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華為的技術進一步提升,徹底打敗愛立信等通信公司,能否反過來技術封鎖他們?

名字a很麻煩


華為現在是我國發展最快也是發展最好的通訊企業,我們對華為了解最多的就是華為的手機,其實華為一直都是在做通訊行業,手機只是華為的一個小小的分支。從現在的通訊行業也來看,華為也是全球頂尖的通訊企業,是全球第一的通訊設備及方案解決商。現在全球在通訊領域做的好的還有愛立信。愛立信的實力也是不容小覷在通訊領域也是有著非常多的技術專利。

現在的網絡通訊結構由2G/3G/4G構成並且華為正在研發5G,在部分地區已經進入試驗階段。在以往的3G/4G時代,大部分的通訊專利技術都是在愛立信手中掌握著,我們沒有主動優勢。在未來的5G時代,最主要的還是通訊的專利技術,誰最先掌握關鍵技術誰就可以操控未來5G時代。

華為在未來建設的5G時代佔有一定的優勢,但是有一部分專利還是掌握在國外的通訊企業手裡面。這也就造成了華為的5G通訊設備的製造和銷售都會受到一定的阻撓,如果在國內自我消化還是可以的,但是出國銷售那是有一定的難度的。如果和愛立信等國外的通訊企業進行專利交叉授權還是可以做到國外銷售的。

如果我們的華為在5G的技術方面再加努力進步,成為全球領先,不向歐美等地區進行銷售5G通訊,歐美等地區的通訊行業以及與通訊行業有關的產品都會受到影響,華為才可以真正的掌握未來的通運時代,這些與華為的研發實力是有直接的關係的。


鎂客網


僅僅靠一家華為是遠遠不夠的!為什麼呢?因為幾十年前西方封鎖中國都是主要科技大國全行業一起參與的,美國和整個歐洲加上日本幾乎所有發達國家,有些行業甚至都把俄羅斯拉進來了!可見封鎖力度有多大!

華為僅僅是一個通訊技術設備和方案解決商,加上比較給力的手機產業,跟他競爭的企業很多,不知有多少國家視他為眼中釘,肉中刺一樣,時時刻刻想絞殺華為。華為是每個中國人心中的驕傲,是民族的脊樑但是僅僅靠他一家還是撐不起我們這個浩大的祖國的復興的重任,如果每個行業中都有一個華為哪怕是中興這樣的存在,我泱泱大國定然毅立於世界之林不再擔心被人制裁欺負了!





安迪631


先說結論:幾乎不可能。

之前有的人被中興事件嚇怕了,動不動就說封鎖這個、封鎖那個。

但是封鎖也是有前提條件的。

第一是要有可以用來封鎖的資源。打個比方,專利和技術哪個能用來封鎖?

答案是技術。所謂專利,是指首先發明瞭某項技術的企業,主動公佈自己的技術細節,獲得各國對其技術的保護。其他企業要使用相關技術,即使是自己獨立研發出來的,都必須獲得專利所有企業的授權。

於是就有一些人認為可以通過不給其他企業授權專利,對其他企業進行封鎖,但這在現代社會基本是不可能的,第一是專利本身是有時間限制的,一般一項專利的保護時間不會超過20年。

第二,現代社會當中,各個企業之間普遍彼此授權大量的專利,這是建立在法制和信任之上。如果一個國家用法律保護另一個國家的企業的專利合法性,而另一個國家的企業卻反而利用這種合法性,不授權專利,進而進行封鎖。本質上就破壞了專利的初衷,有可能的結果就是國家不再對另一個國家的企業專利進行保護。最近也有一部分企業,包括華為和聯想在美國起訴高通利用專利授權威脅其他企業。

綜上可以看出利用專利封鎖在當今社會基本是不可行的。所以可以用來封鎖的只能是技術。

問題是華為和愛立信之類的企業是競爭關係,並不是供應鏈關係,華為也不是愛立信的上游企業。即使其在技術上領先愛立信,他也只能在市場競爭中獲得優勢,並不能利用這種優勢來制裁愛立信。

