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核示範:國和一號的“守夜人”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国核示范:国和一号的“守夜人”

在很多故事裡,都有守夜人的角色。他們守在交通要塞,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勇,在國和一號現場也有這樣一群"守夜人",每天清晨與日暮,你都會在通勤路上見到這群人。疲累之時,大家往往忽略了他們的存在,國核示範的安保人員就是我們國和一號的"守夜人",他們筆直地站在現場各個出入口,就像國和一號現場日晷的晷針,記錄著每天的日夜更替,見證了四季的長短變化。

近日,在國核示範的微信群裡,國和一號的這群"守夜人"被集體點贊。原來,2月15-16日兩天,山東榮成迎來寒潮雨雪天氣,國和一號現場被大雪覆蓋,路燈下,安保人員在寒冷的天氣清除積雪、保障人員及車輛順利通行。"守夜人"深夜掃雪的場景感動了大家,紛紛向他們豎起了大拇指。

疫情發生以來,在國和一號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的帶領下,國核示範安保人員確保警衛巡邏、出入檢查等基礎運作,同時開展執勤人員一線執勤防護措施落地、後勤保障、工作慰問、體溫監測等疫情防控工作。按照"最小單元"返場原則,安保隊伍最少到場人數僅為常規時期的1/2,但承擔著2倍於平時的工作量。他們分三班倒,負責現場、生活區和國際交流中心三個基地的安保及防疫工作,人員緊,任務重。而這場大範圍降雪給安保人員的疫情防控工作帶來了新的困難,他們既要抽調一部分人清掃積雪,還要保證體溫監測,守住疫情防控的一線。

為解決人手緊張難題,安保人員創新了工作方式方法,把進場方式由傳統登記轉變為二維碼登記,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僅用一天就完成電子登記的所有準備工作。

春節期間,在其他人都回家過節的時候,安保人員作為國和一號的守夜人,自春節前一直到現在,一刻也沒有停歇,24小時連軸轉。疫情發生後,更多的安保人員毅然回到工作崗位,築起國和一號疫情防控阻擊戰的一道堅強防線。這其中,發生了許多感人的故事--

"放我出村吧,疫情不結束我就不回來了!"

這是王雲龍隊長第一次出差,出差地點是離家8公里外的國和一號現場。疫情發生後,寧津鎮管轄內所有村子採取封村措施,嚴禁任何人出入,這也包括王雲龍隊長所在的鏌鋣島劉莊。"放我出村吧,我向您保證,疫情不結束我就不回來了!"封村第一天,在王隊長的再三保證下,村支書終於同意放他出行。從那以後,他與很多同事們便住在公司B區的宿舍裡。

"我在這工作六年了,公司領導同事都對我們安保人員很關心,我很喜歡這份工作。目前這種情況,我們安保人員的工作十分繁重,我作為隊長,也一定要回到工作崗位上,和大傢伙一起守護國和一號的安全!" 王隊長的話,一如這群守夜人的樸實品格,堅韌且堅定。

中隊長化身"外賣小哥"

中隊長鞠宏偉負責國際交流中心、生活區兩處基地的安保管理,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後,他也是一天都沒有休息,他每天開著自己的私家車往來於三地,給隊員送餐、和隊部交接工作,從無怨言。"兄弟們能吃上熱呼呼的飯菜,才能更有力氣為我們國和一號把好關、站好崗,我費點汽油算什麼!"

保大家,也是護小家!

家住榮成市區的張軍軍,媳婦快生了才從單位趕回去,在醫院陪護了3天。3天后媳婦出院,他就趕緊回公司上班了。公司保衛部領導瞭解到情況,趕他回家照顧家人,他笑嘻嘻地說:"俺丈母孃說了,我一個大男人在家也幫不上什麼忙,家裡有她和俺媽倆人照顧娘倆,保準養活的好好的。等疫情過去了,俺再回去好好陪她們,那時候才踏實。"

善良的人,你們最有力量!

保衛部肖經緯在疫情期間一直和安保人員奮戰在抗疫一線,對於這支淳樸、善良、有擔當的隊伍,他感慨地發了如下朋友圈:

"每當夜晚降臨,所有人都想安睡,但總得有人站崗不是嗎?"警衛大隊長寧曉東的話,是國和一號上百名安保人員的共同心聲,他們把"守夜人"的職責牢牢記在心間。

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這些安保人員衝在一線,貢獻著自己的力量。這一夜很長,需要他們一直守護,這一夜很短,馬上就是嶄新的明天!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email protected],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