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東湖綠道規劃,“建百里東湖綠道,做世界城中湖的典範”

中國共產黨武漢市第十三次代表大會上,湖北省提出“規劃建設東湖城市生態綠心,傳承楚風漢韻,打造世界級城中湖典範;建成百里東湖綠道,努力構建串聯主城和新城的綠道網絡”。按照“建成百里東湖綠道,做成世界城中湖的典範”的目標,在現有東湖綠道一期工程基礎上,立足國際化視野,開展東湖綠道二期工程景觀節點方案設計。

武漢東湖綠道規劃,“建百里東湖綠道,做世界城中湖的典範”


武漢東湖“山巒翠,水含清”,綠色景觀與人文底蘊渾然一體。曾經東湖邊圍網養殖、填湖蓋樓破壞了生態環境。隨著東湖綠道的建成,綠色空間現在還之於民,成為改善城市公共空間的典範。在建設東湖綠道是,為了保護周邊的生態,設計師也做了很多的努力,通過許多的橋樑,將原有的生態島嶼串聯,形成更好的養護管理體系。東湖綠道建成後免費向市民開放,或騎行或慢跑,成為人們散步休閒親近自然的好去處。

武漢東湖綠道規劃,“建百里東湖綠道,做世界城中湖的典範”


荷蘭NITA是(尼塔)設計集團在本項目中承擔了東湖園藝場及萬國公園總體方案設計,總面積74.4公頃,在整個規劃設計中,NITA將公共、生態、生活、生態合理的疊加融合各類功能相互協調,形成一個高複合型的系統。

“公”:打造多樣的公共交往空間

NITA的設計師們在現場踏勘後發現,原有地塊上超過50%為茶田。因此在方案設計過程中儘可能的保留原有茶田,並與休憩空間相結合,利用茶田的肌理元素所設計的博物館,更與周圍的景觀相融合,使遊人身臨其境的感受“茶”的“形、色、味“。將茶葉展開的形狀通過現代的手法所設計出的茶集市,更讓人從形態上體會茶文化與建築的交融。

武漢東湖綠道規劃,“建百里東湖綠道,做世界城中湖的典範”


“園”:營造更加的臨水生態系統

水域面積達33平方公里,是杭州西湖的六倍。對於武漢來說是不可多得的生態旅遊地,也是公園城市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之一。NITA在設計此類項目時,通常會將荷蘭的設計理念與項目結合,將荷蘭防洪技術與濱水景觀融為一體,再利用構築物的體量與植物的色彩,形成完成的生態景觀空間。

武漢東湖綠道規劃,“建百里東湖綠道,做世界城中湖的典範”


“城”:生活與生態的耦合

荷蘭NITA(尼塔)設計集團在參與城市設計、規劃設計與景觀設計項目時,始終將生態與城市居民的生活之前的關係放在第一位。處理好生態與生活的耦合關係,對項目設計來說就已經成功了一半。因為人的生活離不開城市,更離不開自然。作為國內首條城區內5A級旅遊景區綠道,東湖綠道是武漢市民的驕傲,是“現代化、國際化、生態化”大武漢的亮麗品牌,是貫徹落實中央關於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決策部署的生動實踐。荷蘭NITA(尼塔)相信東湖綠道項目必將會為城市環境改造和公園城市的推進建設帶來生態示範效應,成為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新樣本。

武漢東湖綠道規劃,“建百里東湖綠道,做世界城中湖的典範”


“市”:針對項目特點規劃商業和活動

良好的經營環境,是項目良性發展的重要環節,也是設計公園城市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此荷蘭NITA(尼塔)設計集團在規劃設計東湖綠道二期時,充分利用的當地的茶田、梯田、松岸、草灣等特色,設計多樣的商業市場活動,提供場地的活力,為周邊商業的良性運營打下堅實的基礎。

武漢東湖綠道規劃,“建百里東湖綠道,做世界城中湖的典範”

  • 項目名稱:武漢東湖綠道二期景觀規劃設計
  • 項目地點:武漢
  • 設計公司:荷蘭NITA(尼塔)設計集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