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症又犯了?你需要看一下這篇

文|小貓倩倩:高轉化文案寫作者,知乎19萬關注大V,職場、心理學話題高贊回答者

拖延症又犯了?你需要看一下這篇

下週就要考試了。你坐在自習室裡,翻開書,準備開始今天晚上的複習。嶄新的教材讓你懷疑這門課是否真的學了一個學期。看著書上密密麻麻的概念和公式,你的大腦努力地回想著老師上課時講過的名詞,不一會兒眼皮就沉了下來。為了讓自己打起精神,你拿起了手機,心想“只玩10min,我就繼續去學習”。時間卻像被施了魔法一樣,一轉眼身邊的同學都收拾書包準備回宿舍了,你這才驚覺一晚上什麼都沒有看,於是懊惱地對自己說“明天我一定認真看書。”就這樣一直到了考試周。經過幾天通宵抱佛腳,你終於勉強通過了考試。這個感覺太不好受了!於是你暗暗發誓:“下學期我一定好好學習。”結果新的一學期又一次重蹈覆轍。

2018年已經過完了,你的新年心願實現的怎麼樣了呢?辦了一年的健身卡,去了幾天呢?說好的一年要看100本書,現在看了幾本啦?手機裡有多少付了費還沒來得及聽的網課?我們總是在新的一年開始時給自己許下各種期待,卻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擱置了。一開始還會對自己沒有走出“實現目標的一小步”而心懷愧疚:畢竟花了那麼多錢,不去健身不太好。但是後來你就開始“自暴自棄”:反正那麼多天都沒去健身,今天去了也沒意義。但是當一整年過完、尤其是看到身邊改變成功的朋友的時候,你又會陷入深深的懊惱:早知道我就堅持下去了,我也能有她這麼好的身材……

如果上面說的那些符合你的情況,這篇文章可能會幫到你,甚至根治你的拖延症。我看過某平臺上很多“戰勝拖延症”的高票回答,但是一直都沒有找到非常滿意的。要麼是原理介紹的足夠,但是執行力不足;要麼不問淵源直接給出方法,但是其實拖延症有多種成因,並沒有一個普適所有拖延症的方法。於是我就寫下了這篇文章,大家要看看自己屬於拖延症中的哪種,然後對症下藥。

本文的理論基礎是理性情緒行為療法(REBT),從認知、情緒和行為三層面給出了拖延症的解決方案。

認知層面:要看清拖延行為運作的原理,改變自己拖延的思維習慣;

情緒層面:訓練意志力

,即使面對不舒服的環境,也能按照原本的意願執行;

行為層面:確定方向,運用知識,落實行動

拖延症又犯了?你需要看一下這篇

為了保證文章的通俗易懂,主要內容還是偏實踐啦,理論部分在文末的讀書筆記裡有詳細的介紹,歡迎大家閱讀~

一、認知方法

1.拖延症的類型

認知科學把拖延症分為4種類型:期限拖延、個人事務拖延、簡單拖延與複雜拖延。

期限拖延就是指面對那些看起來複雜、前景不確定的任務時,我們想要逃避這個任務產生的拖延。比如現在你就知道明年5月份畢設要答辯,但是這個過程要查好多的資料,還要建模、搭仿真,好煩啊,反正時間還早,現在不如及時享樂。解決的方法是列出“工作目標表”:工作目標是什麼?deadline是什麼時候?項目關鍵步驟有哪些時間點(比如說畢設有中期答辯)?在這個過程中,你可能會受到哪些干擾?這些問題捋順了,你就不會無限地再等下去了。

拖延症又犯了?你需要看一下這篇

個人事務拖延通常是和自我提升有關的,雖然有一個明確的截止日期“一年內我要讀100本書”,但是卻沒有明確的啟動日期。於是每天你都會對自己說“明天再開始吧。”類似地,可以用“個人事務優先等級表”解決。只做重要的事,不重要的事無論緊急不緊急,能不做都別做。

拖延症又犯了?你需要看一下這篇

簡單拖延就是當某一任務不順手、做著不開心的時候,就把它放在一邊。當你拿起書想要學習的時候,是不是有一種莫名煩躁,讓你想把它放在一邊?解決的方法很簡單,就是“無視這個念頭,立即行動”

