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定義多維、風險和概率,改變你的投資世界和人生觀

我們經常說:投資就是一個人對世界全部認知的貨幣兌現,你的認知越深刻,越完整,做出正確選擇的可能性越大。今天我和大家分享三個我對股市思考的關鍵點:多維、概率和風險。

股票市場的多維性體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是因果關係的時間滯後性和隱形化,一個是客觀形態的多維性和扭曲性。我手裡拿著一個雞蛋,距離地面約一米,手鬆開,雞蛋掉地上,碎了。這個事件有兩個特點,因果關係很明確,雞蛋碎了是因為我手鬆了,雞蛋從較高的位置掉落,這種因果關係是在短時間內發生的。在股市是什麼樣的呢?我做出一個選擇,這個選擇的結果有可能在一個月就出現了,也有可能在幾年後才出現,我們知道,一個事件出現反饋的時間間隔越短,越容易學習,總結規律作出調整,因果關係的不確定時間性,使得投資人在認知股市規律和自我判斷得失上面需要付出極大的時間成本,從而出現一些人投資十年,二十年仍然對一些大家認為是常識的股市特點不瞭解,不掌握。

重新定義多維、風險和概率,改變你的投資世界和人生觀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已經習慣了"非黑即白"的認知,一枚硬幣不是正面就是反面,一個觀點不是對就是錯,但是在股市中不是這樣的,股市更像是一個多面體,正確觀點的對立面可能仍然是正確的,甚至是曲面體,關於一個事實的所有認知都可能是對的。更致命的是因果關係的複雜性,一個結果可能是多個原因造成的,這些原因之間有可能也存在因果關係。當然了,現實世界的事物之間的邏輯關係有可能並不是簡單的因果關係,也有其他的模式,這種聯繫並不一定是線性的,也可以是非線性或者跳躍性的概率關係。這種非線性關係了事物在因果關係的扭曲性,股市好像一面哈哈鏡,邏輯關係不是呆板的線性比例,而是有所扭曲,假如一隻股票漲停的概率是80%,我決定漲停位置賣出100萬成功獲利10萬,當我想獲利20萬選擇賣出200萬的時候,很有可能實現不了,因為漲停板被打開。正是因為股市的多維性,我們難以區分事物的真正、具體、詳細的邏輯關係,所以我們不能預測某一時間點的股價,我們面對的永遠是不能完全掌握的世界,區別是我們認知了多大的比例,事實上我們通常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掌握了多少,宇宙的真理我們只能認知相對的部分。

重新定義多維、風險和概率,改變你的投資世界和人生觀

儘管我們永遠也不能認識絕對的真理,但是我們面對的是具體的、相對的實際環境,我們只需要掌握這個區域內的規則就可以,世界是不可知的,又是可知的,我們在規則適用的範圍內從事,並注意好邊界條件。當我們認識到世界是不可知的,我們就對世界的認知深化了一層,我們不知道我們知道什麼,但是我們知道我們不知道什麼,這就是否定法的世界認知。

這種多維性帶給股市的直接後果是什麼呢,投資人面對的是永遠非充分條件,黑匣子或者灰匣子,不同的投資人認知和現實風險收益因素不同,所以沒有最好的選擇,也沒有正確的選擇,只有在現有條件下的最優決策。多維性改變了我們的風險認知和概率認知。我把股票投資叫做不確定性條件下的最優化決策。

我們假定在建設銀行存款100萬三年定期,三年後約定收益30萬,到期還本付息130萬,這三年裡面你會擔心自己到期拿不到130萬嗎?顯然,風險是極小的,不需擔心。那麼現在拿100萬購買建設銀行的股票,假定三年後收益130萬,到期兌現現金130萬,這個事情由上帝保證,你應該很放心了。但是你購買股票後,第二天,鄰居跑過來,"哎,聽說你買了100萬建設銀行的股票啊,趕緊去看看吧,現在別人80萬就賣",此時此刻,你會覺得股票風險怎麼這麼大啊,太坑了嗎?我要講的第二個點就是在股市我們對風險認知,不從一個時點去考慮風險,而是從時間段去把握,去思考是什麼樣的力量讓股價發生了變化。

重新定義多維、風險和概率,改變你的投資世界和人生觀

這個問題我以前寫過一篇文章,題目是"永不虧損",摘取一段話和大家分享:"買股票就是買股權,普通自己開廠一樣,種樹一樣,買了以後會企業的成長盈利都需要時間,估價的變化不會影響你股權的價值,當你賺錢了,這些錢要不分紅,要不沉澱在淨資產,等到合適的時候,會有人以你合適的價格從你手裡買下股權,你的投資和投資期間的收益會全部兌現。這個合適的價格取決於大類金融資產,比如股權、債券、黃金、現金這樣的收益率。