另一個原因就是反壟斷,基於原因單靠華為自己永遠不可能壟斷通信行業。

回過頭再看看美國製裁中興的事件,首先制裁中興的是多個美國企業,並不是單一的美國企業,就是說這裡頭任何一家企業都不構成壟斷,但它們合起來卻幾乎壟斷了全部的市場,這是一種合法的國家壟斷。第二,這些企業制裁的方式是不為中興提供產品,同時市場上並沒有可以替代上述公司的企業,就是一種技術制裁。第三,這些企業都是中心的供應鏈上游。第四,這些企業擁有制裁中興的理由(即使我們不承認)。第五,無論中興還是中國政府,都沒有可以明確反擊的方式。

綜上所述,華為作為一家通信業最下游的企業,他基本上不太可能擁有制裁別的企業的能力,但這並不代表華為不重要,正好相反作為全世界最大的通信巨頭,整個供應鏈的最終端,華為反而是整個通信業周最具備話語權的企業。


趙澤


感謝您的閱讀!

美國通過《國防授權法案》,禁止美國政府使用華為、中興等企業的技術;除此之外,它也通過禁止華為在美國供給5G設備,而且明裡暗裡的讓盟國,澳大利亞等國家禁止華為5G技術,原因很簡單:害怕華為5G影響世界。因為在美國人的思想中——讓中國企業主導5G技術,將會對世界各國形成“無法化解的威脅”。


那麼,我們可以試想一下,華為如果真的掌握了5G技術,成為唯一一家供應5G設備的廠商,華為真的會反過來封鎖國外呢?

顯然不可能,我們知道華為任正非說過了一句話:如果西方國家同意使用的話,我們還是會提供它們華為技術的。同樣還有一句話:如果華為技術存在安全,那麼我寧願將華為賣掉或者關閉。

所以,一方面華為不可能採用技術封鎖;另外一方面,華為也不存在安全問題,否則就像任正非所說關掉華為。其實華為在目前發展中已經達到了世界前列,在5G和微波中,華為目前是做得最好的企業。

30來份的5G訂單,2.5萬個基站的銷量,可以說華為的技術已經達到了非常出色的地步。

當然,不過高估計華為,也不過低評價華為。如果,華為真的在技術領域突破,成為行業領域第一,按照華為任正非的看法,不可能去制約其他企業。


LeoGo科技


應邀回答本行業問題。

如果華為的技術進一步提升,徹底打敗愛立信等通信公司,也無法通過技術來封鎖他們。

移動通信技術一直是疊加狀態,即使是現在到了5G網絡,但是依然後使用到大量的3/4G的技術專利。

以現在的網絡結構來看,2/3/4/5G的網絡混合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存在,而手機終端等也會兼容2/3/4/5G,雖然現在2G技術專利保護期已經過期,還有部分3G專利也開始過期,但是現在的4G專利還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內才會過期。


而4G時代,愛立信等企業還有大量的專利被掌握,而即使是在目前我國佔優的5G之中,也是有著大量的國外公司的專利,而且被寫入了3GPP的5GNR標準,標準必要專利是無論如何也繞不開的。

也就是說,不管什麼時候,華為都需要和愛立信等公司進行專利的交叉授權,這樣才可以生產製造和銷售4/5G設備。而如果不進行專利交叉授權的話,可能在國內還勉強可以,但是出國銷售就不可能了。

即使是在未來真的有一天,華為的專利可以完全的壓制其他企業的話,也無法封鎖別的公司。

在3G時代,高通基本上可以說是完全的掌握了CDMA的核心專利,而以CDMA為核心的3G時代,高通可以說是橫行無忌的。但是也正是因為高通的霸道,才催生了LTE。而LTE的最根本的核心思想則是"去高通化"。

實際在整個4G時代,高通在通信業中的地位是斷崖式的下降的,到了5G時代,才開始慢慢回升。

通信業就是這個樣子,過分強大的公司,其他的公司會聯合起來,繞開你,踢開你,不可能被你完全的掌控,更不要說是封鎖了。

即使是別的公司踢不開你,繞不開你,別忘了還有反壟斷的存在。

反壟斷相關的法律就是針對這種非常極端的情況的。即使你的專利的確的吊炸天,但是反壟斷就讓你不能做到完全無視一切,各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市場,不可能被一家公司完全霸佔。


總而言之,即使是真的有一天,華為的技術發展到非常強大的階段,也不可能完全封鎖其他公司的發展,而是會採用收取合理的專利費的方式,從通信業獲得最大的利潤,而不是說封鎖其他的廠家,這種做法是不明智的而且是無法實現的。

以上個人淺見,歡迎批評指正。喜歡的可以關注我,謝謝!

