋求学、谦虚求教。文章情感真挚,循循善诱。

C.乙文通过作者的自述,再现了幼年读书时父母督促自己学习的场景:在温馨回忆的同时,也包含有对父母过于苛责的不满情绪。

D.两篇选文都阐明“学业有成,必须勤奋”这一道理,但表述的侧重点有所不同,甲文侧重于学习要注重积极求索的内在动力,乙文侧重于学习需要鞭策督导等外在因素。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②铨故不能荒于嬉,而母教由是益以严。

【解析】

【甲】

我小时候就爱好读书。(因为)家里贫穷,(所以)没有办法得到书来看,就常常向藏书的人家去借,亲手自己用笔抄写,计算着约定的日期按期归还。天非常寒冷的时候,砚池里的墨汁结成坚硬的冰,手指(冻得)不能弯曲和伸直,也不敢放松抄书。抄写完毕,跑着赶快还书,不敢稍微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人家都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也因此能够广泛地阅读各种书籍。成年以后,我更加仰慕圣贤的学说,又担心没有学问渊博的老师可以相互交往(请教),曾经跑到百里以外,拿着经书向同乡有名望的前辈请教。前辈德高望重,向他请教的学生挤满了他的屋子,他从来没有把言辞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我站着陪伴在他旁边,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下身子侧着耳朵向他请教;有时遇到他大声斥责,(我的)表情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不敢说一句话来辩解;等到他高兴了,就又向他请教。所以我虽然愚笨,但最终还是能够获得知识。

【乙】

蒋世铨九岁时,母亲教我学《礼记》、《周易》、《毛诗》,都能够背诵。闲暇的时候又抄录唐宋诗人的诗,教我朗诵古诗。母亲和我两人都身体弱、多病。每当我生病,母亲就抱了我在室内来回走动,自己不睡觉;我病稍稍好一点,她就指着贴在墙上的诗歌,教我低声念诵作为游戏。父亲做错了事情,母亲一定认真地用委婉的话规劝他;遇到父亲发怒不听她的,她就屏住气不说了,等父亲消了气,又反复劝说,到父亲听了她的话才停止。父亲在外地的寓所,督促我读书时,脾气急躁,我稍有一点不认真,他就发怒,把我丢在一旁,几天不理睬我,母亲就流着眼泪打我,叫我跪在地上,把书读熟才放过我,从来不觉自己疲累。所以,我从不因为贪玩而荒废了学业,母亲对我的教育,也因此而更加严格。

【解答】(1)本题考查理解对文言实词含义的辨析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涉及的词语都是常见的文言实词。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作出判断。

A.句意:没有办法得到书来看。致,得到。解释不正确。

B.句意:抄写完毕,跑着赶快还书,不敢稍微超过约定的期限。走:跑。解释不正确。

C.句意:父亲做错了事情,母亲一定认真地用委婉的话规劝他。规,规劝。解释不正确。

D.句意:遇到父亲发怒不听她的,她就屏住气不说了,等父亲消了气。解释正确。

故选:D。

(2)本题考查对文言虚词“之”的辨析能力。答题需要结合句子的意思来理解“之”的含义,然后总结归纳得出答案。 例句:教我低声念诵作为游戏;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A.句意为:手指(冻得)不能弯曲和伸直,也不敢放松抄书;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B.句意为:拿着经书向同乡有名望的前辈请教;之:结构助词,的。

C.句意为:对于莲花的喜爱,和我一样的有什么人呢;之:宾语前置的标志。

D.句意为:停止耕作走到田埂高地上休息;之:动词,到。

故选:A。

(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然后一一判断正误即可。

ABD分析正确。

C.结合乙文内容可知,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感激之情;“包含有对父母过于苛责的不满情绪”分析不正确。

故选:C。

(4)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①句中重点词有:填,挤满;尝,曾经;色,脸色。句意为:学生挤满了他的房间,(他)从来没有把言辞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

②句中重点词有:故,所以;荒,荒废;于,在;益,更加。句意为:我因而不会在嬉戏中荒废学业,母亲对我的教育也因为这件事而更加严格。

答案:

(1)D

(2)A

(3)C

(4)①学生挤满了他的房间,(他)从来没有把言辞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

②我因而不会在嬉戏中荒废学业,母亲对我的教育也因为这件事而更加严格。

10.(7分)名著阅读

“好姑娘,你别担心,我可不会这么容易就进棺材的。我还要活下去,哪怕有意跟那些医学权威的预言捣捣蛋也好嘛。他们对我病情的诊断完全正确,但是写个证明,说我百分之百失去了劳动能力,那就大错特错了。我们走着瞧吧!”

