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州七傑“虎嘯太行、龍騰邢襄”

邢州七傑

自隋開皇十六年(596年)隋煬帝將襄國郡更名為邢州開始,到元中統三年(1262年)忽必烈升邢州為順德府止,邢州作為地名走過了666年的漫長歲月,從邢州作為地名出現至今年已經1420週年,邢州是邢臺三千五百餘年曆史的第三個重要階段,這一時期,邢州在經濟、軍事、人才、文化、科技等各方面都比較發達。

經濟上:有類銀類雪、天下無貴賤通用之的白瓷,和宿鐵技術廣泛運用、鐵產量全國第一的冶鐵基地,一時間造成天下富商邢州最多的盛況。

軍事上:是襟帶河東河北的兵家必爭之地,有步兵天下第一的唐代昭義軍,也有宋金的安國軍,有隋唐第一名將李元霸,也有五代第一名將李存孝,人才是不僅走出了李淵、李世民、郭威、柴榮、孟知祥、孟昶等一批皇帝,也走出了魏徵、宋璟、李懷遠、劉秉忠等一批政治家。

文化方面:主要是針對邢州自己來說,現在邢臺古城內的重點文物單位絕大部分都是始建於邢州時期,比如文廟、開元寺、天寧寺、道德經碑、經幢、清風樓、圓照塔,金定大鐘等,因此有唐風元韻臥牛城之稱。

科技方面:僧一行和郭守敬住持了中國歷史上唯有的2次全國範圍內的天文地理測量,將中國天文科技和機械製造技術推到了世界巔峰。可以說邢州這段時期是物華天寶、人傑地靈、風雲際會、虎嘯龍騰。

以下7位就是邢州名人的代表,他們身上體現了中華傳統美德和優秀品質,每位都是滿滿的正能量爆表,瞭解他們的故事,學習他們的為人,繼承他們的優秀品質,對於我們每個人的發展和自身修養,都有一定的借鑑意義。

1、天可汗—李世民一任人唯賢、虛心納諫一隆堯/任縣

李世民(598年-649年),祖籍邢州任縣/隆堯(祖籍邢州任縣新市,建祖陵於隆堯),是唐高祖李淵和竇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李世民少年從軍,唐朝建立後,官居尚書令、右武候大將軍,受封為秦國公,後晉封為秦王,在唐朝的建立與統一過程中立下赫赫戰功。武德九年玄武門之變後,被立為太子。不久即位,年號貞觀。李世民為帝之後,積極聽取群臣的意見,以文治天下,並開疆拓土,虛心納諫,開創了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廟號太宗,葬於昭陵。

邢州七傑“虎嘯太行、龍騰邢襄”

2、五代明君—柴榮一勤勉務實、開拓進取一隆堯/邢臺

柴榮(921年-959年),籍貫邢州堯山(今邢臺市隆堯縣),生於邢州龍崗(今邢臺縣)之別墅,五代時期後周皇帝,廟號世宗,在位期間,以”十年開拓天下,十年養百姓,十年致太平“的宏偉目標為己任,勵精圖治,銳意改革,南征北戰,揭開了結束分裂,統一天下的序幕。區區五六年間,取秦隴,平淮右,復三關,文治武功,震懾夷夏,是結束中唐以來中國200多年割據動盪的決定性人物,被譽為五代第一明君。

邢州七傑“虎嘯太行、龍騰邢襄”

3、貞觀名相—魏徵一光明磊落、直言敢諫一鉅鹿

魏徵(580年-643年),邢州鉅鹿人,字玄成,唐朝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和史學家,因直言進諫,輔佐唐太宗共同創建“貞觀之治”的大業,被後人稱為“一代名相”。官至光祿大夫,封鄭國公,諡號“文貞”,為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魏徵著有《隋書》序論,《梁書》、《陳書》、《齊書》的總論等。其言論多見《貞觀政要》。其中最著名,並流傳下來的諫文表---《諫太宗十思疏》。

邢州七傑“虎嘯太行、龍騰邢襄”

4、開元名相—宋璟一公正無私、愛民恤物一南和

宋璟(663年~737年),邢州南和人,唐代四大名相之一,十七歲中進士。歷任義昌令,上黨尉、監察御史,鳳閣舍人,御史臺中丞,吏部侍郎,吏部尚書,刑部尚書,黃門監等職。唐開元十七年(公元729年)拜尚書右丞相。授府儀同三司,進爵廣平郡公。經武周、中宗、睿宗、殤帝、玄宗五帝,在任52年。把一個充滿內憂外患的唐朝,改變為政治、經濟、文化、軍事處於世界領先地位的大唐帝國,史稱“開元盛世”。有傳世名篇《梅花賦》。

邢州七傑“虎嘯太行、龍騰邢襄”

5、大元太保—劉秉忠一樸實無華、胸懷天下一邢臺

劉秉忠(1216年—1274年),邢州(今邢臺市)人,元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詩人、學者,自號藏春散人,作為元初重臣,他”參帷幄之密謀,定社稷之大計“,是元上都、元大都(北京城)和元朝政治體制、國號的設計者,被譽為“大元帝國的設計師”,官至太保、太傅、太師,封趙國公、常山王,諡號文貞、文正。劉秉忠精通佛、道、儒三家學問,早在明代就被尊為儒家聖賢,奇門遁甲之術天下第一,為道教六丁神祠開壇闡教的第一代宗師,劉秉忠曾出家為僧,法號子聰,是佛教劉太保宗的開創者。著有《劉文貞公全集》、《藏春集》等。

邢州七傑“虎嘯太行、龍騰邢襄”

6、天文學家—僧一行一明辨是非一鉅鹿

僧一行(673-727) ,邢州鉅鹿人,原名張遂,唐代最著名的天文學家、佛學家,精通佛學、道學和天文學。一行早年學道,精通太乙遁甲,被道家尊為六通國師。一行作為高僧,撰寫了權威著作《大日經疏》,確立了唐代密教的理論體系,被佛家尊為中國密宗二祖。一行作為天文學家,組織領導了世界上第一次天文大地測量,編制了《大衍曆》,創造了水運渾天儀、黃道遊儀等,為了紀念他的功績國際小行星組織將小行星1972命名為“一行小行星”。

邢州七傑“虎嘯太行、龍騰邢襄”

7、大科學家—郭守敬一純德實學一邢臺

郭守敬(1231-1316) ,邢州邢臺縣人,元代天文學家、數學家、水利學家和儀器製造專家,是十三世紀世界上最偉大的科學家,官至都水監、太史院令。郭守敬不僅主持了西夏治水、大都治水、開鑿通惠河和黃河探源的壯舉。還主持了當時世界最大規模的四海測驗,編制出中國古代最先進、施行最久的歷法《授時歷》,創制和改進了簡儀、渾天儀、立運儀等十幾件天文儀器儀表,為紀念郭守敬的功績,國際天文學會將月球背面的一環形山命名為“郭守敬環形山”,將小行星2012命名為“郭守敬小行星”。著有《推步》、《立成》等幾十餘種著作


邢州七傑“虎嘯太行、龍騰邢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