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模妞妞被打背後,我們家長應該怎麼正確教育與引導孩子?

養生小蓋


01

4月9號,一個視頻進入大家視線,引起眾人憤怒,一個年紀三歲左右的童模“妞妞”,每天拍攝工作量很大,在拍攝時把籃子往地上一放,就被踢了。

後來商家頂不住輿論壓力,出面稱這個踢孩子的女子是她媽媽,由於接單量比較大,不僅孩子累,而且媽媽自己有時累了,說話也不好聽,聲音也大。

杭州市婦聯法律援助律師王楠稱:“如果是她媽媽的話,那可以認為她是一個涉嫌家庭暴力的人,可以使用《中國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等。”而且,這麼小的寶寶接大量的拍攝任務,也“影響了正常兒童該有的生活,影響了她受義務教育的權利。”

讓大家憤怒的是:這麼可愛的孩子,“媽媽”怎麼踢的下腳,而且看孩子的反應,可能是經常被踢,因為她很淡定,完全沒有要哭鬧的樣子。而且踢了孩子,她首先是先去整理衣服,而不是安慰孩子。

作為媽媽,看了視頻真的感到心痛!

同樣,我也不禁反思,沒有經過培訓就直接上崗的媽媽們,怎樣才能做的更好?

02

讓愛更純粹一些

之前,和一個朋友聊天,朋友說:“我兒子以後要是能進浙江大學,我覺得這輩子就值了。”

我笑著說:“你難道就從浙大畢業啦?”

說完,兩人都大笑起來。其實雖然是玩笑,其實也是我們心境的寫照。

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幸福快樂,但是怎麼樣是幸福快樂了,最直接的想法就是上個好大學,賺很多錢 ,能夠衣食無憂。

其實,上述事件中的“妞妞媽”就不愛自己的孩子嗎?我覺得未必。但是,讓通過讓孩子當童模,賺到更多錢以後,她的心態可能就變了。她會用更多物質條件來滿足孩子,而忘了孩子純真的內心需要愛的呵護。

陸語嫻曾說過:我一直主張要給孩子最健康的愛和教育。所謂的最健康,就是一切以真正為孩子的終身幸福為出發點,摒棄自己的面子、個人喜好,以長遠的遠光來教育孩子。

“妞妞媽”可能也會說,我也是為了孩子好,創造更多財富,為她的未來帶來更多可能。

但是,事實上,孩子更需要最健康的成長。所以,讓我們愛的更純粹一些,不是因為她能賺錢,不是因為她能考上高等學校,不是因為她......這是因為她是我的孩子,而我希望她能快樂的成長,當然這份快樂包括引導她走向優秀。

03

滿足孩子的心理需求

在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中,將人類需求象階梯一樣從低到高按層次分為五種,分別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

而這些需求在孩子成長過程中要不斷的滿足,不然會孩子的心理造成影響。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當下社會中,很多心理問題可以追溯到兒童時期。

保護孩子的安全感。在孩子的成長中,需要和媽媽建立親密的依戀關係,這對於孩子的安全感非常重要。

信任媽媽,從而建立對媽媽的安全依戀,寶寶才會擁有安全感,並逐步發展從對環境的安全感。在上述的案例中,很多評論說:踢著這一腳比較輕,需要要上綱上線。但事實上,我想說的是這一腳不僅踢在孩子的身上,更是心上。

因為這樣的做法會使孩子缺乏安全感,在未來可能害怕和別人打交道,甚至影響將來的人際關係。

一個孩子,如果感受不到父母對自己的愛,會感到自卑、憤怒、自我沒有價值。

尊重孩子,保護孩子的選擇權。

1、當孩子有自己主意的時候,不管主意如何,記得積極評論,比如:寶寶,這怎麼這麼棒的點子,很是愛動腦筋。

2、給孩子自己做主的機會。比如報興趣班,不要你覺得好就報。讓孩子自己選擇,然後幫她堅持自己的選擇。

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不要理所應當的為孩子決定一切,其實孩子在半歲左右就已經有自己的意見,能夠表達自己的需求,比如我們常發現,有個階段的孩子特別會說“不”,這就是她想要自我決定的意識表現。