複雜拖延常常伴隨完美主義、自我懷疑等情緒因素,這個我們在本文第二部分“情緒方法”再詳細解釋。

2.斬斷拖延思維

理性情緒行為療法有一個非常著名的ABCDE方法,適用於解決拖延、焦慮、抑鬱等一系列負面情緒(後面我們會在關於情緒問題的很多篇文章提到這個方法)。

A(aversive)是觸發你拖延的事件;B(belief)是你遇到事件以後立即想到拖延這個過程的自動化思維;C(consequence)是你拖延之後的結果;D(dispute)是質疑,即要對你原來的B進行干預;E(effect)是你採取新的思維方式以後產生的效果。

具體來說,首先要對“以後再做”的思維進行隔離處理;然後植入“立即行動”視角,引入與拖延思維相反的思維方式,然後努力管理自己的感受。

拖延症又犯了?你需要看一下這篇

思維層面的東西都比較抽象,咳咳。大家要是不理解也沒關係哈,我們接著往下看~情緒和行為部分還是非常容易懂的。這個ABCDE後面我會專門寫關於情緒管理的文章,然後教大家怎麼用,現在瞭解一下就好啦。

二、情緒方法

1.情緒性拖延

(1)馬與騎手模型

馬與騎手模型代表了激情與理智之間的衝突。馬代表我們的激情與衝動,如果感覺不好,它就逃開;如果感覺愉悅,就去爭取。騎手代表了我們的高級思維:進行推理、找出聯繫、制定計劃、控制行為等。

(2)Y決策

站在三岔路口,你有兩種選擇——要麼達成目標,要麼拖延。馬總是選擇更輕鬆或者危險性更小的道路,它知道賴床比早起更舒服、躺在家裡玩手機比出門去上健身課更舒服;但是作為騎手的你有著更明確的目標,你知道什麼對自己更好。

(3)雙議程困境

所謂“雙議程困境”,就是外在目標和內在目標的衝突。外在目標就是指騎手的利益,你想要提高成績、完成項目、減肥成功等等;內在目標是馬的意志,它不希望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覺,每當你想要去做一件需要努力才能達成的事情時,它就對你說:“來啊,快活啊!”

你想從學習中收益,但是不喜歡學習的過程;你想提前完成任務,又不喜歡精神高度集中的過程。你轉移自己的注意力去做一些替代性的活動,從而避免立即面對這種不舒適,於是就產生了拖延。

拖延症又犯了?你需要看一下這篇

2.PURRRRS計劃

有一種方法可以讓你學會在感覺到不適的時候暫緩行動,先弄清楚發生了什麼,然後轉向富有成效的行為

。接受了不適感之後,你就不大可能逃避重要的任務。

PURRRRS練習可以暫緩“想要拖延”這個衝動:

暫停(pause):當你想要拖延的時候,對自己說“停”。你要意識到“我產生了一個想要拖延的念頭”。

遏制衝動(use):啟用你的認知、情緒和行為方法,遏制想要轉移注意力的行為。

反思(reflect):深呼吸,認真體會一下此時此刻的感受。問問自己:你想要達成什麼目標?

推理(reason):問問自己:如果我屈從了拖延的渴望,後果是什麼?如果我繼續堅持原先的日程,結果是怎樣的?所以,我接下來該採取什麼樣的行動計劃?

做出選擇(respond):既然知道了拖延和堅持原計劃的優劣,那麼就遵照執行吧!

回顧與修正(review and revise):回想一下我們說過戰勝拖延症的方法,由此決定如何改進計劃來對抗拖延。

鞏固練習(stabilize):你需要積極地遵從“立即行動”原理不斷練習。

拖延症又犯了?你需要看一下這篇

3.壓力性拖延

壓力性拖延大多來源於我們自身。很多時候,我們“不願意開始”的原因是“任務太複雜,於是害怕自己做的不夠好”。自我懷疑、完美主義、害怕批評和害怕失敗是壓力性拖延的四個重要因素。但是

拖延並不會讓結果變得更好,只是因為離deadline越來越近,你不得不去做的緊迫感取代了壓力感,你沒有心思在意這個痛苦的過程了。

對於這種類型的拖延,我們知道了“內心的聲音”是“害怕不夠好”——那麼想辦法讓結果變得更好不就行了嗎?

