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曹丕、劉備都稱帝,而孫權只是稱王?

weiyiserg


《三國志》記載,曹丕220年稱帝,劉備221年稱帝。既然是三國鼎立,那麼魏蜀吳三國的情況應該都是差不多的。可為什麼曹丕、劉備一前一後稱帝后,孫權卻直到229年才稱帝呢?要知道,那時候,劉備已經於223年去世,曹丕也已經在226年去世,無論魏蜀,都已經是第二代皇帝了,孫權怎麼會那麼沉得住氣呢?

(孫權劇照)

我認為,孫權之所以遲魏蜀近十年才稱帝,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孫權沒理由稱帝。

無論是曹丕還是劉備,稱帝都言之鑿鑿,理由充分。

曹丕不是他要當皇帝,是漢獻帝劉協“禪讓”給他的。曹丕已經連續不斷“推辭”過好多次了,但是劉協堅決不同意,堅決要把皇位禪讓給他,說他具有豐功偉績,說他曹傢俱有豐功偉績,說曹家佔有德行,該當皇帝。說“黃龍”出現了,這是祥瑞之兆,正是改朝換代的時候。

在這種情況下,曹丕實在“推辭”不過,只好同意,接過“江山”這副沉重的膽子,扛在肩上,咬牙堅持往前走。

劉備之所以稱帝。是因為他“聽說”曹丕已經把漢獻帝劉協給害死,奪取了漢朝的江山。這種情況,劉備怎麼可能接受呢?難道劉漢家就沒人了嗎?當然不是,還有中山靖王之後的劉備呢!

劉備一生都在為恢復漢朝江山嘔心瀝血。“興復漢室,還於舊都”,這是劉備的崇高理想。可是,皇帝劉協已經被曹丕這個奸賊給殺了,江山也被曹丕這個奸賊給奪去了,要還於“舊都”,顯然暫時是辦不到的。因此,只能另建“新都”。

當然了,另建“新都”,並不是他劉備想當這個皇帝,而是要擔這個“道義”。畢竟皇帝已經沒了,只有他稱帝,重新樹立一個皇帝出來,天下人才有主心骨,才有繼續前進的方向。

可是孫權有什麼呢?既沒有皇帝把皇位“禪讓”給他,他又不是劉漢家的後人,甚至連皇親國戚都不是,他怎麼可能稱帝呢?

(曹丕劇照)

二、孫權沒膽量稱帝。

當時,曹魏的家業最雄厚,蜀漢的勢頭最猛,孫權一樣也不佔。如果他不稱帝,那麼曹魏和蜀漢會捉對廝殺,打得不可開交。孫權其實只需要坐山觀虎鬥,等他們打得兩敗俱傷的時候,坐收漁翁之利就可以了。

但如果孫權緊跟著也稱帝,那麼,無論是曹魏,還是蜀漢,就有可能調轉槍頭針對他。曹丕說,我的皇帝是劉協禪讓的,你稱帝,你就是藐視我的權威,就是造反,我當然得打你了!劉備說,我稱帝是因為我是劉家後人,我不過是繼承皇位而已。你有什麼資格稱帝?你稱帝,不是造反嗎?我當然要打你了。

孫權不稱帝,大家都不會注意他。一稱帝,大家都會轉過來打他。本來一個打他,他都夠嗆,現在兩個都打他,他怎麼是對手呢?

事實上,孫權在曹丕稱帝后,由於關羽在荊州咄咄逼人,孫權立刻就對曹丕上表稱臣,想借曹丕的力量來對付劉備。也正是這樣,他還打贏了夷陵之戰。而夷陵之戰後,他立刻又向劉備求和,避免劉備對他進行報復。

在如此複雜的形勢下,孫權怎麼可能稱臣呢?

