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末年的 "清議"之風

豪族地主勢力是東漢政權的支柱,而它本身又分裂為不同的集團,包括皇族集團、外戚集團、宦官集團、關隴集團、儒學集團等。各豪族集團共同壓迫剝削農民,共同反對庶族地主。不同豪族集團又各有特殊利益,互相發生不可調和的矛盾,圍繞著爭奪權力的鬥爭,不同集團相互結合而又分離,個別分子依違動搖於不同集團的現象更是隨時出現。

漢代末年的

和帝以下歷代東漢皇帝都是短命夭折,下一代皇帝都是幼年即位。這些小皇帝往往由外戚擁立,實際權力都落到外戚集團手中,皇帝成為外戚的工具。當小皇帝成年之後,為了擺脫外戚控制,又往往依靠宦官勢力消滅外戚權臣。這樣,實權又落入宦官手中,皇帝又成為宦官的工具。東乏漢後期,外戚與宦官兩個集團交替掌握政權,皇權成為他們爭奪的對象。在這種統治階級內部紛爭的影響下,東漢政權日益腐敗,走向分崩離析。東漢實行察舉、徵辟制度,被舉、闢的士人便成為舉主、府主的門生己 故吏相互結成封建宗法式的政治關係。由於提倡經學,東漢還形成一些累世治經學的豪強家族,有的甚至累世皆為公卿。這是官僚集團的主要來源。官僚集團在東漢後期也是一股政治力量,但沒有像外戚、宦官那樣成為爭奪皇權的主力。

漢代末年的

安帝、順帝時相繼擴充太學,籠絡儒生,順帝時太學生多至3萬餘人。地方的郡國學和精舍(私人學校)學生數量更多。太學生多出自豪族家庭,他們本來與官僚集團有千絲萬縷的聯繫,又是官僚隊伍的後備軍,自然與官僚集團的政治態度一致。

在這樣的背景下,官僚士大夫中出現了清議之風,從品評人物發展到議論國事,對東漢後期政治產生了巨大影響。太學很自然成為清議的中心,而善於清議的人被視為天下名士。當時竇武、劉淑、陳蕃被標榜為一代宗師,號稱"三君";李膺等八人被標榜為人中英傑,號稱"八俊";郭太等八人被標榜為道德楷模,號稱"八顧";張儉等八人被標榜為引導他人追隨宗師的人,號稱"八及";度尚等八人被標榜能以財救人,號稱"八廚"。這種品評實際上只是官僚集團的"公論"。

漢代末年的

當時的太學生受到風起雲湧的農民起義的震動,深感東漢王朝有崩潰的危險。他們認為外戚、宦官的黑暗統治是導致政權危機的主要原因 力圖通過清議反對外戚特別是宦官勢力,以挽救東漢統治。屬於"三君"之一的陳蕃和屬於"八俊"的李膺、王暢受到太學生的特別推崇。清議主要攻擊宦官勢力,引起宦官集團的反擊。宦官勢力誣告清議人物"共為黨,誹訕朝廷""共為部黨,圖危社稷"(《後漢書•黨錮列傳序》),引起最高者的震怒,東漢統治者於是大肆鎮壓,這就釀成桓帝延熹九年(166年3靈帝建寧二年(169年)迫害"黨人"的事件,即有名的"黨錮之禍"。兩"黨錮"延續18年之久,大批官僚、士人遭到迫害,直到黃巾起義發生後,黨人"才被赦免。

漢代末年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