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備課時如何才能吃透教材?

楊永厚說教育


吃透教材的內容,把握教材的重難點,理清教材內容的結構體系,是對教師素質能力的檢驗和考量。

那麼,在備課時,教師做到吃透教材呢?


1.科學準確分析本節內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教師在備課時要在全面熟悉整本教材的內容,精研本節內容,並用全面的、系統的觀點去研究本節內容在教材結構體系中的地位作用,理清其與前後章節內容的關係,是鋪墊?是過渡?是鞏固?是拓展還是強化?

2.抓住本節內容的重難點與關鍵。什麼是重點?即本節教材內容是新知,與前後內容有明顯的區別,目標中規定學生應全面學習的內容。什麼是難點?即學生在經過自學可能還不能完全理解和掌握的內容。什麼是關鍵點?即教材內容中具有與多個層面有多種關係的部分。

3.把握本節教材內容的深廣度。即本節內容都涉及那些方面或範圍,根據目標要求學生應掌握到什麼程度,進而可以依據課標及考綱對本節知識內容是如何要求的,如何考核的,教師在備課時均需要關照、對照與關注。


楊永厚說教育


一般來說,吃透教材可以分為幾個方面。比如:知識的、操作的、組織的和應用的諸多方面。

知識的方面,就是指教材的具體內容,教師必須要掌握熟練才行。當然除了新教師,這部分是沒有問題的。當然要說課本的知識老師一定要掌握到很高的程度,這就要看具體課程和學業層次了。比如小學的數學和高中的數學,老師需要掌握的深度是不同的。

操作的方面,主要是指知識的形象化的手段,這也是影響教學效果的因素(包括實驗、活動、模擬等)。把這方面的活動設計好,應該是吃透教材的重要方面。

組織的方面,是指教學內容的調配與安排。這是教師對教材的前面深入理解的體現。

過程的方面,就是教學內容的具體步驟安排。這是對教材的具體化的把握的體現。

應用的方面是指教學內容與社會的聯繫,這關係到課程的社會價值的展現,用來啟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也就是說,一個教師要吃透教材,不光是要熟悉課程的知識體系,更重要的是還要根據教材的內容和學生的狀態思考如何開展教學,這才算是吃透了教材。


雲山林風


這個問題跟文化素養很有關係,公立學校很少人吃透教材,教好就無從談起,同樣教材有的成學霸,有的老師教一個獨學生,而成倒數的根本原因有的連知其然都不懂何其所以然,鄉村教師頁的是值得讚揚嗎,實際是淘汰百遍的泛泛之輩,真的學生越少越辛苦嗎?大鋯特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