(劉備劇照)

三、孫權沒必要稱帝。

曹丕之所以要稱帝,是想坐穩正堂盟主的位置,表明江山有代謝,他已經是新的王朝的皇帝了,藉此威服天下。劉備之所以要稱帝,是必須發表劉家人的聲音,表明劉家的江山並沒有斷絕。而這個表明,是有利於他召集天下有識之士,和曹魏對抗的。

孫權稱帝,能得到什麼呢?什麼也沒有,所以,他完全沒有必要稱帝。

那麼,孫權有沒有稱帝的心思呢?當然是有的。直到差不多十年的時候,那時候,蜀漢已經和他建立了良好的關係,而且蜀漢諸葛亮已經於228年提兵北伐,和曹魏較上勁了。也就是說,他就算稱帝,也沒人有精力再搭理他這事了。這時候,他就理直氣壯地稱了帝。


張生全精彩歷史


孫權後來也是稱帝了,但是在曹丕、劉備稱帝時,他仍然只稱王。他直到公元229年才正式稱帝,比曹丕晚了九年,比劉備晚了八年。

那麼孫權為什麼不緊跟著稱帝呢?有如下原因:

第一,政治資本不夠。

曹丕稱帝,是因為曹氏長期把持朝廷,水到渠成。曹操是東漢帝國的丞相,又封為魏王,名為臣子,實際上是充當太上皇,完全把持朝政,挾天子以令諸侯。曹操死後,曹g丕通過所謂的“禪讓”,從漢獻帝手中接過皇帝的尊號。這套把戲雖然很做作,至少表面上是通過“合法”的途徑竊取東漢的政權。

當然,所有人都看得出來,所謂的“合法”手段,實際上無非是威逼漢獻帝退位罷了。對於劉備,當然不承認曹丕政權的合法性。於是,劉備搞出了一出鬧劇。當時有流言說漢獻帝劉協已經遇害,其實這只是造謠,劉備裝模作樣,披麻戴孝為漢獻帝舉辦喪禮,追諡其為“孝愍皇帝”。其實劉備未必對漢獻帝忠心耿耿,更談不上感恩戴德。他偶爾對皇帝表示忠心,主要是用於攻擊篡權的曹操,並不意味他有誓死保衛皇帝的決心。他的雄心是自己當皇帝,而不是保護皇帝,他為漢獻帝搞所謂的“喪禮”,只是為了證明自己才是大漢政權的合法繼承者,因為他有皇族血統,雖然這個“皇族”身份也很值得懷疑。

曹丕稱帝,因為他有漢獻帝的禪讓詔書;劉備稱帝,因為他的皇族後裔之身份。而孫權呢?什麼都沒有。從政治資本看,他遠不如曹丕與劉備。

第二,不稱帝讓孫權有更多進退回旋緩衝的餘地,對保全東吳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應該說,孫權是個很聰明的,他沒有緊跟著曹丕、劉備稱帝,是有非凡見識的。

劉備重新扯著“漢”的旗幟,按理說首要敵人當然是竊取漢政權的曹丕。然而,由於結義兄弟關羽被孫權所殺,出於激憤,劉備首要打擊的敵人並不是曹丕,而是孫權。劉備大舉出兵,進攻東吳。此時倘若曹丕也大舉南下,那麼東吳很難倖免。對於孫權來說,東吳要生存,就必須避免兩線作戰,集中力量打敗劉備。於是他放低姿態,向曹丕稱臣,以穩住魏國,全力阻擊蜀國。

這個策略非常明智。在孫權的忽悠下,曹丕信以為真,並沒有在東吳的背後插上一刀。孫權抓住機會,以陸遜為主帥,在夷陵之戰中大破蜀軍,保住東吳。試想想,倘若這時孫權也稱帝自立,曹丕如何會放過滅掉東吳的良機呢?

在擊退蜀國後,孫權並未對曹丕臣服,這讓曹丕恍然大悟,知道自己被孫權所欺騙,遂三次大舉南征。在這個時候,孫權又選擇與蜀國恢復同盟關係,以共同對付曹魏。此時劉備已經去世,諸葛亮從務實的角度出發,也希望與東吳結束敵對關係,畢竟蜀吳矛盾是次要矛盾,蜀魏矛盾才是主要矛盾。