A___坚定地选择了一条道路,决心通过这条道路回到新生活建设的队伍中去。

(1)本文段选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该书作者是 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 ,A处的人物是 保尔•柯察金 。选文中提到的“这条道路”指的是

 文学 

(2)“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最大成功之处就在于塑造了主人公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请谈谈主人公身上吸引你的英雄品质有哪些,并结合相关情节简要分析。(至少答出两点)

【解析】(1)本题考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文学常识及具体情景的把握。该书作者是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本语段是保尔术后安慰妻子达雅的话,A是保尔•柯察金。保尔先是全身瘫痪,接着又双目失明,肆虐的病魔终于把这个充满战斗激情的战士束缚在床榻上了。保尔也曾一度产生过自杀的念头,但他很快从低谷中走了出来。这个全身瘫痪、双目失明并且没有丝毫写作经验的人,开始了他充满英雄主义的事业﹣﹣文学创作。

(2)本题考查的是对名著人物的理解与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根据相关的情节,概括即可。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可知保尔有一次在与波兰白军的战斗中保尔的腿受伤并得了伤寒;第二次是保尔在骑兵部队的战斗中,一颗炸弹在保尔身边炸响,头部受了重伤;第三次,是繁重紧张的肃反工作击倒了有着伤病的保尔,不得不离开岗位,回家养病;第四次,是在铁路快修完时,保尔得了伤寒和大叶性肺炎。这四次“死里逃生”表现了保尔顽强的生命力,钢铁般的坚强意志。保尔身上体现出他敢于向命运挑战,有一种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精神,保尔崇高的革命思想、高尚的道德情操、忘我的献身精神、坚强的斗争意志、乐观的生活的态度以及明确的人生目标的精神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答案】

(1)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或“奥斯特洛夫斯基”,保尔•柯察金(或“保尔”,文学(或“写作”“文学创作”)

(2)情节:保尔单枪匹马营救补被白匪抓住的朱赫来;表现了不顾自我安危的牺牲精神;“当我回首往事的时候。我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畏而羞耻。那时我会说,为全人类的解放亊业而斗争!”做人要像保尔那样,要有自己的奋斗目标,要培养自己的高尚情操,要有百折不挠、敢于拼搏的精神。

11.(10分)说明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①按照科学定义,桥是﹣﹣种架空的人造通道,是人类战胜自然、改造自然的一大创举。《说文解字》里说:“果,以木跨水,今之桥也。”木桥应是最早的桥梁形式之一,由跨河过江而引延到架于悬涯峭壁、楼阁宫殿,乃至城市空间的栈桥、天桥、高架桥等。

②中国自古有“桥的国度”之美誉。史料记载,商周时就有了浮桥;战国时出现了排柱式木桥、伸臂式木桥;南北朝时有木石混合的桥;隋唐时出现形式多样的石拱桥,如隋朝李春设计建造的赵州桥,历经多次强烈地震、战争和自然灾害等,途﹣千五百年而不毁;宋时造桥技术突飞猛进,出现了各式各样新式桥梁,如名画《清明上河图》里雄跨汴河、极富美感的虹桥等,成为经典;明清时期西南地区还出现了藤桥、索桥等,如建于清康熙44年(公元1705年)横跨大渡河的泸定桥,就是由13根铁链构成的铁索桥。

③桥作为实用与艺术的融合体,如果桥的平直、索桥的凌空、浮桥的韵味、拱桥的涵形等,无不显示出工程与艺术结合的精妙风采。英国科技史家李约瑟说:“没有中国桥是欠美的,并且有很多是特出色的美。”