認同我的看法的請點個贊再走,再次感謝!


通信一小兵


華為即使以後提供技術打敗了思科、打敗了愛立信等所有的競爭對手,也應該永遠不會對自己的競爭對手進行技術封鎖。因為華為技術領先超過愛立信,我們這裡說的技術主要是指通信原理相關技術,例如我們說的5G相關通信標準、專利。


那麼,這種通信原理技術本身是無法封鎖的。不管是過去、現在還是未來,通信技術從來都不是一家之言。通信技術的規則是由通信標準定義,不管是IETF、ITUT還是BBF,任何通信技術都是多方參與一起制定的。這就是我們看到5G標準相關的“投票”,其實任何通信相關的技術,如果要全球都認同,那麼都需要這個行業大部分主流玩家都支持。所以任何一個通信標準技術成型,必然都是多個企業參與的結果。5G標準裡有華為、有高通、有中興、有愛立信還有中國移動等等。


因此任何一家企業,可以做到技術領先,可以在通信標準組織牽頭某項技術標準的制定,但是絕對不可能封鎖技術,一旦封鎖技術,那麼全球大部分的通信企業都不會支持你的這個技術,此時技術得不到全球企業和運營商的認可,想要自己玩那就是閉門造車,玩不下去的。通信技術的不斷進步是各個玩家群策群力的結果,只有大家都參與,都提出自己的看法,才是一個良性發展的生態

所以,大部分技術領先企業,比如現在的高通或者早年的愛立信,絕對不會對其他競爭對手封鎖技術,而且採用你可以使用我的技術,但是必須要交保護費的方式,這個從保護知識產權來看,也是全球認可的。如果你使用了我的技術你不交保護費,那麼我可以去法院告你,迫使你按照知識產權保護的原則交保付費給我,現在高通和蘋果正在為保護費鬧的不可開交。


通信技術是全球各個相關領域玩家一同參與的,從來都不是一言堂。即便是在思科全球霸權的時代,思科也沒有禁止華為玩思科的技術,而是採用控告華為侵犯知識產權的方式,期望華為交保付費,華為也會分析看看哪些是思科自己私有的技術,如果私有技術沒有使用的場景就不用。而且通信行業不成文的規定就是形成了標準的技術就是各個玩家都可以使用,至於該交多少保護費你們可以自己去談。


我們看華為在5G的核心專利現在是排名第一的,不管是華為還是中興都在非常努力的參與各大標準組織,提出自己的專利,期望獲得全球通信行業其他玩家的認可。在通信標準中自己的專利越多,自己的話語權就越大,那麼自己就越有資本和對方聊聊該不該交保護費,或者該交多少保護費的問題,最近華為和高通不是和解了麼,那就是在技術上大家談好了。

至於2018年美國對中興通訊的封鎖,我不覺得這個是技術封鎖,更願意稱之為產品或者生產技術封鎖。技術原理和規則始終在那,只是我們由於工藝或者產業鏈原因生產不出相應的替代產品,假如微軟不賣英特爾芯片給中國,那麼中國還是有芯片可以替代,只是這些芯片能力和產業鏈都不如X86芯片,所以我更願意稱之為產品/生產技術的封鎖

如果華為最終世界第一了,華為不賣產品給歐美,那也是一種產品技術封鎖,不是原理技術,產品技術封鎖一般都會有替代品,只會可能能力差一點,發展會混亂一點,但是給予一段發展時間後還是可以趕上來的。我們北斗、航母、航飛發動機、空間站很多都是產品技術封鎖,但是被我們迎頭趕上,美國對我國幹這事也不是一年兩年了。


如果華為5G全球領先,不賣產品給歐美,那麼歐美相關通信產業發展會嚴重受阻,這點很多國家都意識到了,這對這些國家也算是一種懲罰吧。華為長期的研發投入正是華為未來技術領先的基石


