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蚌繪」榮成海草房(5)煙墩角·冬天到煙角來看鵝

煙墩角位於榮成市俚島鎮成山頭附近,明代中期修了一座烽火臺防禦倭寇,每當外敵前來,守軍就點燃烽火互為聲勢,煙墩角由此得名。煙角村南是一座半封閉的淺水海灣,歷史上長期的泥沙淤積形成了多個海灣瀉湖,車道河、馬道河等幾條溪流為湖中注入了大量淡水,使這裡魚、蝦、藻類生物聚集。每到冬季,煙墩角海灣平浪靜,食物充足,逐漸成為北方候鳥重要的棲息地。每年十一月份到來年三月,都會有成群的大天鵝來這裡越冬。

「河蚌繪」榮成海草房(5)煙墩角·冬天到煙角來看鵝

編號A97的一隻天鵝,是煙角村的明星大鵝,每年冬季準時飛來,拍到這隻鵝會有好運鵝。

天鵝與大雁都屬於鳥類中的雁形目,夏季在西伯利亞地區產卵,冬天飛到我國中南沿海地區越冬。古人稱大雁為鴻,天鵝為鵠,鴻鵠之志說的就是這兩種動物。來煙角村的天鵝最開始只有幾十只,村民以飼養家鵝的老玉米投食天鵝,發現效果還不錯,後來逐步增加到上百隻、幾千只。如今每年冬季,在附近海灣遊蕩的天鵝已近萬隻。這裡的天鵝一改平日高傲的姿態,與人極為親近,投餵時通常距人不超過兩米,是理想的看鵝勝地。

「河蚌繪」榮成海草房(5)煙墩角·冬天到煙角來看鵝

煙墩角的海草房相對原始,生活氣息十足。

「河蚌繪」榮成海草房(5)煙墩角·冬天到煙角來看鵝

煙墩角的海草房相對原始,生活氣息十足。

「河蚌繪」榮成海草房(5)煙墩角·冬天到煙角來看鵝

海灣裡的天鵝,看到有人投食就成群結隊的湊過來。

「河蚌繪」榮成海草房(5)煙墩角·冬天到煙角來看鵝

海灣裡的天鵝。

「河蚌繪」榮成海草房(5)煙墩角·冬天到煙角來看鵝

成年天鵝體重在20斤以上,起飛時需要助跑,所以一般不飛,只是游來游去的。

「河蚌繪」榮成海草房(5)煙墩角·冬天到煙角來看鵝

夕陽下的鵝。

「河蚌繪」榮成海草房(5)煙墩角·冬天到煙角來看鵝

雪中的煙墩角海灣,風平浪靜。

「河蚌繪」榮成海草房(5)煙墩角·冬天到煙角來看鵝

村口海塘。

「河蚌繪」榮成海草房(5)煙墩角·冬天到煙角來看鵝

傍晚,成群的鵝開始遊弋,曲項向天歌,叫聲嘹亮。

「河蚌繪」榮成海草房(5)煙墩角·冬天到煙角來看鵝

煙墩角的海草房漁家樂,居住條件一般,不過還是很有特色的。

「河蚌繪」榮成海草房(5)煙墩角·冬天到煙角來看鵝

漁家樂小院。

「河蚌繪」榮成海草房(5)煙墩角·冬天到煙角來看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