④许多古桥还蕴涵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让工程技术与人文精神交相辉映,独具特色:长安灞桥的柳丝、扬州二十四桥的月光、苏州枫桥的钟声、西湖断桥的邂逅,还有钱塘江大桥下的怒涛、卢沟桥边的枪声,或寄寓一个美丽梦想,或承载一段历史伤痛,凭添了一份别样的情怀。

⑤现代科技飞速发展,桥梁建筑技术日臻完善。桥莱不只建在河江之上,早已延伸到大海上、平原上、高山之间,桥路相连,桥隧相通,跨越更大的空间,连接更远的世界,创造出一个个伟大的工程奇迹,演绎一串串精彩的桥果故事。如杭州湾跨海大桥征服了举世著名的钱塘江大潮;丹昆特大桥长达165千米多,成为世界上最长的高铁桥;而港珠澳大桥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长达55千米,桥、岛、隧结合,成千上百的技术人员连续攻克了“五大制约性难题”,共同完成了这一“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⑥一座桥,一个传奇,是非凡的人间奇迹!一座桥,一段历史,折射出新时代的精神风貌,也成为了创新文化的显来标识!

(选自《科学24小时》2017年12期有改动)

(1)文章第①段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2)文章第⑤段文字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分别列举说明。

(3)本文②③④段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请简要分析。

(4)一座桥,一个传奇;一座桥,一段历史。正如英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所说:“没有中国侨是欠美的,并且有很多是特出色的美。”请结合文本,概括中国桥梁的美体现在哪三个方面。(每空不超过七个字)

【解析】(1)本题考查分析说明文的语言,为了说明的更加准确,说明文的语言要求准确性。为了增强读者的阅读兴趣,说明文的语言要求一定的生动性。第一段运用了下定义,引用的说明方法来介绍桥的特征,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

(2)本题考查说明方法。细读第五段可知,本段列举了中国一些著名的大桥,这是举例子。同时还有准确的数字,这是列数字,两种说明方法综合运用,具体准确地介绍了中国在桥梁建筑上创造的奇迹。

(3)本题考查说明顺序。常用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细读这三段可以发现,第二段按时间顺序介绍了中国桥梁的发展历史,第三段介绍了桥的艺术性,第四段介绍了桥蕴含的文化信息,这是逻辑顺序。

(4)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掌握。细读全文可以发现,第二段按时间顺序介绍了中国桥梁的发展历史,体现了桥的建筑美,第三段介绍了桥的艺术性,体现了桥的艺术美,第四段介绍了桥蕴含的文化信息,体现了桥的人文美。

【答案】

(1)准确性(严谨性),第①段通过下定义、引用的说明方法,准确指出“桥”的特征,增强了说服力。

(2)①列数字。运用具体的数字对大桥长度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加精准、严密。 ②举例子。通过列举中国著名的大桥,有力证明了中国在桥梁建筑上创造的奇迹。

(3)逻辑顺序。第②段通过介绍史料记载的各种桥梁,突出桥梁的实用性:第②段侧重表现桥梁建造的艺术性:第④段介绍了古桥蕴含的人文精神。由实到虚,层层递进。

(4)建筑美 艺术美 人文美

12.(16分)记叙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两张纸条

那天,我妈骑三轮从外面回来,一进门就说,她遇着好人了。

坐在沙发上,还自顾自絮叨起来。

当我听见“那人把我的三轮碰歪了”,我这才把头转向母亲,发现她衣服上粘满尘土。我妈却仿佛捡了大便宜似的,仍滔滔不绝。

马路上一个人也没有,他却制住车子,跑过来扶我,问我摔坏了没有。我踢蹬踢蹬腿,再甩甩胳膊,说,没事儿。他仍然不走,非让我走几步。确定我真的没事后,又把我搀到车上,说,骑上去试试,看车摔坏了没有。