我是從業近20年的IT工程師,如果回答的讓您覺得有點道理,您可以關注我,我將持續奉獻個人對技術和行業的見解,謝謝


IT老菜鳥


這樣的想法是不切實際並且非常危險的。


首先技術是不可能封鎖的,如果要說落後的話,30年前的中國在技術上比西方國家落後多了,但現在不管是高鐵、汽車還是手機,我們都已經趕上甚至開始超越了。


技術是不能被封鎖的,如果真的是封鎖的話,反而到會把別人自研技術給“憋”出來了。


最好的例子就是芯片,以前我們一直進口國外的芯片,一年要花2000億美元,但是現在中興一來,反而讓中國人意識到自研芯片的重要性。


芯片真的會研究不出來麼?不可能的,我們現在能造的芯片無非是慢一點,工藝差一點,沒有進口芯片了就努力一下把國產芯片慢慢迭代,趕上西方先進水平只是一個時間問題。當年華為怎麼崛起的,不就是這麼一點點自己熬出來的麼。


華為真的技術封鎖了愛立信諾基亞對華為一點好處都沒有,一是賺不到海外市場的錢,二是別人遲早也能獲得技術突破,中國人可以做的外國人也可以。


所以最好的策略一直跑一直領先,並依靠自己的領先通過技術標準、專利、產品賺取高額利潤。


高挺觀點


如果華為的技術進一步提升,徹底打敗愛立信等通信公司,能否反過來技術封鎖他們?從目前來說華為是全球第一的通信設備及方案解決商,實力雄厚。而愛立信也是全球領先的移動通訊設備上、端到端全面通信解決方案及服務供應商。實力也是很雄厚,並且在通信領域同樣擁有很多的專利及技術。但要做到封鎖,可能就不是這麼簡單的事情了。

一家公司變得強大能不能反過來就技術封鎖別人呢,理論上可以但實際上又行不通。華為在通信領域大手筆的研發投入,擁有了眾多的技術實力以及專利,對於這些專利自己可以許可別人使用也可以不許可別人使用。但反過來像愛立信這樣在行業裡深耕了140多年的公司來說,同樣具有很強的技術實力以及眾多的專利技術。每一年的專利收入差不多是100億人民幣左右,應該說是收入不菲。


當然目前來看華為的專利申請也是很厲害,已經超過愛立信。華為外國申請累計專利5萬件左右,愛立信差不多4萬件左右,華為還佔優勢。但是不是說華為就能夠技術封鎖愛立信呢,顯然那是不可能的。華為有的專利,愛立信可能沒有。反過來愛立信有的技術,華為也可能沒有,但還不得不使用。

比如愛立信就曾經起訴蘋果侵權41項專利,還有8項標準必要專利,而且全球很多國家都需要使用都需要獲得授權。就專利訴訟,除了蘋果,愛立信也向小米、三星等都發起過訴訟,因為這些標準必要專利所有手機都要使用繞不過去。愛立信是通信領域標準的貢獻者,本身積累了雄厚的專利實力,不用這些標準必要專利,手機就不能使用。

另外擁有什麼專利及技術並不是來限制別人使用的,也可以說是自己手中擁有可以使用別人專利及技術的重要砝碼。不然雖然你可以使用別人的專利,但每年的專利費用就夠自己喝一壺了,就像現在的高通稅一樣,讓很多公司不爽,可你有辦法麼。那最好的辦法就是自己擁有別人要使用的專利,就擁有對等的合作砝碼與條件。


更多分享及互動,歡迎點擊右上角關注【東風高揚】。


東風高揚


我就難以理解了,華為一個私企而已,動不動上升到這麼大高度,跟愛國有毛關係,跟國家有毛關係,難道是因為名字起的好?

別扯交稅,依法納稅是該盡義務。

別扯專利研發啥的,那都讓消費者掏了,羊毛出在羊身上。

真是先有華為後有天,嗶了狗了,海軍洗腦能力恐怖,必須跪服


fjdukdomfeyjs


除了茅臺等白酒能夠對外國封鎖,科技產品沒有一樣能對外封鎖,今天不行,明天一樣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