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4月9日由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和东方智库共同组织的“东方智库国际形势季度研讨会”上,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廉晓敏做了题为《纳扎尔巴耶夫辞职与中亚未来格局》的专题交流,整理全文如下:
2019年3月19日,纳扎尔巴耶夫在电视讲话中宣布辞职。因事发突然,消息甫一出,甚至引发了人们有关政变的猜测。现在来看,当然可以排除这种可能性。但这种猜测的出现,还是折射出外界的一些心理。一方面,纳扎尔巴耶夫统治哈萨克斯坦的时间确实已经很久,是苏联解体后中亚在位时间最长的领导人。随着纳扎尔巴耶夫的辞职,苏联解体后的中亚,其领导人已进行过至少一轮更替。另一方面,外界对哈萨克斯坦的政权交接问题还是非常关注的,尤其是在乌兹别克斯坦的卡里莫夫突然离世之后。做为中亚地区毋庸置疑的大国,哈萨克斯坦的政权将以何种形式更替,是否能够平稳更替,都是外界关注的焦点。
既然排除了纳扎尔巴耶夫辞职原因的政变可能,那么最大的原因可能还是与纳氏的个人状况和个人选择有关。同时,由于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之间在经济上非常密切的关系,因为俄罗斯受到了西方的制裁,间接对哈萨克斯坦的经济形势也产生很大冲击。纳扎尔巴耶夫此时主动请辞总统职位,使哈萨克斯坦的领导人交替变得比较平稳。
纳扎尔巴耶夫主动请辞并不代表他完全离开哈国的领导层核心。有必要对哈国的两个相关立法引起重视,这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哈国此次政权交替事件。一个是早年的《首任总统法》,2010年修订为《首任总统-民族领袖法》,还有一个是2018年刚刚通过的《安全会议法》。哈萨克斯坦在这些年开始强调 “首任总统”和“民族领袖”两个概念。身为首任总统,根据上述两个立法规定,纳扎尔巴耶夫即使在卸任总统后,仍能以“首任总统-民族领袖”的身份享受至高无上的待遇,可担任国家安全会议的终身主席,对涉及国家安全和国家稳定等的核心利益事务有决定权,核心机构的人事权还是在纳扎尔巴耶夫手中。这两个法案说明,纳扎尔巴耶夫在卸任总统之后依然可以对哈萨克斯坦这个国家的国家事务保持掌控力。
对于中国而言,中哈关系及哈萨克斯坦的整个外交政策领域方面,中短期内不会发生大的改变。作为邻国,中哈之间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哈萨克斯坦官方语境中对中方是友好的。哈萨克斯坦方面希望在双边框架下,进一步发展和扩大与中国的关系。
随着纳扎尔巴耶夫的辞职,至此,从能够“搅动”中亚地区局势的角度来看,本地区最有影响力的两个国家,乌兹别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从苏联独立出来后,领导人更迭均已完成。
就中亚地区的未来格局来说,一些趋势和问题是我们需要关注到的。一个是乌兹别克斯坦的改革开放态势。自从米尔济约耶夫就任总统之后,乌国内进行了非常大力度的改革开放。现在还不到评价乌兹别克斯坦这一政策结果的时机,但不可否认的一点是,很多外部观察家认为,它改变了之前卡里莫夫时期的孤立政策导向,这对改变中亚地区局面起到了很大的撬动作用。
由于乌国内这种重大的政策转向,所以连带出中亚国家内部出现了“一体化趋势”,或者说是复苏。2018年,乌兹别克斯坦米尔济约耶夫总统提出倡议,中亚国家在哈国首都努尔苏丹(原称阿斯塔纳)召开了元首峰会,按计划2019年马上要在乌国首都塔什干召开第二次中亚峰会。从会议的地点、倡议方可以看出,乌兹别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都有意愿和能力推动中亚国家间的协调、统一和合作。中亚国家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是该地区潜在的一种心理。
域外国家对于这种内部驱动的一体化趋势的态度,是中亚国家的一个关注点。因此,我们在处理与中亚国家关系时,应该考虑到中亚国家的这一关切,考虑到中亚国家的主体性上升趋势。
第三个与中亚相关联的问题涉及安全领域,既包括传统安全,也包括非传统安全。中亚国家都很关注阿富汗局势稳定的问题,该问题也是中亚国家与美国关系中的关切点。中亚地区与我国相邻,我们应该在上合框架内,继续加强与中亚国家在安全领域的合作关系。
东方智库原创稿件受法律保护,欢迎转载并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授权专用)。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东方网立场。
作者: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廉晓敏
閱讀更多 東方網東方智庫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