3、尊重孩子的反對意見。不要一句“都是為你好”就解釋了一切,事實上你的好未必是她的好。所以蹲下來,傾聽孩子的想法,讚許她的意見,保護她的自主權。

保護孩子的上進心。

怎樣才能讓孩子愛上學習,肯定她的成績。其實孩子是很單純的,會因為老師的一句表揚,就愛上老師,愛上學校,然後表現的特別積極,成績很快就上升了。

那孩子成績不好怎麼辦?其實小學成績真不是最關鍵的,你回想自己的小學,等你升到初中,你會發現很簡單。

那什麼才是最重要的?她學習是否快樂、有沒有好的學習習慣、在學校精神狀態如何這才是更關鍵的。

所以我們要表揚孩子,但是要做到有效的表揚。

1、表揚努力而不是天賦。其實這點,很多人開始注意了,不要簡單說“你好聰明!”而是說”你好努力“。告訴孩子,你的成績更多的來自於你的努力,而不是天賦,可以讓她們更樂於挑戰。

2、表揚過程而不是結果。很多人都發現,為了讓作品更完美,幼兒園的很多作業是家長做的,淘寶上甚至有專門的店鋪來滿足家長的表現欲。其實這真的違背了初衷。讓孩子動手,讚揚孩子的過程,比一個更完美的作品要好的多。

3、表揚進步而不是表現。每個孩子的差異很大,不要和別的孩子去比,肯定她的每一點進步。一句“你比昨天多背了一首詩”,比“你同學已經會背100首詩了”更有效。

04

讓快樂成為孩子的主旋律

不要讓孩子在童年的時候就失去快樂。如“妞妞”,早早創收,帶來的結果是失去了快樂的童年。

長大的我們知道,童年的多麼幸福,而痛苦很多時候來自於不能按照自己喜歡的去做,常常生活在父母的要求裡,活在別人的看法中,活在別人的陰影裡。

不要讓你的焦慮影響孩子。孩子的成長是一場馬拉松,你的“快”未必能影響一生。

所以多點時間,讓孩子在公園裡瘋跑,既能鍛鍊身體,不容易生病(事實證明,我女兒在班裡裡是不太請假的那一個),又能和小夥伴玩,鍛鍊社交能力。


雲裡說成長


不少父母都有情失控的時候,視頻看後第一反應覺得這媽在氣頭上找孩子撒氣,但是隨著事件曝光得越來越立體,全面,帶入了很多細節後,發現這媽對孩子給她帶來賺錢的能力要大於對孩子的關心,讓人很憤慨,那麼作為家長在教育孩子上,自己可以做些什麼呢?

1、還孩子一個正常的童年生活

什麼樣的年紀做什麼樣的事,孩子就應該有一個屬於他的無憂無慮的童年,比如三歲前孩子最重要的是建立有安全感的依戀,當孩子有正當需要的時候給予及時回應,無條件接納孩子,提供給孩子安全舒適的環境;3-6歲給孩子充分的探索和玩耍的空間時間,建立有愛有規則的家庭氛圍,穩定孩子的生活作息,有一個好的身體狀態,同時幫助孩子順利從家庭進入幼兒園的小社會;6歲以後進入學齡期,幫助孩子適應更為廣闊的社會、人際環境等等。總之孩子的童年是以自我成長髮展為主,而視頻中4歲的童模已經在做超出自己年齡的事,承受不符合這個年紀的生活作息,對孩子的成長是沒有任何好處的。

2、孩子當成一個獨立的個體來尊重

很多父母在對孩子施暴的時候,並不認為自己的行為有什麼問題,就算是孩子有調皮的行為要警戒也要有界限和輕重。但往往父母因為情緒管理不當,不知輕重的打孩子就因為他們認為孩子是他們的私有財產,而不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建議父母一定要多學習瞭解孩子的行為特點,不要自以為是想當然的教育孩子,這樣才是對孩子真正的負責。

3、 有愛有界限的引導孩子

對孩子有愛指的是態度上的得當要,讓孩子感受到爸爸媽媽是尊重他的,愛護他的,用他聽得懂的話和方式在溝通,而不是用情緒控制他,不是用威脅、恐嚇、打罵的方式隨意發洩在孩子身上。界限就是凡事有底線和規則,觸碰到了底線不允許就是不允許,規則不輕易破壞,這才能讓孩子感受到安全感的界限,才能安心的發展自我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