吳、蜀關係能夠正常化,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孫權未稱帝。諸葛亮與東吳結盟,也是頂著很大的風險,因為孫權先是殺了關羽,又在夷陵大敗劉備,蜀、吳矛盾也很深。要是孫權在這個時候稱帝,諸葛亮的聯吳計劃將會遇到巨大的阻力。在幾年後,孫權終於稱帝,消息傳到蜀國,蜀國的許多大臣就紛紛表示,應該與吳國絕交。只是彼時蜀、吳盟友關係已經比較牢固,最後大家才不得不接受這個現實。


君山話史


公元220年,曹丕逼迫漢獻帝禪位,在洛陽稱帝,並且還假意再三推遲,營造了一個漢獻帝硬是要把帝位讓給他的理由。隨後,劉備也不甘示弱,在成都稱帝,理由也很在理,曹丕稱帝欺負劉家沒人,因此劉備代表劉氏宗親站出來挽救大漢命運。曹丕劉備相繼稱帝,作為三分天下的另一方孫權本也應該響應號召,跟著稱帝,但孫權卻遲遲沒有稱帝,反倒稱吳王。作為一方霸主,孫權為何只稱王呢?難道找不到稱帝的理由嗎?

顯然不是,曹丕劉備稱帝的理由也不過是騙小孩子的牽強之詞罷了!那難道是孫權的實力不如曹丕劉備嗎?其實他們的實力都在伯仲之間。比如劉備發動夷陵之戰,表示他敢打孫權,而同樣孫權又在此戰中大勝劉備,顯然劉備和孫權的實力差不多。再比如曹丕稱帝后,因孫權假意歸順他十分生氣,對孫權發動了三次討伐之戰,而同樣孫權都打得曹丕無功而返,顯然曹丕和孫權的實力也是不分上下。這就讓人更好奇了,接連都能打勝仗、實力相當的孫權為何只稱王呢?
有人認為,孫權只稱吳王,是擔心他稱帝后,他的身份得不到東吳許多門閥氏族的認同,在東漢末年這樣一個講究門第出生的時代,畢竟還有很多士族是漢朝的追隨者。這就好比曹丕的父親曹操掌權20年卻一直沒有稱帝一樣,曹操就是怕稱帝后,他的身份會遭到很多士族的反對。孫權肯定也有曹操這樣的顧慮,相對曹丕劉備稱帝來說,他確實差了一個身份。但這並不是孫權只稱王的理由,真正的原因讓人佩服。
孫權只稱王,這其中透露出的正是他的智慧。因為孫權只稱王,所以在劉備稱帝后以報仇的名義發動夷陵之戰,他轉而可以依附稱帝的曹丕,曹丕不費一兵一卒就得到東吳,他如何不開心呢!從而孫權便可以專心應戰劉備;同樣因為孫權只稱王,在曹丕討伐他的時候,他又能低下頭以王的名義向稱帝的劉備修好。孫權給了劉備帝王的面子,怎麼會薄了這位吳王的好意。所以,孫權是個非常有謀略的人,他稱王想投靠誰都有選擇性,時刻都能扭轉戰局,讓形勢變得對他有利。不僅如此,曹丕劉備稱帝,俗話說一山不容二虎,他倆肯定會先打架,這樣孫權還能坐山觀虎鬥了。孫權的智慧不得不讓人佩服,偉大領袖毛主席都佩服孫權,發出這樣的感慨:“當今惜無孫仲謀啊!”

讀文學史詩


曹丕稱帝是接受漢朝皇帝的禪讓,雖然實為篡位,但在法理上具有無可爭辯的正統性,因為漢獻帝確實主動禪讓了。劉備利用漢室宗親的身份、皇叔這塊招牌招徠人心,又打出復興漢室的宏偉口號,影響力也相當強大,尤其曹丕篡位後,傳言漢獻帝已經遇害,劉備稱帝也就水到渠成了。孫權一無稱帝的法理正統性,二無漢朝皇族身份,如貿然稱帝,很可能得不到江南豪門士族、主流階層的支持,會加劇社會矛盾。於是他接受曹丕冊封的吳王,利用魏國的幫助,在夷陵之戰大敗劉備,積累了巨大的威望和政治資本,而後就發展經濟,緩和社會矛盾,又三次挫敗魏國的討伐,並放低姿態,討好劉備,重新鞏固了孫劉聯盟。曹叡繼位後,東吳在石亭之戰中再次大敗魏軍,並氣死了曹休,使魏國二十多年不敢大規模南下。此時東吳經濟發展,國力增強,社會矛盾也和諧得差不多了,和魏國、蜀國也基本和平相處,孫權擁有了不可動搖的聲望和權威。稱帝的時機已成熟,條件已具備,於是孫權於229年在武昌正式稱帝。


