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学业和工作成就的关键不是智商,而是毅力

决定学业和工作成就的关键不是智商,而是毅力

在学校里,成绩最好的学生不是IQ(智商指数)最高的那些

我曾在一所学校教授七年级,给学生们做测试,布置家庭作业。当统计完测验成绩和作业完成情况,我发现,学生们的学业表现和他们的IQ(智商指数)并不一致。在课程中得高分的学生不是IQ(智商指数)最高的那些。最聪明的孩子在学业上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这引发了我的好奇和探究。

七年级的数学有点难度了,比率,小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但是这些完全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努力后可以学会的,只要他们肯花时间和精力的话。经过几年教学之后,我得出一个结论,我们在教育方面所需要的是从学习动力学的角度和心理学的角度,对学生和学习行为进行更深刻的理解。在教育体系中,评价学生优秀与否的标准是IQ,但如果在学校和生活中的优秀表现远不仅仅依赖于你轻松高效的学习能力呢?

决定学业和工作成就的关键不是智商,而是毅力

预测成功最重要的因素——毅力

后来,我读了心理学的硕士,研究在高压力下孩子和大人的表现,以及预测各种高压情况下,谁才会成功,ta具有什么样的特质。

我们去西点军校做调研,预测哪些人会被淘汰,哪些人能够最终耐得住军队的考验。

我们去参加全国脑力比赛,同时也在预测哪些孩子会走到最终晋级赛。

我们研究在恶劣环境下刚入行的老师,询问他们哪些老师会在学年结束后决定继续留下来任教,以及他们之中谁能最快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我们与私企合作,了解哪些销售人员可以保住工作,哪些可以赚钱最多。

在所有不同的情境下,一种性格特质凸显了出来,这种特质在很大程度上预示了成功,它不是社交智力,不是漂亮的外表,强健的体魄,也不是很高的IQ(智商指数),它是毅力。

毅力是对长远目标的激情和坚持,毅力是拥有持久的恒心,毅力是对未来的坚持,日复一日。不仅仅是持续一个周或者一个月,而是几年或者几十年努力奋斗着,让自己的梦想变为现实。毅力是把生活当成一场马拉松而不是一次短跑。

决定学业和工作成就的关键不是智商,而是毅力

培养毅力之“成长型思维模式”

几年前,我在一所公立学校开始研究毅力,对上千名初中生进行了有关毅力的调查问卷,一年后,来看看学生的学业成就,结果证明更有毅力的学生,在学业上具有绝对优势。即使在很多可量化的外在因素影响下,比如,家庭收入,学生在学校所获得的安全感等等。毅力不仅预示了学业的成功,也预示了在各行各业的表现。

关于毅力,我们知之甚少。很多老师和家长都来问我,“如何培养孩子毅力?”“如何教授给孩子真正的职业道德?”“又该怎样调动他们长期的积极性?”数据清晰地表明,才华并不能使你成功,很多才华横溢的人,并不能说服自己坚持兑现自己的承诺。

毅力在孩子身上,最好的培养方式是“成长型思维模式”,斯坦福大学卡洛·杜威克提出一个观点:他相信,人的学习能力是可变的,它随着你的努力程度而变化。当孩子们学习了解有关大脑和如何应对挑战的时候,他们更容易在失败的情况下坚持下去,因为他们不相信会一直失败下去。这就是成长性思维。

决定学业和工作成就的关键不是智商,而是毅力

面对眼前的困境,我们需要拿出最好的想法和最强的直觉,对状况进行实践,我们要估计这一切是否可行,同时还要估计到失败,并渴望在失败中汲取经验重新再来。换句话说,我们只有自己更有毅力,才能让孩子变得更有毅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