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二大內陸國離開中國後,經濟上竟連貴州茅臺都不如?

按照內陸國的領土面積排名,排名第一的哈薩克斯坦自從蘇聯解體後,日子過得不是很好,要不是俄羅斯一直幫襯著,估計哈薩克斯坦就得揭不開鍋了。

而排名第二的蒙古國,又稱為外蒙古,離開中國的懷抱後,日子過的不好也就算了,結果自己還欠了一屁股債。

根據統計,2017年的時候,蒙古國欠下了230億美元的外債。跟中國3萬多億美元的外匯儲備相比,這230億美元簡直是個不值一提的小數目。

世界第二大內陸國離開中國後,經濟上竟連貴州茅臺都不如?

但問題是,2017年蒙古國的GDP是115億美元啊!這就意味著,就算蒙古國在2017年裡不吃不喝,所賺的錢也只夠償還一半的欠款。

蒙古國擁有307萬的人口,平均一下,2017年蒙古國的人均GDP是3735美元,大概是兩萬三千多人民幣。要是再進一步細算,平均每個月便是兩千塊人民幣左右。

2000塊?怎麼樣,看到這個數字大家是不是覺得目前自己的工資還是挺可觀的?

世界第二大內陸國離開中國後,經濟上竟連貴州茅臺都不如?

國內生產總值這麼低,但錢還是要還的,畢竟很多錢都是以美國為主的西方國家借給他的。於是蒙古國便想出一個非常令人無奈的方法,就是號召人民捐款,幫國家還錢。

嗯?這什麼情況?每個月的人均GDP才2000塊人民幣,蒙古國的人民哪會有錢啊?

既然沒錢,那就以後再還,現在想想辦法賺錢。2017年,蒙古的經濟增長速度是5.8%。看起來還可以,但有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因為蒙古國的貨幣,2016年貶值了20%,2017年又貶值了20%。要是將貨幣貶值的問題算進去,蒙古國實際上的經濟增長速度都要為負數了。

經濟增長不行,自然而然的就發生失業問題,2017年,蒙古的失業率便高達9.1%。

世界第二大內陸國離開中國後,經濟上竟連貴州茅臺都不如?

之所以說蒙古國在經濟上混的比貴州茅臺還差,我列舉一組數據大家就明白了。

被譽為中國A股股票價格最貴的上市公司,茅臺的市值大都在8000億人民幣左右,甚至在2018年1月15日,一度突破萬億元大關。如果摺合成美元,萬億的人民幣,大概便是1458億美元左右。

如果是論營業收入,茅臺的業績是611億人民幣,而淨利潤是271億人民幣。

好吧,貴州茅臺2017年的營業收入是蒙古GDP的83%,淨利潤是蒙古GDP的37%。而且別忘了,蒙古國有307萬的人口,而茅臺的員工,上上下下也沒有超過3萬人!

世界第二大內陸國離開中國後,經濟上竟連貴州茅臺都不如?

因此在某種程度上來說,茅臺是真的做到富可敵國。那麼問題不禁來了,為什麼領土面積157萬平方公里的蒙古,在經濟上會比不過中國的一家上市公司呢?

實際上蒙古國的礦產資源超級豐富,已經發現和確定的礦產就有八十多種,各種各樣的礦產算一算,蒙古國都是可以跟澳大利亞對比的存在。而澳大利亞有一個稱號,名為“坐在礦車上的國家”,由此就能看出蒙古國的礦產資源有多豐富。

但他們是一個內陸國,沒有出海口,守著這麼多的資源也弄不出去。畢竟他周邊的中國和俄羅斯,本來礦產資源就非常豐富,完全是自給自足,根本沒必要去買他的。

世界第二大內陸國離開中國後,經濟上竟連貴州茅臺都不如?

蒙古國北邊是西伯利亞,礦產十分不好運輸,因此在運輸方面,他們只能和中國合作。但蒙古國不喜歡中國,他們有很深的排華情節,擔心貨物全部通過中國的地盤運輸,中國就能因此控制住他們的經濟命脈。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他們寧願守著礦產不賣,也不想以後被中國掐住脖子。

除了礦產,蒙古國的畜牧業也是他的支柱型產業。但就是因為太支柱型了,他們只想著養的牛羊越多越好,卻沒考慮到對生態環境的破壞。這不,牛羊的數量是越來越多,草原和牧場卻是越來越少,因此蒙古的畜牧業也是越來越不景氣。

世界第二大內陸國離開中國後,經濟上竟連貴州茅臺都不如?

歷史上的蒙古國十分依賴蘇聯,因為他是從中國獨立出去的,所以一直以來他都在想盡辦法抱緊蘇聯的大腿。而蘇聯只是將他當做和中國之間的緩衝區域,自然也不會想著幫蒙古建立完善的工業體系。

而蒙古國也沒有想到自己應該建立自己的工業體系,因為在當時,他們想要什麼工業產品,跟蘇聯說一聲,蘇聯要麼白送給他,要麼就以非常低的價格,也算是白送給他。

世界第二大內陸國離開中國後,經濟上竟連貴州茅臺都不如?

既然說一聲就能解決的事情,幹嘛自己生產,那也麻煩了。

後來蘇聯解體,俄羅斯自己都自顧不暇,那還有時間去管蒙古國。就這麼的,蒙古國在工業上頓時就尷尬了。

歸根結底,蒙古國之所以現在會混得這麼差,就是當年犯下太多錯誤。試想,當年要是他不獨立出去,現在的日子肯定是過得津津有味,民眾也不用勒著褲腰帶生活,這一點從中國內蒙古的經濟狀況就能看出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