你说一个大男人家怎么婆婆妈妈的,于是,我推开他说,快走吧,我也该回家做饭了。我蹬起三轮就走了。哪曾想,他又追了上来,塞给我一张纸条,说是他的手机号……

这时,我忙不迭地问我妈,纸条呢?我妈说扔了。说完,站起身来就往厨房走。我妈突然哎哟一声。我问怎么了,她朝我摆摆手说,没事儿。可是,第二天,我妈就起不来床了。

我把我妈送进医院。当我把做B超,CT 等检查单拿给医生时,医生说得马上做手术。

我在办理住院手续时不停地抱怨母亲,狠狠地想,一定把那个“好人”找出来。面对一笔不菲的费用,我用命令的语气对妈说,你再好好想想那条。我妈迟迟疑疑地说,想不起来了,一边不停地在各个衣兜里摸来摸去。我妈突然颤抖着声音喊,找着了。真是老天有眼。

我用发颤的手指按下那个号码。关机。一连几天,都是这两个字。这就是您老人家遇见的好人!

我妈却仍然辩护说,兴许人家手机没电了呢。但明显没了底气。

那天是个很好的天气。然而,阳光有多明媚,我心里就有多阴晦。但我不敢再埋怨我妈。这件事情以后,她在我面前像个债务人似的,一天到晚大气都不敢喘,让人心疼。

出院后一天,我家门铃响了,我开门一看,一位头发花白,脊背略为佝偻的大叔,手里拎着一口袋水果,拘谨地站在我家门前。没等我开口,母亲急慌着把他让进屋里。

他吞吞吐吐地说,家里出了点事,一直脱不开身……

我明白了,打断他说,您啥也别说了,十万元的住院费。

我妈连忙打圆场;你是怎么找到这里的?他说,那天您走后,我不放心,悄悄跟着,您进了家门才离开。他忽而把头转向我说,您请假照顾大娘,单位要扣钱的吧,一并算到我头上。

我妈接过去说,这可使不得,要不这样吧,十万,咱们一人摊一半。再说,那天要不是我急着回家做饭,也不会……

他说,这钱怎么能让您拿呢?稍作犹豫,他不好意思地接着说,我一下拿不出这么多,我先给您打个欠条行不行?您放心,我一定尽快还清。

我没好气地说,又来一张没用的纸条?

他的脸腾地红了,说,对不起,那天我手机丢了,换了新号。

说完,他一瘸一拐地走向书桌,准备给我打欠条。他注意到,我有意无意看着他不太自然的走姿,于是,提起裤脚,坦然地说,两条假腿,车祸中没的,撞他的人跑了。

……

(选自赛博中学金银花李传鹏《小小说月刊》),有删节)

(1)文章中,随着情节的发展,“我”的心理发生了五次变化,请根据示例进行概括。

①冷淡 ② 焦急  埋怨  愤怒 ⑤纠结

(2)结合语境,品味下列语句。

那天是个很好的天气。然而,阳光有多明媚,我心里就有多阴晦。

(3)从全文看,以“两张纸条”为题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4)小说以省略号结尾,给人以意犹未尽之感。如果将情节补充完整,你认为“我”还会要求“大叔”还钱吗?请作出选择并简要说明理由。

【解析】(1)本题考查人物心理概括。分析人物的心理变化首先对文章的情节进行简单的概括,然后从事件中分析人物的心理,注意抓住文中的重点词语。人物的心理变化是由情节决定的,是随情节的变化而变化的。所以一定要读懂情节。如此题一空,“第二天,我妈就起不来床了”的情节使“我”“焦急”。二空,母亲放走了三轮司机又找不到纸条使“我”“埋怨”。三空,找不到三轮司机使“我”感到“愤怒”。

(2)本题考查欣赏文句。答此题要读懂上下文的情节内容,切忌断章取义。“阳光有多明媚”与“我心里就有多阴晦”形成强烈的反差,运用反衬(或对比)的手法,表现自己被人欺骗的郁闷和愤怒的心情。

(3)本题考查标题的作用。通读全文,整体把握,理解内容后再作答。从读者角度看,标题新颖别致,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从结构上看:“两张纸条”是线索。从内容上看:丰富了人物形象,深化了文章主题,注意一定要把人物形象的特点答出来,把文章“坚守诚信的美德”的主题答出来。