手機用戶12175003233


孫權是得了便宜還賣乖。下面詳細說說。


公元220年,亂世之梟雄曹孟德(註釋1)去世了,他的兒子曹丕逼著漢獻帝“禪讓”的皇位,以魏代漢,建立了魏國。

公元221年,自詡為中山靖王后人的劉備於成都稱帝,國號“漢”,建立了蜀漢政權,年號“章武”。聽這國號,就是要打架的,事實也的確如此,劉備以為關羽報仇為旗號,舉國討伐東吳,東吳上下人心惶惶。

正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孫權沒有選擇跟隨曹丕和劉備之後選擇稱帝,而是向曹丕稱臣,其目的不外乎是想借魏國勢力,幫助其渡過劉備興師討吳的難關。這次表面上孫權是認慫了,但卻讓東吳得到了實惠。

在夷陵之戰中,正是在魏國和吳國的夾擊,促成了劉備大軍的大敗,火燒連營八百里,千萬蜀漢兒郎都成了焦土。

在夷陵大敗劉備後,之前還乖的像貓的孫權就開始跟曹丕耍起了小心眼子,先是答應派遣太子去魏國做人質,遲遲不出發,後來乾脆就玩起了冷暴力。最後曹丕忍無可忍,興兵討伐,卻也沒造成什麼實質性損害。

等到危機徹底解除,孫權終於可以大大方方的稱帝,成為三國三足鼎立的局面。

註釋1:曹操生於155年,死於220年。總計活了65歲。


瓦爾登的船伕


孫權怎麼沒稱帝?他還是號稱的“大帝”,無非是稱帝比曹、劉都晚一些而已。

孫權和曹、劉比起來先天不足,曹丕有禪讓的名分,劉備有漢室宗親的名分,所以曹、劉稱帝沒所謂,可孫家就什麼都沒有,就是一軍閥,在古代,要稱帝建國,大義名分是很重要的,否則得不到大多數人或者地方派系的支持。曹丕稱帝時,孫權都只能以臣子的名義求王爵,就是因為他無名無分,有了王爵才能拔高孫家的地位,才能幹後面的事,而曹丕為了拉攏東吳制衡蜀漢,也只能認可。

孫權稱帝時,不要說曹操和劉備了,就是曹丕都死了,而且三國之間的形勢也比較明朗化,互相牽制的局面已經形成,這個時候孫權才敢稱帝,如果早稱帝,就不是蜀、吳聯盟,而是魏、蜀聯合伐吳了,前輩袁術的下場可還沒過多少年。


孤寡老人講歷史


誰說孫權只是稱王?他稱帝了呀,只是比曹丕劉備都晚而已,甚至晚到他們兩人都已經死了。至於為什麼晚稱帝,審時度勢也!這真的是孫權精於算計的結果。

曹丕為什麼要稱帝?因為曹丕能力不及曹操,怕長此以往群臣不服,所以要靠稱帝來提升自己的控制力。劉備為什麼要稱帝?因為曹丕取代了漢獻帝,自己不能再用漢室宗親的招牌以漢中王身份控制益州了,所以要靠稱帝來明確自己的合法性。而孫權並不急,孫家控制江東已歷三世幾十年,根基穩固,稱帝與否都可以繼續割據江東,他有足夠的時間好好謀劃。於是有了以下一步步的表現:

一、降魏封王


東漢建安二十五年(221年),曹丕接受漢獻帝“禪讓”稱帝,改元黃初,建立曹魏政權。次年,劉備以曹丕害死漢獻帝為由,在成都稱帝,改元章武,建立蜀漢政權。這個時候,孫權就面臨著一個何去何從的抉擇。此時已經沒有漢獻帝的建安年號了,孫權有三個選擇:

第一,承認曹丕接受漢獻帝禪讓為正統,奉曹魏為君,向曹魏俯首稱臣;

第二,不承認曹丕的地位,承認劉備以漢室宗親身份繼承皇位,向劉備稱臣;

第三,都不承認,自己稱帝。


首先,第二種不可能。因為此前孫劉已因為呂蒙奪荊州殺關羽結下血海深仇,劉備稱帝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要率軍伐吳,孫權就算想稱臣,劉備也不能接受,除非交出荊州,如果那樣又何必費力奪呢?所以行不通。而如果孫權自己稱帝,就沒有理由。他既沒有漢獻帝的禪讓也不是漢室宗親,而且稱帝后有可能兩面受敵。所以,他唯一的選擇只能是向曹魏稱臣。而曹丕此時也需要更多的支持表示自己的合法性。於是雙方一拍即合,曹丕下旨封孫權為吳王、大將軍,加九錫,領荊州牧。

這樣一來,孫權、曹丕雙方都得了好處。曹丕完成了父親曹操都沒能征服的東吳臣服,作為回報,曹魏承認東吳對荊州的佔有。東吳有了佔據荊州的合法藉口,也避免了兩面受敵,何樂而不為?

二、改元自立


但是,孫權顯然不可能真的臣服曹魏,他一面接受了曹魏的封賞,另一面卻做了一件事——改元!這其實就是獨立的信號。222年,孫權改元黃武(簡直就是曹丕的年號黃初和劉備的年號章武的結合)。此舉完全證明了孫權不是曹魏的吳王,而是一個獨立的吳政權的王,他和劉備曹丕的區別只不過另兩個是帝國,他是王國,本質上並沒有差。

三、抗魏聯蜀

劉備伐吳,孫權以陸遜為帥大敗劉備於夷陵。孫權解除了蜀漢的威脅,卻面臨新的挑戰。曹丕看出孫權不是真心臣服,同時也想利用孫劉交戰後的空隙,偷襲江陵。幸虧陸遜有所準備,及時率大軍趕回,沒有遭受大的損失,成功擊退魏軍。

此後,孫權主動遣使出使蜀漢,與劉備達成和解。雙方重新交好,與曹魏的關係經過一段時期正式斷交,於是孫權與劉備形成了國與國的外交關係,而對曹魏的附庸關係正式解除。所以,此時孫權不論對內對外都已經是一個國家。劉備病逝後,諸葛亮主政,孫權更是加大了與蜀漢的交往,雙方恢復到了夷陵之戰前的聯盟狀態。

四、正式稱帝


223年劉備病逝、226年曹丕病逝。在229年,孫權於武昌正式稱帝,改元黃龍,與蜀漢互相承認皇帝身份,並與遼東公孫淵通使,封公孫淵為燕王。從此,孫權正式完成了自己的稱帝步驟。

孫權不是急功近利而是步步為營。他清楚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麼。通過一系列高明手段,終於在強大的競爭對手去世後,自己再無阻礙的情況下從容稱帝。每一步都目標明確效果顯著。確實體現了孫權高超的政治智慧。


伊耆角木


首先,孫權也稱帝了,而且皇帝做的比劉備和曹丕加一起的時間都長。只是比他倆晚了幾年稱帝,我們分析一下,為什麼孫權會晚曹丕九年晚劉備八年才稱帝。

三國時期,是東漢末年,諸侯爭霸,戰亂四起,百姓士子們迫切希望和平。然而,古人從小受到的教育就是忠君愛國,因此,即便天下大亂,仍然是人心向漢。

對於東吳來說,曹操有漢獻帝劉協,劉備是漢皇后裔。孫權從政治地位上是低於劉備和曹操的。公元220年,曹丕稱帝,國號魏,漢朝亡。次年公元221年,劉備以漢室宗親身份稱帝,國號仍延續漢。曹丕稱帝,由劉協禪讓。劉備稱帝是漢室宗親。孫權則名不至實不歸,古人講就正統,不想被世人指責忤逆。所以曹丕雖然隨時可以捏死劉協自立,最後還是費勁周折,令劉協禪位,這對於曹丕來說,不叫篡奪,叫名至實歸。而劉備,稱帝是漢帝劉協禪位給曹丕後,掌恢復漢室大旗,自立漢帝,稱漢昭烈帝,在名義上是恢復漢室正統。

