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情立體 即體成勢:《文心雕龍•定勢第三十》品讀之十三

因情立體 即體成勢:《文心雕龍•定勢第三十》品讀之十三

因情立體 即體成勢

——《文心雕龍•定勢第三十》品讀之十三

文\鍾百超

一、文勢與體裁

文勢是如何形成的?“夫情致異區,文變殊術,莫不因情立體,即體成勢也。”劉勰認為,由於情趣各不相同,文學創作也有各自不同的表現手法。但是,文章的體制無不依據要表達的思想感情來確定,一旦形成某種體裁,相應的文勢就會產生。這裡,劉勰強調兩點:其一,情致決定文章的體裁;其二,文勢因體裁而產生。

什麼是文勢?劉勰解釋道:“勢者,乘利而為制也。”所謂文勢,是憑藉文章的形態或體裁而自然形成的。劉勰進一步比喻說:“如機發矢直,澗曲湍回,自然之趣也。圓者規體,其勢也自轉;方者矩形,其勢也自安:文章體勢,如斯而已。” 文勢就好像弩機一發,箭就筆直地射出,山間溪流隨山勢而曲折蜿蜒,急流便因此而回旋,這是自然的趣向。圓形的物體是圓規形,它的體勢自然便於轉動,方形的物體是方尺形,它的體勢自然利於平穩。文章的體裁和文勢風格,就像這樣罷了。

二、文章的品類

任何一部作品都屬於一定的品類,其品類又是如何界定?“是以模經為式者,自入典雅之懿;效《騷》命篇者,必歸豔逸之華。”劉勰認為,模仿經書為寫作法式的,其作品自然具有典正文雅之美;仿效《離騷》為代表的《楚辭》進行創作的,其作品必定歸入豔麗卓越之類。可見,作品的品類與模仿的範本有著密切關係。

“綜意淺切者,類乏醞藉。斷辭辨約者,率乖繁縟。”劉勰同時指出了兩類創作的特點,一是命意淺顯切近的作品,大多不夠含蓄;二是措辭明辨簡約的作品,大抵都和繁文縟採相反。

三、創作風格

表達情感是文章的主要功能之一,如何利用文章去表情達意?“是以繪事圖色,文辭盡情,色糅而犬馬殊形,情交而雅俗異勢。”劉勰以繪畫做比喻,說明文章在表達情感中的作用。他說,繪畫要講究著色,顏色調配,而使畫出的狗馬構成不同的形象。文章要充分表達情感,情感交匯,使寫出的文章具有雅俗不同的風格。

一個作者,如何形成自己的創作風格呢?“然淵乎文者,並總群勢;奇正雖反,必兼解以俱通;剛柔雖殊,必隨時而適用。”劉勰認為,精通文章寫作法則的人,都善於統領各種文章的體勢風格:新奇和雅正風格雖然相反,但必定都瞭解並能融會貫通;剛健和柔婉風格雖然互異,但必定會應時靈活運用。換言之,一個善於寫作的人,必然對各種風格體勢有一個總體把握,將奇正剛柔融為一體,靈活運用。

如何正確處理不同的創作風格?“若愛典而惡華,則兼通之理偏,似夏人爭弓矢,執一不可以獨射也。”劉勰認為,如果愛好典雅而厭惡華美,那麼在兼通方面就會有偏差,就好像夏朝人爭論弓重要還是箭重要,卻不知道只拿著其中的一種是無法單獨發射的。“若雅鄭而共篇,則總一之勢離,是楚人鬻(玉)矛譽楯,兩難得而俱售也。”但是,劉勰也提醒,如果雅正和淺俗共同出現在同一篇文章中,那麼統一的體勢風格就破壞了,這正像戰國時期楚國人賣矛而稱譽盾一樣,兩樣東西都難以賣掉。

四、文勢與風格

一篇文章如何確定自己的文勢,從而形成自己的風格?“是以括囊雜體,功在銓別,宮商朱紫,隨勢各配。”劉勰認為,要總結各種文體風格,加以甄別權衡,就好像音樂要辨明商宮等五音,色彩要區分朱紫等五色一樣。在創作過程中,隨著文勢特點而調配自己的風格。

“章表奏議,則準的乎典雅;賦頌歌詩,則羽儀乎清麗;符檄書移,則楷式於明斷;史論序注,則師範於核要;箴銘碑誄(蕾),則體制於宏深;連珠七辭,則從事於巧豔。”劉勰對各種文體的風格特點進行了總結,認為“章”“表”“奏”“議”,應以典雅為標準;“賦”“頌”“歌”“詩”,應以清麗為楷模;“符”“檄”“書”“移”,應以明白果斷為法式;“史”“論”“序”“注”,應以核實精要為榜樣;“箴”“銘”“碑”“誄”,應以宏大精深為體制規格要求;“連珠”“七辭”,應以巧妙華豔為追求目標。這無疑為寫作指明瞭方向。

“此循體而成勢,隨變而立功者也。”在創作過程中,依照不同的體裁而形成的不同文勢,隨時做出變化,因而就會達到創作效果。

五、名家論文勢

“文之體勢有強弱,使其辭已盡而勢有餘,天下一人耳,不可得也。”劉楨認為,文章的體勢確實有強有弱,要是話說完了,文勢還很有力,天下只一人罷了,不可得到啊。“公幹所談,頗亦兼氣。然文之任勢,勢有剛柔,不必壯言慷慨,乃稱勢也。”劉勰認為劉楨所談論的,也兼指文體氣勢。然而文章任隨文勢,文勢有剛有柔,不必一定要豪言壯語、慷慨激昂,才算有勢。

“往日論文,先辭而後情,尚勢而不取悅澤。”陸雲認為,從前談論文章,首先重視文辭,然後才考慮文章的感情,又崇尚文章的體勢,而不講究文辭的潤色。“夫情固先辭,勢實須澤。”劉勰認為,情感本來比文辭重要,體勢確實需要潤飾。

創作過程中,如何把握文辭、情感、體勢,以及潤飾之間的關係,確實是一個需要認真考慮的問題。劉勰提出“情固先辭,勢實須澤”的創作思想,無疑是具有指導意義。

好句摘錄

1.夫情致異區,文變殊術,莫不因情立體,即體成勢也。

2.勢者,乘利而為制也。

3.是以繪事圖色,文辭盡情,色糅而犬馬殊形,情交而雅俗異勢。

4.然淵乎文者,並總群勢;奇正雖反,必兼解以俱通;剛柔雖殊,必隨時而適用。

5.是以括囊雜體,功在銓別,宮商朱紫,隨勢各配。

6.然文之任勢,勢有剛柔,不必壯言慷慨,乃稱勢也。

因情立體 即體成勢:《文心雕龍•定勢第三十》品讀之十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