(4)本题是一道开放题,针对“‘我’还会要求‘大叔’还钱吗”这种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自的观点定然不会相同,有赞同的,也有否定的,但是无论哪种见解,都要围绕文章的情节说出相应的理由。只要能从“情节”“人物形象”“主题”等方面阐述理由,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

(1)②焦急;③埋怨(抱怨);④愤怒(生气)

(2)运用反衬(对比)的手法,表现了我在母亲车祸后,既心疼母亲,又愤怒被人欺骗的郁闷心情。

(3)①标题新颖别致,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②线索作用,纸条贯穿全文,由“失号码条”到“得号码条”,最后“打欠条”,使文章结构连贯,一步推动情节的发展。 ③刻画人物形象,正是通过这两张纸条的展示,揭示大叔诚信、善良的性格。④深化文章主题,大叔作为车祸的受害者,始终坚守诚信的美德,发人深省。

(4)示例一:不会。结尾处既点出了大叔同样是车祸受害者、生活十分困难的事实,也通过“有意无意”这神态描写,暗示了“我”态度的变化。“我”放弃让大叔还钱情节的补充,更能表现出对善良、诚信美德的褒扬。

示例二:会。从全文来看,“我”的家庭并不富裕,十万元并不是个小数目,情节中也有“母亲”“人摊半”的暗示,而且“我”的态度一直比较恶劣。通过要求“还钱”这一结尾的补充,更能流露出对当下社会伦理道德日益论丧的忧虑与反思。

三、作文(50分)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

13.(50分)没有谁能像一座孤岛,在大海里独居:每个人都像一块小小的泥士,连接成整个大陆。(约翰•多恩)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鲁迅)

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礼记》

在这个互联互通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而微妙,如何与人和谐相处就成为了一门艺术,智慧的人们总是由己及人,与人相处或理解,或包容,或欣喜,或谦让……

请以“此刻,我领悟了 绘画 的艺术”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

(2)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不得套作抄袭;

(3)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分析】

1.审题立意。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题目中的“艺术”可理解为方法或内含。空白处应补充一种艺术门类或抽象的概念,比如,我领悟了绘画的艺术,我领悟了与人交往的艺术,我领悟了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艺术。创作本文,需重点表述自己领悟××的过程,这是中心事件。还需表现自己在这一过程中独特的感悟,这是主旨。从生活中取材,真实可感,做到以情动人,力求写出真情实感。

2.文体选择。记叙文。

3.思路点拨。文首以题记的形式点明题旨,表现自己对于××的独特感悟,彰显自己的写作功底和思想深度。文中则写人记事,围绕我领悟××的过程来展开故事情节,应采用以小见大的写法,写出真情实感。文末则以议论或抒情升华主题,总结全文,并与文题或文首形成前后呼应,使全文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4.细节描写。细节描写,可以是一句简短的话语,可以是一个细微的动作,可以是一个微妙的表情,细节描写是为了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人物心理情感,目的要突出,不能为了细节而细节。

14.2018年的电视屏幕上:《舌尖上的中国》挑动的不仅仅是我们的味蕾,《寻味中国》更多的是寻找美食背后的人文底蕴,《回家吃饭》触动更深的是阖家团圆的其乐融融。其实,每个家庭餐桌上都有自己的专属“味道”……

请以“我家餐桌上的专属味道”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1)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不得套作抄袭;

(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分析】

1.审题立意。这是一篇材料加话题作文。阅读材料打开学生的写作思路。话题“我家餐桌上的专属味道”是写作的重点。通过餐桌上的味道的变迁表现家庭发生的变化,从而讴歌社会的进步和党的正确领导,充满了社会正能量。

2.文体选择。记叙文。

3.思路点拨。首段点题,直接点明我家餐桌的专属味道是什么,比如专属味道是甜,这种甜不仅是饭菜的甜美,也是心中的幸福感觉。然后围绕“甜”进行描写,可采用对比的手法,表现由苦而甜的过程,突出社会的进步和生活的美好。最后一段升华主旨,歌颂党的领导。

4.描写方法。本文中要有对家庭氛围的环境描写,烘托甜蜜温馨的气氛。还要有对家中人的神态描写,表现因为贫困带来的愁苦,因为日子好了而带来的喜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