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隆馬斯克:我們為什麼要逃離地球

我們的地球曾有過一段躁動的青春期。那時,小行星像“胡椒粉”一樣襲向地球,一場場“星際衝突”在所難免。最終,在這些碰撞的火花中,地球成熟著,變化著,有了海洋,有了絢麗多彩的生命。

時至今日,地球在太陽系有著穩固的地位,但仍會有成千上萬噸太空物質飄向地球。只不過這些太空物質是微觀塵埃顆粒,是真正意義上的胡椒粉,它們比那些小行星溫柔多了。

大行星撞擊地球事件如今已經很少見了,但也並不是完全沒有可能。甚至有人統計過,一個人死於隕石撞擊的概率要高於被鱷魚咬死。

伊隆馬斯克:我們為什麼要逃離地球

Image by Russianartist Yuri Shwedoff

6500萬年前,地球霸主恐龍突然滅絕,人們普遍認為小行星是罪魁禍首。2013年2月,俄羅斯車里雅賓斯克發生隕石墜落事件。它以60倍音速直奔地球,在進入大氣層時發生爆炸。隕石爆炸之前的直徑有20米,重13000噸。

這塊並不算大的隕石威力卻很驚人,它造成1000多人受傷,毀壞20000棟建築。

但是如果下次來個真正大塊頭又會造成什麼樣的災難,我們又是否能劫後餘生?

嗯,這要看小行星有多大和它會落在哪。好吧,其實我們很有可能步入恐龍的後塵。以人類現有的技術,我們無法摧毀小行星,同樣我們也沒能力使它偏離軌道。也就是說,小行星來襲時我們只能聽天由命。

伊隆馬斯克:我們為什麼要逃離地球

逃離地球

問題是,如果人類一直呆在地球,我們不可避免地要面對小行星。而且,小行星還不是唯一的威脅。致命疾病,火山爆發等災難都有可能終結人類文明。

地球並非絕對安全,我們需要給自己留條後路,人類需要儘快過渡到多星球時代。

著名科技博客主編提姆·厄班(Tim Urban)有個很貼切的比喻,他說地球就如同一塊硬盤,我們將所有東西都存儲在這塊硬盤上。每一首優美的歌曲,每一本經典的書籍,每一個靈動的思想,每一份幸福的回憶,所有這一切都在一塊硬盤上。

對了,它還是所有物種的家園。它們全部保存在硬盤的word文檔內。

硬盤曾經出現過故障,那時我們幾乎失去一切。硬盤中了病毒,三分之二的人口就會沒了。硬盤受到撞擊,然後會又丟失一批數據。

天長日久,硬盤經不起折騰,最終文件損壞,只剩下空白文檔。

伊隆馬斯克:我們為什麼要逃離地球

所以,做個備份是很有必要的。厄班這樣說道:“如果你硬盤裡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文檔,你的硬盤5周前曾崩潰過,而且很有可能在未來一兩個月內再次崩潰,你會怎麼做?很明顯,你會將文件拷貝到另一塊硬盤上。”

所以我們需要逃離地球,我們需要一個備份星球作為保障。

當然,我們會為了滿足人類的好奇心而探索系外行星,但我們更應該為了生存而勇於涉險。

遠見如伊隆·馬斯克(Elon Musk),他已經將目光集中在夜空中那顆赤色星球了。馬斯克的最終目的是將人類文明備份到火星,而不僅僅是帶一部分科學家與專家到那裡搞學術。

所以,馬斯克要從硬盤上拷貝最核心的數據——他要將100萬人送上火星。

伊隆馬斯克:我們為什麼要逃離地球

《華爾街日報》報道了馬斯克在2013年All Things Digital會議上的想法:“我們要麼移民外星球,要麼坐等滅絕。滅絕事件是在所難免的,我們不能無動於衷。我們的目標是不斷改進火箭技術與航天技術,直到我們有能力將人類送往火星,並在火星上建立文明。”

當然,這絕非易事。畢竟火星現在仍是荒蕪之地。

“火星需要改造,”馬斯克說,“我們可以完成這項工作。”坦白說,我們別無選擇,只能奮力一搏。馬斯克總結道:“夢想很遙遠,但我們只有一點點改進科技才能逐步靠近夢想。”

今年年末,馬斯克的火箭公司SpaceX計劃公佈一個新型航天器,據說它可以一次運載100人到火星。

狡兔三窟,人類也應該給自己留條後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