就像我現在買股票一樣,我根本不知道會不會跌,我也不知道會不會漲,但是股息率市盈率淨資產收益率合適,我再考察企業經營的風險,沒事。那我的收益率一定不會低於淨資產收益率,哪怕我現在沒有辦法兌現,我就當存銀行定期了,在未來的某個時刻,一定會有人接受。他的出價不僅僅是我買入價,還有我的股權這個時間段產生的全部新的價值。

那麼,我投資的風險=我投資企業的風險,關注點就在企業了,所以什麼註冊制呀印花稅呀,和我有什麼關係

估價漲了跌了,只是給我入場和兌現的一個通道。"這個道理想通了就會明白,我們的財富只是在現金和股票之間做週轉,才會明白我們在熊市去存款,牛市去把存款單還給市場拿回本金和收益的道理,才會明白牛市是絕大多數人虧損的根源,才會很自然地做一個逆向投資者。

重新定義多維、風險和概率,改變你的投資世界和人生觀

坦白講,我不明白在牛市中烏合之眾們興高采烈去送錢的時候是怎麼一個腦回路。

最後我們談一下概率問題,通過對股市的多維性和風險的分析,概率的世界認知就很清晰了,我還要講幾個注意點。

我們從玩遊戲談起吧。現在有一個遊戲,可以玩十次,每次成本10萬元,給你籌碼100萬,十次裡面有八次是輸的,輸了要虧10萬,兩次是贏得,贏了獲利100萬,問題:這個遊戲風險大嗎?你會參加嗎?

重新定義多維、風險和概率,改變你的投資世界和人生觀

很顯然這個遊戲的風險等於0,我會參加,我的預期收益是130萬。

我知道十次裡面我會輸八次,而且我玩的時候並不知道哪一次我會贏,如果知道,我可以在我贏的那一次參加,輸的時候不參加,我就可獲利200萬,每次我贏的概率都是0.2,風險挺大的,但是從整體看,這個不確定性的遊戲我玩到底,我贏錢的事件反而是確定性的。這就是我一直說的在不確定性中追求確定性的結果。

股市漲跌不定,在一波一波的狼起潮湧中,有的人逐漸被淘汰,有的人慢慢強大,當然了,我肯定是"生與死,輪迴不止,我們生,他們死"的,如果我不這麼認為,我就早早離場了。

換個條件,遊戲更有趣,假定遊戲規則不變,但是我只有五十萬籌碼,也就是隻能參與五次遊戲,我應該報名參加嗎?

當我只有50萬本金的時候,這個遊戲已經是全新的遊戲了,在原始的遊戲中我假定的風險只出現在遊戲本身,其實是一種簡化,現在因為投資人的籌碼困局形成了二道風險,新的遊戲風險是兩者的綜合衡量。我們在考慮風險的時候是炒股這個事件的風險,是各種因素的風險,而不是一個參與方,一個點的風險。

假如我加了一倍槓桿購買了格力電器的股票,那麼在我投資的過程中我面臨的真實風險是什麼呢?我被強行平倉的風險,格力電器股價遠遠高於價值從而回歸的風險,我的槓桿時間到期的風險,美的漲幅更大的機會風險,等等。我需要考慮的是一個風險集合形成的事件風險,在這裡,數學是一種計算工具,而不是思維方式,數學可以解決很多問題,但是更多的問題是無解卻又必須面對的。

最後給大家一個小小的建議哈,遊戲只是娛樂,我們在炒股的時候和工廠生產產品是一樣的,工廠得到了商品,代價是存貨和固定資產,我們炒股可能得到的是財富,失去的是時間和精力,怎麼取捨,需要考量。兩個遊戲,一個遊戲贏的概率是50%,贏了10萬,輸了虧5萬。一個遊戲,贏得概率是90%,贏了100萬,輸了虧2000萬。請問哪個遊戲的風險大?

一個遊戲如果有可能讓你輸的永無翻身之地,這個遊戲決不能參加,因為它的風險是隱藏起來的,不是在明面的數字。

我是貧民窟的大富翁,投資九年,喜歡閱讀和思考,以價值為主線,在市場中博弈,如果我的文章對您有幫助,可以點個贊或者收藏,非常感謝,若有其他問題請在評論區留言,歡迎大家發表自己不同的看法。創作不易,支持原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