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好文:忍受不可忍受的災難!

隱忍,在某些人看來是懦弱的表現,但是在筆者看來,卻是一種品質,是一種明白怎麼生活的智慧。如果你不同意,請看下週國平的這篇短文,也許讀後你該明白中國人為何總是求忍了。

《忍受不可忍受的災難》

作者,周國平

經典好文:忍受不可忍受的災難!

身處一種曠日持久的災難之中,為了同這災難拉開一段心理距離,可以有種種辦法。

樂觀者會盡量“朝前看”,把眼光投向雨過天晴的未來,看到災難的暫時性,從而懷抱一種希望。悲觀者會盡量居高臨下地“俯視”災難,把它放在人生虛無的大背景下來看,看破人間禍福的無謂,從而產生一種超脫的心境。倘若我們既非樂觀的詩人,亦非悲觀的哲人,而只是得過且過的普通人,我們仍然可以甚至必然有意無意地掉頭不看眼前的災難,儘量把注意力放在生活中尚存的別的歡樂上,哪怕是些極瑣屑的歡樂,只要我們還活著,這類歡樂是任何災難都不能把它們徹底消滅的。所有這些辦法,實質上都是逃避,而逃避常常是必要的。

如果我們驕傲得不肯逃避,或者沉重得不能逃避,怎麼辦呢?

剩下的唯一辦法是忍。

我們終於發現,忍受不可忍受的災難是人類的命運。接著我們又發現,只要咬牙忍受,世上並無不可忍受的災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