對於即將到來的情況,我們要把模糊性和不確定性看作正常現象。雖然不能準確地預測所有情況,但是我們可以想一想有哪些潛在的、可預見的阻礙,然後計劃如何積極地應對它。為了制訂計劃,我們要收集和這個任務有關的信息,以便遇到變化的時候及時調整我們的計劃。

拖延不能讓結果變得更好,但是有計劃地完成可以。

三、行為方法

1 .任務表

把一天中要做的事列成一張表,“要做的事”那一欄寫上自己的計劃,如果完成了,就在這個事項後面打個對勾——這裡是所有時間管理法、清單管理法都會教給你的內容。“戰拖任務表”有點不一樣,後面還有兩列,“要避免的分心行為”是指對應你要做的這件事,曾經發生過那些事情會讓你拖延。比如說“要做的事”是“複習《高等數學》3.2和3.3節”,而你學習過程中最大的敵人就是“玩手機”還有“和同學聊天”,那就把這兩項寫在後面。如果你今天的學習全程都沒有玩手機,就在“玩手機”後面“成功避免了的分心行為”後面打個勾。

拖延症又犯了?你需要看一下這篇

2. 逆向規劃

如果你給自己定下了一個健身計劃,又害怕自己因為拖延而完成不了,可以試試“倒著想”:

我鍛鍊了一年的身體,現在身材很好且精力充沛,在朋友圈秀馬甲線的時候,大家都很羨慕我;在此之前,我按照日程進行鍛鍊,拒絕自己有任何懈怠;在此之前,我第一次進入健身房並開始鍛鍊;在此之前,我給健身中心打了個電話,安排了和私教的第一次會面;在此之前,我接受了自己“改變必然會伴隨著不適的感覺”這個事實。我堅決拒絕以逃避來取代有意義的成就。

逆向規劃的最後一步就是你真實計劃的第一步。這個過程最重要的就是要把你的計劃細分成具體的步驟,它能幫助你完成從“想”到“做”。

3. 5分鐘計劃

當你想起自己該寫但是遲遲沒有動筆的畢業論文時,對自己說“先寫上5分鐘然後再說吧。”5分鐘之後,決定下一個5分鐘做什麼。以每5分鐘作為間隔,直到你決定停下來為止。這樣你會發現,自己已經不知不覺地做了很長時間。

4. 把事件分為“追趕、跟進、超越”三類

要“追趕”的是被拖延了的、現在仍然緊迫又重要的任務;“跟進”是當前正在進行的任務;“超越”就是deadline還有很久(甚至是你自主決定的deadline)、提前完成可以增進興趣或者減輕自己日後負擔的任務。

對於已經進入“追趕”狀態的任務,每天要多花一點時間,直到把裡面的內容慢慢消化清空為止;對於“跟進”狀態的任務,要給予足夠的關注,不要讓它流入“追趕”狀態;對於“超越”狀態的任務,每天多花一點時間在上面,這是你奔向夢想的方向。

5. 愛上不喜歡的“學習”

我們不喜歡學習,是因為學習的過程需要突破我們原有的認知,也就是“走出舒適區”,這是和我們身體天生喜歡穩定、不願意改變的特質相違背的。

為了讓自己打破厭惡學習的怪圈,首先,可以試著將學習與你喜歡的東西建立正向聯繫。比如說你喜歡聽古典音樂,那就一邊聽一邊解題(對於有的人來說,這種方法可能會影響專注,大家看情況執行哈,不要教條)。

心理學中有一個“普雷馬克原理”,指的是“如果你很好地完成了不喜歡的事情之後,緊接著做了一件很喜歡的事,你就會削弱對前一件事的不喜歡。”知道了這個原理之後,我們可以給自己設置一些“條件性合約”,比如說按時完成學習任務一週就獎勵自己去看一場電影。

你有拖延症嗎?

拖延症又犯了?你需要看一下這篇

寫了好多~我們來總結一下今天的內容:

1.拖延症有期限拖延、個人事務拖延、簡單拖延與複雜拖延4種,只有找到了自己的那一種,然後“對症下藥”,療效才最好。

2.認知層面,要改變拖延思維,對自己的思考方式進行再思考。

3.情緒層面你又想從學習中收益,又不喜歡學習的過程。只好操縱好情緒的小馬,讓它乖乖聽你的話了。

4.行為層面,有任務表、逆向規劃、5分鐘計劃、“追趕、跟進、超越”分類法等拖延實戰小技巧,大家可以拿來直接用。

如果覺得有用就分享給你的朋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