而孫權則沒有那麼著急稱帝,一是沒有更好的理由來支撐他稱帝,曹丕有劉協,劉備有漢皇血統。二是他知道,天下不能有兩個太陽,既然曹丕和劉備都先後稱帝,那麼曹魏和蜀漢就會將最尖銳的矛頭指向對方。自己好坐收漁利。

然而,事態的發展出乎了孫權的意料。他沒想到是劉備稱帝三個月後就率大軍討伐東吳,而沒有討伐登基稱帝的曹丕。且劉備大軍聲稱要蕩平東吳。這讓孫權措手不及,劉備大軍所到之處攻城拔寨,眼看東吳要亡。而孫策的女婿陸遜,臨危受命,不負眾望,擔任東吳大都督,一舉破蜀漢大軍,劉備潰敗至白帝城,託孤給諸葛亮,諸葛亮實施原定戰略,聯吳抗曹,於是歸還了所佔吳國城池,與孫權示好。然而孫劉重歸於好不久,公元224年,曹丕親率大軍攻打吳國,孫權令徐盛禦敵,徐盛一把大火燒了曹營,且曹丕被燒成重傷,曹魏大敗而歸,臨江感嘆,吳有能人把守吾軍不能敵也。公元226年,曹丕病死。諸葛亮趁曹魏新帝登基,軍政不穩,於公元228年率軍攻打曹魏。孫權看到,魏蜀兩國交戰正酣,且兩國都在拉攏東吳協同作戰。於是在229年宣佈稱帝,國號吳,稱吳大帝,追尊其父孫堅為武烈皇帝,封其子孫登為皇太子。


老隱隱於巔


這主要是取決於當時的形勢和自身實力。

第一,曹丕稱帝,取決於曹魏的勢力。

經過曹操的幾十年拼殺,曹魏統一北方,成為三股勢力中最大的一個,漢朝朝廷已經被曹魏完全控制,曹丕稱帝,是實力使然。



第二,劉備稱帝,取決於“皇叔”的地位。

劉備能夠稱帝,是因為劉備自詡皇室後裔,也得到了一定的支持,還忠於漢的人擁護劉備,而劉備當時也擁有荊州益州兩大地盤,實力大增。



第三,孫權一開始不敢稱帝,一無實力,二無身世。

孫權沒有曹魏那樣的實力,也沒有劉備那樣的身世,貿然稱帝,容易遭到魏蜀兩方的攻擊,不敢輕易稱帝,是不想把自己推到風口浪尖上。

歡迎大家積極評論,如果喜歡歷史,歡迎關注“津城沐雨”,更多歷史精彩,盡在“津城沐雨”


津城沐雨


這就要從曹丕稱帝時說起了。

曹操死後,曹丕可不想做“周文王”,逼迫漢獻帝禪讓,自己做了皇帝。

不久後的劉備集團高層是什麼樣的呢?紛紛表示漢中王你該稱帝了,而且益州還流傳著這樣的話:劉協已經死了。不管是劉備有意為之的輿論還是劉協確實是了無音訊,總之,劉備繼位已經是蓄勢待發(劉協其實沒死)。

劉備集團一邊給漢獻帝“奔喪”,大臣們一邊勸劉備稱帝,還弄出典籍、文獻來印證這樣做的合理性。

劉備順利稱帝。

那孫權呢?

孫權經過呂蒙這麼一折騰,關羽是擊敗了,麻煩也隨之而來。

劉備對關羽之死和荊州之失早就按捺不住,時刻準備著順江而下。孫權一開始是想和的,想和就更不能稱帝了。因為稱帝就不可能為從屬,之間盟友關係又破裂,說白了,只能憋著。

還要考慮曹丕那邊,為了獲得曹丕的幫助,就得認慫稱臣,稱帝什麼的,不存在的。同表書共同北上的還有于禁,孫權以此來表明態度。

曹丕看孫權表現良好,封孫權為吳王,加九錫,吳王就是這麼來的。

之後時機成熟,自然稱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